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素魄清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丛寻芳(素魄读诗不断添加谢绝回帖)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播洒心灵之种,耕耘微诗之田
——走进张书杰的诗歌
第一次见张书杰老师,是在大鹏瞰海老师的诗歌研讨会上听他发言。巧的是,会后聚餐又和张老师同在一桌,印象很深刻。
当时我没大注意张书杰老师的衣着,很简朴吧。只记得吃饭的时候,与大家一同探讨于老师的诗歌。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大咧咧的诗人形象,后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张老师家在霸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诗人;让我深感意 ,便添加了他的微信,就他的微诗与他有过几次交流,突发奇想写一篇文字谈一谈我对张老师的诗歌的感悟。
张书杰老师讲话很随意,但却不失严谨。感觉得出,是个在诗歌认知上较真的人,他会实事求是,以自己的观点去评判其他诗人的作品,我与他开玩笑说:“您是微诗队伍里的乱党,是个离经叛道的农民;不好好种田,却执着地写诗,追求自己的文学艺术梦想。张老师非但没有生气,他说要写出有力度,有厚度有神采让自己满意的微诗很难,并非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并提到周苍林的那首《中秋月》:硕大的一颗泪珠/划过夜的面颊,他认为这首诗构思精巧,心悦诚服。同时他一直感谢他的老师于其超先生对他的影响,并提到他的良师益友于金鹏,说到大鹏老师的诗歌《废河》《入夜》《双鱼》等等作品给他的启发与反思。通过交谈,感觉张老师就如同他自己写的那首《自画像》里描述的一样:倔老头儿/认死理儿/心热/没有花花肠子。至少给我的感觉是这样,虽然倔强了点,但却不失一个农民的本真,一个诗人对待诗歌执着向前的态度。
时值清明,他的这首《母亲坟前》最能够表达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与眷顾,我越来越小/小成一柱香/红着眼睛,似乎这幅场景就在眼前,儿子立于母亲坟前欲哭无泪,故作坚强的表情惹人惋惜,没有经历过这种生离死别的人是感受不到这种锥心之痛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多少人此生的遗憾。另一首 《村长》:最小的一匹硬币/背上驮着国徽/心里装着麦穗,把一位小人物村长的职责浓缩到一枚硬币里,背上承载的是国家,心里装的是百姓。这样的构思巧妙,并非信手拈来,也决非偶然天成,定然经过深思熟虑。
诗人的诗歌写作范围很广,写景状物,情景交融的句子比比皆是。例如:《藕》就你心眼多,/晴天雨天都打着伞;运用拟人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藕的特性,伞这个字的运用加强了文字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可 以多联想一些,讽刺那些时刻寻求保护伞的人。
再比如《慈善家》这首:听风儿说 /春姑娘得了癌/老榆树/把肋条儿上的钱都捐了出来,这首诗超乎想象的联想,似乎很夸张,又在情理之中。耳目一新,不觉眼前一亮。《早梅》一朵霞两朵霞/荡着秋千/捉雪花儿;《春天的羊群》黑的羊/白的羊/这边啃出嫩绿/那边啃出鹅黄;《流星雨》一颗宋 一颗唐/一颗一颗....../五帝 三皇,这样的微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充满了韵味与美感,读起来轻松舒畅。
《露珠》最小的海/码头/泊着太阳,这首小诗以小见大,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加上超乎常理的联想达到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一滴小小的露珠在诗人心里不断壮大,大成一片海,码头上泊着太阳,多么美呀。《春风》日里忙/夜里忙/春的酒馆儿里/你是最勤快的跑堂,把春风比拟成酒馆里跑来跑去的堂倌,新颖且富有情趣。诗人不仅有随性不受拘束的性情,还是位粗中有细的男士。《荷》雨中亭亭/痴痴地/等谁呢;《踏青》一想到是你近旁一株桃花/心,刹时就/酥了,软了,化了…这两首诗表现出来的细腻情感不输女子,我不禁觉得,文字里是藏不住一个人的心思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文字里,把骨子里的东西倾诉出来。
张书杰老师不仅是一位农民诗人,他也是一位好父亲,他也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也要养家糊口,他也要经历尘世风雨。也许就是这样的生活,造就了他的诗情诗性。这首《倾诉》我一读就被感动了,那天/振振羽翎/灿儿/就飞了/妈妈/她要嫁人了/我的天/要黑了……寥寥数语就把一位父亲舍不得女儿出嫁的心情完全表露出来,省略号更是把加强了无奈不舍在内心地充斥,既高兴又心疼的心态只有要嫁女儿的他才会拥有。他在《脊梁》这首中写道:张灿半吨/张梦半吨/新桥半吨/母亲半吨/书杰零点一吨/我是这个家最小的沉 ;累呀/背着偌大的一个两吨之家/ 我已经力尽筋疲/真想一个跟头栽倒/可我是这个家的脊梁 ;这首诗道出了诗人的坚强与辛劳,要支撑一个家,必须要做出牺牲与付出。家里的所有成员在他心里的重量都比自己高,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一个爱用诗诠释人生的男人。
播洒心灵之种,耕耘微诗之田.愿张书杰老师的诗作层出不穷,保持自己独到的写作风格,收获丰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团圆》

