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澧有兰 于 2016-7-3 10:44 编辑
再读韶山
诗/澧有兰
凡是游历过大山名川的人,对韶山是不屑一顾的。
从自然属性来说,韶山它没有华丽的外表。
“它高不过喜马拉雅山,它丽不过泰山之华丽;它美不过衡山之秀美;它峻不过华山之险峻;它灵不过嵩山之空灵;它奇不过恒山之奇绝。”
但从社会属性来讲,韶山虽然小,在众多名山中毫不起眼,但其思想矿藏是巨大的,内涵及魅力价值无可比拟。
再读韶山,我在辞海里查找韶山的词条,当年的一曲《浏阳河》,唱响了我们对毛主席的恩情。沿浏阳河溯源,中国不仅湾过了九道湾,而且越过了九道湾,如同我们在追寻一轮太阳。
再读韶山,毛泽东从韶山出发,一路播种革命的种子,虽然当时革命的道路平平仄仄,但我们在风雨中倾听到了翠竹的抑扬顿挫,中国工农红军龙腾虎跃二万五,毛泽东气宇轩昂地站立桔子洲头放歌,让思想响彻云外。
再读韶山,中国大地曾经是满目疮痍,镰刀和铁锤,珍藏了太多血与火的故事,风雨兼程,是那韶山草屋里的一盏桐油灯,照亮了中国前行的历程。
再读韶山,想去韶山亲眼看一看,让后辈去尽孝道,感受伟恩;再读韶山,想去韶山感受一次,铭记历史,担当风雨与责任;再读韶山,一定要教导自己的孩子,励志成才,报效祖国,一代又一代,让中国繁荣昌盛。让所有有梦想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有一座不起眼的韶山,在不起眼的韶山冲里走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伟大人物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
201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