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露天电影
黄玉生
一些语言和一些动作的流行由此诞生
一些爱情也由此诞生
多年后
有人挥汗如雨,在藕塘里
挖掘月光和星光隐去的那一部分
&&&&&&&&&&&&&&&&&&&&&&&&&&&&&&&&&&&&&&&&&
玉生君的诗,是挂在枝头等待采摘的熟透的果实,感情、构思、语言、技巧,都已经臻于至善。
此诗正是最恰切的体现。
年龄稍涨一些譬如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都对露天电影不陌生,这首诗就从这个题材切入。
一些语言和一些动作的流行由此诞生/一些爱情也由此诞生。开门见山,不枝不蔓,挥刀就砍。那个年代处于建国初期的二三十年,历尽战火重建,基础极度薄弱,物质条件极度低下。但是,有限的资源,没能阻挡人民群众强烈追求精神和文化的梦想,看露天电影就是一种最流行最时髦的文化生活形式。电影片并不多,比起今天简直是九牛一毛,那是时代性和世界性的制约所致。然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效果,却是十分的理想。绝对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绝对没有黄赌毒污染的影片内容。因为没有具备今天这样对内容频道的随意选择条件,一部片子能反复观看N遍,可不就会把一些经典的语言动作甚至爱情的模式,都给普及了吗?优点也是缺点,缺点也是优点,事物必然具有的两面性毫无例外地呈现于此。今天的文化繁荣,也具有两面性。
多年后/有人挥汗如雨,在藕塘里/挖掘月光和星光隐去的那一部分。转折与收束十分精彩。含蓄,深沉,却又浅白易懂,这是诗歌语言的最终追求。当年没有的那一部分,多年后被挖出来了。虽然挖出来的并非都是鲜美可口的嫩藕,甚至连带出不少污泥,但是,毕竟想要的可供选择的更丰富了更富足了更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了。
另外,此诗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褒贬,客观真实展示时代变迁的特点。当然,多少还可以隐约窥见作者的时代立场。不过,已经相当客观了。
韵味十足的一流好诗,点灯共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