文/一面镜子

无非就是两滴热泪
挂在眼眶
不落


这首微诗,语言朴实,感人至深。诗人没有正面刻画久别的亲人团圆时的场景,而是利用间接的手段体现人物那时那刻的心情,泪水在眼眶中打着转,却不能够让它落下来,害怕被对方看到。这样微妙的细节在诗中反馈给读者,加深了诗歌所要营造的气氛,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历

箫鸣(上海)

日子越来越瘦
终于瘦成了
一纸薄薄的    悼文


苍穹读诗:比喻形象,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想象力,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一本日历的命运,亦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意会不可言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荡秋千

     箫鸣(上海)

尖叫和欢乐    被高高荡起
越过云端的眺望
定格在    童年的记忆里



苍穹读诗:回首童年,历历在目。美好的回忆铭刻在心底,荡秋千的快乐感觉透过质朴的文字,轻盈而来。诗句洗炼,画面清晰,贴近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荡秋千

     箫鸣(上海)

尖叫和欢乐    被高高荡起
越过云端的眺望
定格在    童年的记忆里



苍穹读诗:回首童年,历历在目。美好的回忆铭刻在心底,荡秋千的快乐感觉透过质朴的文字,轻盈而来。诗句洗炼,画面清晰,贴近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型诗一首
包尘 (湖南)

◎贫贱夫妻

人世间仅存的温暖
都在被窝里 捂着

苍穹读诗:想起“贫贱夫妻百事哀”,仅两行小诗,捕捉普通的生活意向,写出夫妻二人相辅相持,彼此温暖的质朴情怀。诗句纯朴且富有张力,温暖与捂着的运用进一步抒发情感,增强了诗意的厚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梦  境
文/大鹏瞰海

没有花儿的日子
我在心野
放牧蝴蝶......

苍穹读诗:禅宗讲究禅我合一,修身养性,融于自然。这首微诗也渗透着中华禅意的思想,读起来凝气提神、宁静清新。在这首《梦境》中细细体会感悟,聆听诗人的心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在深秋

文/杨传信 (山东)

不敢抬头。那飞往故乡的雁阵
仿佛一行泪滴
生怕,打湿了思念

苍穹读诗:情景交融,语言生动质朴,深入人心。望着天空上远去的雁阵,勾起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似乎看到一双湿润的眼睛,噙满泪水。却又怕人知道,转借雁阵如一行泪水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思乡之情自然流露,引发读者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叶

箫鸣(上海)

岁月    一片又一片
悄然旋落
为疲惫的中年    打满补丁

苍穹读诗:一片又一片叶子飘落尘埃,一个又一个日子从指尖溜走。中年阶段是每个人的人生创业阶段,会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类比抒发情感,意象丰盈;虚实结合,凝炼耐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夜读寒山石的微诗《等》

《等》
文/寒山石

  夜长
  烛短
  风把你的名字叨念了一万遍

        这首《等》,惜墨如金;仅仅十六个字就把诗人的心理活动无声地渲染出来。不禁想起李清照的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夜长与烛短形成鲜明对比,“叨念”,拟人化地赋予风儿思想感情。“一万遍”,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段,更增强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意蕴。漫漫长夜,淡淡的思念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半盏残烛微弱地燃烧着,似乎洞悉主人的重重心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样的等,甜蜜中混杂着焦灼,有期盼,有煎熬。诗句一气呵成,惹人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8 01:0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