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96|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懂不懂李白的《静夜思》说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本体论》想来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10-13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话语信息的减损、增值或错认,我们叫做话语异变。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接受话语的信息减损、增值或错认并不是孤立发生的。接受话语的信息减损与增值就已经使原话语异变。可以这样说,话语接受中的个性化能动性特点,是话语信息的积极异变,这种异变可以促进人的认知结构的建构,促使人的认知结构的发展。
话语接受过程中的话语错认,却是信息的消极异变。这种异变导致误听误解的现象产生。尼采说过,自以为了解我著作中某些东西的人,其实只是根据他自己的想象,解释了其中某些东西——往往与我本来的意思刚刚相反。这真是信息消极异变的恶果。
由于话语接受具有信息异变的规律,所以,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常常有人会在里面添加一些内容,有人会在里面减少一些内容,甚至有人会把错认的观点填充进去,最终成为徒有其表而无其里的另外一种思想。民族文化的典籍,也往往会因他人的阐释而内容悄然发生演变,成为徒有典籍形式而无典籍内容的他人的东西。佛教的小乘,就是被信徒阐释,最后演变成大乘的。中华传世名著经典文库《周易·前言》中说:《周易》“以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筑起一座神秘的宫殿。数千年来属于不同思想和学术派别的学者,竭精竭虑地对它进行解释和阐发,以致它的本来面目尽为神学的迷雾、释道的玄谈以及儒家的义理所笼罩,从而也形成了庞杂的易学体系。”《周易》的“本来面目尽为神学的迷雾、释道的玄谈以及儒家的义理所笼罩”,已经使《周易》的内容发生了演变。所以,在话语接受的活动中,接受主体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分辨真伪的能力,一定要有批判的接受意识和接受态度,养成批判性接受的思维习惯。

细致、深入,别开一面。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0-13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1)信息异变现象一:信息减损
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或接受主体接受的生理条件、外部条件以及注意、记忆等内在心理素质的影响或制约,再加上接受主体自觉不自觉地对话语信息的筛选与排除,这样,话语的信息在接受的过程自然就会被减损。接受主体所接受到的话语信息和原话语的信息间会出现“小于号”。
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只能认识经验已经给他指出接近途径的那些东西。……假定一本书只谈到那些完全属于我们一般知识甚至特殊知识领域之外的经验——假定它是许多完全新经验的第一次表现。在这个情形之下,它所包含的东西根本就不会真正为我们所领会……同时,由于听觉上的欺瞒,人们会假定,如果在一个地方没有听到什么东西,就是本没有什么东西可听……这是我向来的经验,也表示了他的原创性。
(2)信息异变现象二:信息增值
如果说这些话语信息是在接受中被减损的语,那么在话语接受的过程中,接受话语的信息还会比原话语增值。安徒生曾写过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
一只白母鸡在自己身上啄下了一根羽毛,消息一传出去,结果就变成:“五只母鸡把她们的羽毛都啄得精光,为的是要表示出她们之中谁因为和那只公鸡失了恋而变得最消瘦。后来,她们相互啄得流血,弄得五只鸡全都死掉。” 原先掉落一根羽毛的那只白母鸡,为了表示自己有身份,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公布,以“教育”大众。“这故事终于在报纸上被刊登出来了。
“一根羽毛变成五只鸡”,再没有这样的故事能够生动地说明话语接受过程中接受信息增值的现象了。由于话语接受中接受主体自觉不自觉地用原有的接受条件处理信息,并在原话语的信息基础上能动地加工、再造与重构,接受话语自然就会在原话语的基础上增添出许多信息来。俗话说,钱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这越捎越多的话就是在话语接受处理中由话语接受主观能动性规律产生的增值的现象带来的。
(3)信息异变现象三:话语错认
由于话语接受中接受主体和话语交互作用时的种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原因,话语接受也常常会产生错认。
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去理解话语的意义,连最简单的、最平常的意义尚且无法得以准确的确定,何论其他!话语接受的错认,常常出现曲解和误解现象。


这种接受学的研究让我很感兴趣的,对于一种阅读现象的揭示,解决的是现象背后的东西。醒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0-14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信的,鼓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0-1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生诗梦 发表于 2018-10-13 19:44
《语文本体论》研究母语使用的问题,全新的视觉和原创的理论体系!

与之相关的语文学理论的东西可不受国家地区的限制,有些东西,比如对于阅读现象的揭示是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0-14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受于社会的,

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10-14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异变可以建构出新的认知结构,促使新知识的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10-1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者接受话语,实际上是依据话语还原语境,理解语意的过程


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10-1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下我对于李白的《静夜思》的理解,浅显直白,简直就是诗歌的入门水准,怎么就可以“千古流传”了呢?当时的文化语境而言,有什么对应物的原因而使之价值得到提升的东西吗?嗯,真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10-1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行写的是时差、困惑。这里有少许的诗意。
后两行缺乏语言的形象技术,简直就是口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27 10: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