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36|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坛当警醒:此梦非彼梦 - 一首被严重误判误读的诗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熊重阳 于 2015-4-13 16:29 编辑

说到诗歌评论,人们往往会刻意(情愿或不情愿地)亮出一个前提条件 – 就诗论诗,或论诗不论人。对木郎这首《中国梦》,硬按这个套路,就造成现在这个状况,严重误读误判,效果适得其反,客观上已偏离就诗论诗的前提,不是已有评论开始对作品进行道德和政治定位,对作者上纲上线也初见端倪了吗?

一定要就诗论诗的话,这首诗歌真没啥好论的, 平庸,几乎乏善可陈。语言粗制,意象肤浅,气蕴急躁,题大容狭。木郎在自己的诗歌经历漫谈(见下文)中并无提及这首诗,很可能是把它归为“几十首”探索性的“淫诗”(木郎语)中了。提这样的诗作上评坛,不知是管理层看走了眼还是别有深意?

促动我写这篇文字的不是这首诗歌本身,而是木郎的诗歌经历漫谈《我只是一个练习飞翔的鸟人(创作谈)》,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篇作于2014年11月的漫谈也被人提到了评坛首页。而《中国梦》的创作时间是2013年的11月,也就是“创作谈”的一年前,正处于“创作谈”的最佳涵盖期。另外,得提醒评者一下,在2013年,“中国梦”的提法还远不如今天这般是被贴上最高首脑的标签的政治愿景。

我们不妨抛开作品,从“创作谈”看一下诗人本身。木郎,苗族,80后,出生并成长于贵州乌蒙山的一个苗村,他的先人如何迁徒到此,已无任何史料可考。要解读他后来的诗歌创作背景,尤其是这首《中国梦》,离不开他身世对他的烙印,有两个方面,一是他对祖先历史的耿耿于怀 –“历史早就静默成白山黑水,是非对错,荣辱功过,皆成过眼烟云,只有掌心里那一滴沸腾的热泪,翻过来仍然可以看见那些流血的鞋印”;二是他对故土和民风乡音的梦牵魂绕 – “我从小就在苗家民风民俗侵染下成长,即使走遍天涯海角,每当听到苗家那断肠的音乐,总忍不住潸然泪下”。在一个多元民族的社会,即使不谈政治,就在文化层面,主流民族也往往选择漠视少数民族这种对祖先和故土的根深蒂固的怀念和留恋之情,中外皆同。

再不妨看看木郎自己描画的成人史,“上了大学之后,我已难得有机会回到那个土生土长的村庄,而城市的喧嚣也把我打磨得像块石头那样冷漠而又圆滑。对于灯红酒绿的惊奇、对繁华生活的向往,与每一个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同学一样。然而这种向往却是极为短暂,城市的繁华让我感到无所适从,我开始排斥和抵抗。这种压力,最终转化成对故土的思念”。“2010年大学毕业,…… 创作风格开始有所突围,……,开始涉足……人类生存的状态,比如个体生命的探索”。“2011年回到贵州,与写诗的一群鸟人邂逅。在互相批评和砥砺中共同探索,……也不排除对“下半身”题材的处理和玩世不恭的表达”。“回头细看这些雕刻的时光,我早已从一个懵懂的乡村少年突变为现在这副臃肿的鸟样,而当初认真严肃的生活也早已化为如今的这份玩世不恭”。这是一个有思想的青年在经济大潮和地缘社会政治异变的冲击下的灵魂失落和挣扎(短)史,这样的灵魂与现实的抵突,对于一个少数民族青年,要远比一个汉族青年来得尤甚。而《中国梦》就诞生在这一灵魂挣扎期。

大家知道“中国梦”最初起源于“美国梦”的提法,中国崛起,在各方面要赶超美国,自然也包括“梦想”和愿景。那什么是“美国梦”呢?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她的强盛离不开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输入人类的精华,精华不等同于精英,精华的源泉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个体,不论出身贵贱,教育高低。“美国梦”就是让人们在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制度下,靠自己的努力把潜在的精华发掘出来,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美国梦”包括无数圆梦的实例(美国持续的强盛就是最好的集合明证),也包括新移民的强列期盼,当然也不会没有传媒和政治的宣扬。但不管如何,“美国梦”是基于个体和个人价值上的,它不是军队的船坚炮利,不是国家或民族的颜面和雪耻,与美国政客要当世界警察无关,与华尔街向全球资本扩张无关,与任何意识形态(政治,道德和宗教)的理念输出无关。

