本帖最后由 地父 于 2016-4-21 22:38 编辑
127
人格完美是诗歌写作的源泉,广阔的宇宙与时间情怀是诗人灵魂的根基,悲天悯人更是诗人人格的内化。在物化的时代难免有世俗写作,世俗写作中,人格也自然物化,甚至精神与人格分裂,个人情绪、个性表演成为物化者的中心。
128
诗歌是以创世般生生不息的品质对人性倾注终极关怀的艺术。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媚俗艺术,它是来自时间和世间万物本质的智慧,是穿越时空的全部历史。
129
春节期间与一老友相聚,他是中国新诗研究院院长,我本想从他口里解除疑惑、找到光明的出口,但他一句话,让我如坠深渊。他说:“现今,在中国纸刊发表诗歌,是耻辱”!我深知如果换一个场所,我绝对听不到这远离官方的真实的语言。
我再也无话可说,只是悲哀的不知是自已,还是这个让我们为之歌唱的祖国?!
130
爱上你——诗歌,我不后悔;幻想做个诗人,我也不后悔。毕竟此生,我比常人爱得多,也为爱付出的比别人多,说出的有关爱的言辞,也许组合起来,它就是一个人的民族。我已知足。至于能否成为诗人?能否给这个世界留下只言片语,已不重要。
2016.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