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虚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首诗艺术性较高,居然一票未得,严重怀疑评委的水准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叶如丹 发表于 2018-5-28 08:20
我认为这首诗的败笔就是“举白银拜天
洒黄金铺路”,有哗众取宠之嫌。

这是意象之美,并且有象外之意。何来哗众取宠?通常我们会认为,“洒黄金铺路”是指人生路上的行贿,但是如果把它当作童话或武侠小说来理解,就很美了,铺了一路的黄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叶如丹 发表于 2018-5-28 08:35
“举白银拜天
洒黄金铺路”,

诗歌需要形象思维。这样才能感染读者,通常生活中某件事感动我们,首先是由视觉开始的。

“姐妹携手”是抽象语言,难以使人产生联想。现代诗与传统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传统诗(建国以后的)太抽象,而现代诗具象化。像前面我举例两首写农民的诗,第一首用“游泳”(父亲在泥土里游泳了一辈子,最后却在汗水里淹死)这个新颖的视觉形象抓住了读者(并且很贴切),如果用传统的手法来写就是“父亲在泥土里耕耘了一辈子”、“父亲在泥土里劳作了一辈子”——这里的“耕耘”、“劳作”就不是诗的语言,无法让人产生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这个论坛因为徐敬亚而有了权威性,所以我希望它能维持一定的水准。这跟评奖没关系,因为这只是资格赛,作者还有两轮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严主持!这个论坛因为徐敬亚而有了权威性,所以我希望它能维持一定的水准。这跟评奖没关系,因为这只是资格赛,作者还有两轮机会。

对于评委有可能互投我都持宽容和理解,但不能容忍漏掉一首好诗。我的参赛作品得了3票, 我是替人抱不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细雨 发表于 2018-5-29 21:36
多日未来,却是这等模样。甚是诧异!!!虚空兄怎置吾一介江湖边缘的白衣于风口浪尖。无怪罪之意,记忆中兄 ...

因为他们这代人都被洗了脑,认为自己给自己辩护、自己为自己叫屈是不道德的。所以,如果虚空是楼细雨,那就在道德上彻底打倒了对手!
还有两个一辈子都很难在市级以上党报发表一首诗的老头子,在我耐心对这首诗做了解读后,仍批注这首诗如虚空一样空。连什么是意象,什么是象外之意都不懂。

楼细雨的这首诗,就表现手法而言,其实是很通俗的。至于其精妙处,前面已分析。不再赘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细雨 发表于 2018-5-29 22:04
@ 风,无痕
           
飞蛾绝食。

这首可以发到探索诗专栏。不过我现在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章喜 发表于 2018-5-30 06:45
我现在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

赞成!

下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认为虚空就是楼细雨。也不想想,写诗写到一定水准的人,就有羞耻感了,怎么可能自己说自己的诗“艺术性较高”?

玉女派诗人楚楚还反复追问楼细雨是男还是女。女人的心思真是令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细雨这首诗,前段以虚化实,后段以实化虚。

前段以金银花的白色与金色(这是虚)具象化为黄金白银,给人以视觉上的重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懂点绘画的人最能感受到。白银拜天、黄金铺路完全是张艺谋电影中的那种大场面。

后段以具象的金银花虚化出人生的寒、凉、温、热……

一首诗有虚有实才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才有余味。太实了,那不是艺术,那是照相机。太虚了,脱离形象,使人不知所云。

读者在品味到“寒、凉、温、热”后,就把黄金白银忘了——此之谓“得意”而“忘形”。(黄金白银此时就如同中药罐里的药渣了,因为其中的营养已经被作者提炼出来了。)


做人不能过河拆桥,艺术却总是过河拆桥。黄金白银就是这首诗先搭的桥。不搭这桥,我们就无法抵达诗意的彼岸。章喜以为然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9 20:5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