梦,顾名思义就应该是个体的,一个人昨晚和今晚的梦都会不一样,何况两个不同的人,更何况两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人。要把“梦”统一到某些个主题,大可不必叫“梦”,有很多更恰切的词汇好用。不想扯远了,回到木郎,一个骨头和血液里充满白山黑水的人,他的梦,怎会和一个从出生起就被水泥墙面合围,被大小政治威权钳制,被市场叫嚣震聋,其文化渊源先被暴力切割后又被商业包装的人的梦一样呢?说穿了,梦是很浪漫的,但汉民族实在不是一个浪漫的民族,浪漫有个频谱,中间是浪漫,两边都是不浪漫,汉民族老是在两极颠倒生死,要么孔孟之道,要么肉欲横流,就是无法体会浪漫两字;不知道在铜钱眼之外,在物欲和威权之上,有那么一个如梦如幻的白山黑水的世界,精神在飞扬,灵魂在歌唱。

最后寥寥提一下木郎的《中国梦》,这只是一个苗族青年尚存的自由魂魄对主流社会陷于物质和威权深渊的生活模式和精神愿景间发生自然而然的抵突时的呻吟,呻吟罢了,呐喊都算不上。诗艺上这决不是一首上乘之作,题材上也绝不是一首政治批判诗。至于“淫”词,那实在和xxx名诗人的登堂入室的下半身不能同日而语,木郎的“淫”是无奈的下限,而名诗人的淫是上限(他显然没有比下半身更高一点的东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几位读,其实我上贴的时候删了一大段,然后添了些罗罗嗦嗦转弯抹角的,主要是怕招来头疼的无谓之争,但现在想来没有那段话,这篇文字等于是半途而废。说白了,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汉民族的梦,不管是出自百姓还是总统,很大程度上并不代表少数民族的梦。

汉民族的梦总体上逃脱不了三个字,财,仕,名。如果有人问那你说说还有其他什么,那我也真无话可说了,反正海子已经为这个论题早早划上了句号。一个在个体,自然,和信仰上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民族,还指望梦想其他什么呢?有人想骂的话就骂去吧,我不还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钢你在海外生活这么久,应该知道你那个算不得美国梦的正版吧 -我不想纠缠于这个,请看下文。由于某种机缘,我对一个被现代边缘化了的民族有所了解,以前觉得那个民族相当不堪,比如分配给了窗明几净的房子不好好住,偏要在公园草地上搭帐篷打地铺,把景观弄得污糟不已。但现在我越来越同情理解他们,这本是他们自然而具有个性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用水泥覆盖了他们自由的土地。他们的衣食住行肯定比我们的标准不知低多少,但我深深怀疑我们的生活标准就是他们的梦想或追求。这不是他们“落后”,他们肯定没有像我们一样掌握技术和书本知识,但他们的精神世界一点都不比我们的弱,静静听他们低沉而节奏强烈的音乐,像跳跃的岩浆在石面流动,看他们笔触简单而布局丰富的图画,像原始精灵的舞步,不流泪也会为之叹息的。如果诗歌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他们没有文字),你无疑会承认奏这样的乐画这样图的人是最好的诗人。这当然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我只是想剑走偏锋一下,借木郎的诗评,再回一下长久困惑我的问题 - 什么是诗歌,什么是诗人?当然还是无解,但看木郎的创作谈(然后再回看《中国梦》),我觉得木郎应该算是个真正的诗人。

我认为在现代社会,诗人必须是个人格分裂的人,一边你得屈从或甘愿于物质的蹂躏,为生存而打拼,另一边你却得在诗歌里回归本真驾驭自我,为灵魂寻找家园。对于前者,整个社会都是你表现的舞台,对于后者,只有几页诗笺加几个诗坛,所以我的观点就是 - 大可不必用衣食饱暖,幸福的家或游山玩水和关于它们的物质梦来抢夺诗歌这点可怜的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开始就表明了,我并不认为一首诗歌必须在文本里面来读。这首《中国梦》并不是上乘之作,若局限于文本,真没啥好谈的,这点大部分论者都有相识看法。我对诗歌的一个观点是 - 很多情况下,诗歌和诗人实际构成了一件行为艺术作品,这在其他文学体裁里是难见的。这皆因诗歌提供了最本真的语言表达途径,本真者,生命之本个体之真是也,也就是生命之个体以及个体之生命这两个方面。

而诗人对生命和个体的认识及表达,一定是和他/她的个人生活体验和其上的认知历程有莫大的关系,即使是从别人或书本上学来的,也大多结合进自己的体验和经过认知的加工。所以我觉得,若读诗时还有机会阅人,是一个旁观者的乐趣,阅人不是窥人隐私,而是看一下其他生命个体是以如何的态度和途径来接近或抵达本真的,其中的异同,体现了生命的厚度和广度。

