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儿郎,辞别家乡,跪拜爹娘,披坚执锐上疆场。征途漫漫,千万里脚步铿锵,热血翻滚一路西向。风悲切,旌旗烈,马蹄声急,一腔热血洒边地。驱豺狼,逐虎豹,铁血豪情,直捣黄龙穴!
凯旋归家切,奈何皇命阻东归。雄兵猛将,解鞍卸甲,就地起城阙。垒城寨,起沟渠,翘檐雕花窗,庭院回廊,还是旧家模样。筑一道藩篱迤逦黔川,雄关锁钥,扼守川渝黔滇,保一方平安。
昔日草莽之地,息兵戈,兴文习武,诗书耕读,教化夷族。助近邻,睦远亲,兴农桑,通商贾,各族咸居。家风祖训,蔚然兴盛。烟柳繁盛,黔地小江南,享誉黔川。
昔日锁钥名镇,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袭,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耄耋老者,沧桑中隐着恬淡。历经刀枪剑戟,城廓,房舍,墙垣,沟渠,暗隐八卦之象,安居与御敌汇集一身。乡音里,江淮之音未改。家什器皿,起居劳作,年历风俗,仍可追溯到数百年前,那份对故土的眷恋和传承。
那一股悠悠的乡愁,仍在沧桑掩映下,在墙缝里,在瓦楞头悄悄地伸出头。时间汇聚了所有思乡的呐喊,一年一年在这黔山黔水之间,喊出了潜埋代代的故土眷恋。
乡愁一级一级,一层一层在这里堆成跺,码成墙,城头东望,情伤故乡。是谁的目光在久久的凝望?
现代化大潮之下,大拆大建毁坏了故土家园,但文化中挥之不去的家园记忆,郁积成无处可以安放的乡愁。
历史在安龙这里凝固,翘檐画廊,小桥流水,渔舟唱晚,烟柳拂堤……历代文人骚客吟唱的家园故土,在这里徐徐展开,为今人藏留一块妙解乡愁形胜之地。
如果你来,安龙撑一把油纸伞,与你共享黔风黔雨的婉约。月影倾斜的相偎,共剪柳堤晓月一幅剪影。
如果你来,安龙袭一笼百褶裙,与你共舞一段今夜有约。檐角风铃轻响,篝火朦胧人影成双。小轩窗,把酒话夕阳。
如果你来,安龙摇一撸清脆的浆声,钓一钩濯衣的娇娘,弯进你心河的深处,泊靠小桥之阶,共候碧波荡漾泠泠的甜蜜,悄上柳梢头。
如果你来,安龙骑一匹烈马,披一件雄风浩荡的大氅,与你共饮一杯烈酒西风,仗剑天涯。血性豪情,溅起激昂之气澎湃箭垛城楼!
来吧,安龙等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