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重阳诗集《看明月》序,看重阳新韵起始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17-4-20 16:27 编辑

重阳诗集《看明月》序


唯 倚 窗 前 看 明 月


(代序)



O贺敬之



案头放着一部由人转来的诗稿,作者姜明(笔名重阳)是位五十多岁的老诗人。因为不熟悉作者本人,也是第一次读他的诗作,而且仅仅是诗集中的一部分,觉得不知从何说起,故而颇为踌躇。看了姜明的创作简历之后,便读出作者许多创作的艰辛来。十几岁开始习作,反反复复,历经坎坷,年过半百而诗心不灭,实在是可贵之处不能不让人欣然提笔。

少小吟诗谁人晓,老大填词未成章。
不愿江边叹夕阳,唯倚窗前看月亮。
         ——《唯倚窗前看明月》

作为诗人,作者没有忘记他的追求,没有忘记他生活的土壤,更没有忘记北大荒那片肥沃的黑土地,那儿有他的诗,有他心中的那个月亮。
正如作者所说:“我的诗是自学自悟的,在旧体与新诗中翻筋斗”。他的诗中含有一种热情、诚挚和诗人的纯真。从诗的形式上来看,作者没有追随当今诗坛上的众多潮流。而是用现代诗的写作手法,与中国几千年诗的抒情传统相结合,把追述融与诗中:

……
我的心立时也张开了翅膀
带着我的新诗一起飞向宇天
群雁渐远消失在天边
我的诗沿长城散落山川
空中激荡着如潮的呼唤
像春雷唤醒了冬眠
——《呼唤》

姜明的诗质朴、自然、流畅,读起来有韵味。他的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空洞的呐喊。他笔下的景是实的,情是真的,如一幅风景画:

抱树苗的姑娘,
踏着松软的新土,
穿行在新林里面。
……
调皮的春风,
偏偏一路跑,一路喊:
前面,前面 ……
越过秃岭,跨过荒滩。
——《追求》

诗,既是诗人激情的燃烧,也是民族精神的颂歌;诗,应该是歌颂友谊、勇敢、坚贞和纯洁,当然还应该去歌颂新的生活、追求。
在情与景的描写中,作者是较为应手的,也是成功的。有他自己独到的表现手法。这与作者一直在“旧体与新诗中翻筋斗”分不开。如作者在《春》一诗中写到:

绿绿嫩嫩的叶眉 幽幽暗香的花唇
细软飘飘的柳丝 托起亮丽的彩裙
叮叮咚咚  伴着温馨走来
是小溪  是涌泉  一路风韵
纤柔的小手  梳理秀发  如烟似云
轻拂剌痒的耳轮  脸蛋儿娇润
唧唧啁啁  是口笛  是鸟鸣
如歌吟  似潮讯

写诗是件辛苦的事,尤其坚持几十年更不容易。像姜明这样有恒心的作者确实让人钦佩!在诗里他倾注了心血,也道出了甘苦。
姜明的诗是诗坛上的一朵小花,一朵无名的小花。但也有自己的芳香,有自己的一点亮光:

星星,在广寒的夜空,
只是一个小点点。
它的光,微弱难辩,
但,毕竟是
自己的光源。
——《星星》

姜明的诗也还有它的不足之处,缺乏一种大胆的开拓,把自己圈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一直不愿走出“旧体”范围,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相信姜明能走出一条自己的创作路子,写出更好的诗作来。

94.6.北京

在老诗人贺敬之的谆谆教导和精心指引下,重阳先生在新韵的路上奔波了二十多年,创立了《新韵说》,创编了《新韵谱》,创建了新韵学会,创刊了《艺苑》《新韵》诗报。出版了数部新韵作品集和新韵理论汇编 ......,带领会员们为普及新韵而奋斗。他坚定不移地深信新韵兴起是历史必然,新韵时代必然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1 20:2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