一首上乘的诗歌,文本已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诗人的视框,因而诗人可退隐成其次,但像《中国梦》这样的“牢骚”诗,文本本身不能提供全面的解读。巧的是同页上正好还有篇诗人的诗歌历程漫谈,只是大部分评者并没注意,我出于工作习惯而综合了进来。大家知道了这一点,为何还要坚持文本解读呢?我觉得幸运的是,一首貌似平庸的作品,竟让我遇到另一个生命个体 - 我们间某段生命本征频率,竟有着强烈的共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家都认为自由不必是生命的血液,不必是血液中的氧气,那么只有一种人还能提醒你不是这样的,那就是诗人。如果任何人都不能对一代一代的中国梦来点异议,否则就是亵渎,那么只有一种人还有这样的特权,那就是诗人。既然如钢把自由二字点出来了,就再跟进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4-15 13:49
American dream:  A phrase connoting hope for prosperity and happiness, symbolized particularly b ...

如钢,你的回应并没有针对我的论点,这样说吧,你说的“自由”不是我说的自由。你说的自由是一个人作为经济性动物或政治性动物的自由,我说的自由是一个人作为灵性造物的自由;你说的自由实际是物质性的诠释和外延,本质上离不开两样东西,金钱和权势,我说的自由是精神性的本义和内涵,本质上离不开人禀赋的自由意志;你说的“自由”往往要么唐突要么依赖别人的“自由”,我说的自由是即可共享又可独自拥有的自由;你说的自由在这个物质世界处处受到制约,因而不是真正的自由,我说的自由让我们摆脱物质世界的制约,因而是真正的自由。

你说的“自由”自然中美都互有短长,正如你说的,在开车停车上中国比美国更有自由,另外中国还有官员找小三小四的自由,还有公款消费的自由,中国主流网站有上半身批嫖娼下半身堂而皇之挂低俗甚至淫秽图像的自由,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当然美国也有中国没有的“自由”,比如获取网上信息,还有赌博吸毒嫖妓拥枪的“自由”。这些例子虽然比较极端,但和吃好穿好玩好显摆好的“中国梦/美国梦”并无本质区别,因为它们都是自由的反义,是金钱权势和别人自由的导函数。

而我从木郎创作谈及《中国梦》诗歌中体会到的他作为苗族一员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对以上“自由”的反动,尽管他相当失落,并不清楚他要什么,但那向往,明显是和以上的勾勒有很不同的指向。尽管他和我们一样都对我所说的真正自由缺乏精准的把握和导引,但他的少数民族的背景,让他比我们更贴近生命的原生态,更能感受生命的本真自由度,我这线上的心得皆由此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4-21 19:47
心灵自由,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抽象地来说, 心灵自由是一种心态。 一个拒绝被世俗束缚的心灵 ...

对于乞丐, 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一个人四肢齐全头脑不呆而去行乞,那他的心灵自由是欠缺的,同样,一个富翁如果靠发不仁不义之财,他的心灵自由不会比这个乞丐高;但是,如果一个人因肢体严重残疾为了求生而行乞,他的心灵自由并不一定会比比尔盖茨差。明摆着这里并不存在舍此求彼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去同时追求物质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但这不等于说这两者间有必然的联系,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与自然融洽地生活或逐水草而居,并不需要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另一个民族把自己封在合成材料的车壳内,钢筋水泥的楼房里,拥堵不堪的道路中,前者的心灵自由并不一定比后者的差,即使前者的大板车走过两个山头的时间后者的喷气机已可绕地球一圈。

当耶稣在方圆不足上百里的以色列徒步传道时,罗马发达的快马和驿站系统早已把欧亚联系起来了,在凡人眼里,这是行动的侏儒和巨人之对比。但文明的发展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谁是真真的王者。再看佛陀,也只是拥有菩提树下一块荫。一个灵性世界丰满的人,即使沦为囚徒,也照样拥有心灵的自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多了去了不是。

我是说诗人大可追求物质享受和自由,但大可不必在诗歌的一某三分地里来对此唠唠叨叨,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海子不是因为无法谋生而自杀的,他早为我们这个话题提供了回答。

如钢感谢你的探讨,咱们牛头马嘴的合起来也说了些正经事儿,明天开始没空了,反正彼此也说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求同存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有这么可怕,除非中国已倒退二十年。写这些时我都在中国,韩总应该看得到我在哪,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4-22 23:15
你可以走。韩总可能不行。
不过,维稳似乎管不了那么多了。或者不想管那么多了。

哦,当真?那这样吧,韩总退居幕后,云游四方,我来坐镇承包如何? 保证搞个风生水起,瓦釜毁弃黄钟雷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5-2 03:52
被许多人严重误读误判,效果适得其反。——是的。
“美国梦”就是让人们在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制度下,靠自 ...

谢谢无为指出我的偏颇,对该诗歌文本,我现在也有与前不同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0 05: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