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康京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诗界推荐《诗歌月刊》作品平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9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兴五章     
                文/(重庆武隆)郑立

             烟雨楼

    一部线装的经典,在每一页,鉴古知今。
    握住古诗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湿漉漉的手感。
    在湖天一览的空濛里,寻觅登眺的清晖。
    在剑戈、嘶鸣、血火、呼啸里,褪去吸膏凝脂的繁华。
    在分烟话雨的画轴里,听春雨,瞭夏荷,迎秋风,枕冬雪。
    在风花雪月的眼睛里,嵌满了乾隆六下江南的诗情和八次登临的胸臆。
    肉体与灵魂的盛宴,是石碑上的盛世。
    兴,也烟雨。衰,也烟雨。


    一粒涴濯的晨星,在每一天,抚今追昔。
    听见红船上“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着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热辣辣的心跳。
    在波光迎日动,浩气与云浮的诗境里,迎迓天地的美。
      在兴于盛世、毁于战火的残余里,触摸人性的痛。
    在兴于共登青云、毁于血脉喷张的文字里,翻检思想的浑浊与澄澈。
    在南湖烟波粼粼的历史高地上,渺渺红船,大地如碑。
      骨头与血液的江山,是民心上的旗帜。
    苦,也烟雨。甜,也烟雨。

          听阳光落进西塘的声音

    一缕缕西塘的阳光,一缕缕金光闪闪的呼啸。
    伍子胥开凿的水,与胥山厮鬓擦耳的水,洗涤过春秋吴国的水,来不及褪去与我同体温、共心跳、齐悲喜的仰望,以阳光的方式,淡墨入秋。
    绰约约的人影,是疏疏密密的网。我只是一尾逡巡在网眼的鱼,在杨秀泾里,听阳光落进西塘的声音。
    鲜亮水草的阳光,恍若江南的美人,在极度优美的水面,直起了婀娜的腰身。
    吟唐朝的诗,织绣的西塘端坐在肥润的扇面上。
    唱宋朝的词,插花的西塘斜倚在瘦金的画笺上。
    悠然的节奏,穿梭西塘港的桥孔之间。轻柔的呢喃,徘徊烟雨长廊的眉宇之间。从环秀桥上飘来的伞花,金音如瀑。
    西塘的阳光,明眸皓齿。骨髓的真,血液的纯,肌肤的美,唤醒我好高骛远的神往。
    在粉墙灰瓦上灵动的古韵,在樟树垂柳下唏嘘的伤感,在鸟鸣蝉吟中悄然的动容:活着的古镇,活着我的前世和今生。
    在马头墙上,在船鼻子上,在美人靠上,在瓦当、花墙、窗花上,婆娑我灼灼的清雅和来历不明的美丽。


    明朝的小曲,从圣堂出发。
    天使降落人间的感动,摇向了如梦的水草。
    清朝的弹唱,从醉园出发。
    载一船河埠的鼾声,点亮了狐媚的灯笼。
    裹紧夜色的灯火,与我奔荡西街,蹀躞东街,踯躅北栅街,把花骨朵般的爱情,从猫空书店寄给了未来。
    他乡成了故乡的情愫,在永宁桥之上,漆漆夜空,皓皓银月,莹莹星辰,是我沉淀在水乡的呼吸。
    到弄堂中去穿梭,到酒吧街上去艳遇,到送子来凤桥上去打望水上的戏台,一架跋涉阳光的梯子,依偎在我的身后。
    西塘,是一本让人辗转反侧的书。从扉页到尾页,写满了生命的密语,落满阳光的声音。

              雨读乌镇

     如丝如烟,拨动天地的琴弦,在入夜的灯辉里。
     廊棚上,是如梦如幻的叮咚。轻橹上,是恍兮惚兮的欸乃。
     枕梦江南,我枕的不是梦,是梦的花蕾,是娇艳初绽的那一刻的沉静和喜雨疏落的温馨,是绵软的雨声里悄然而来又寂然而去的私语,是抖落心扉的一缕缕由远及近的暗香。
     雨读乌镇,读马家浜文化的苍远,读缤纷吴越的乌墩,读缠绵南宋的乌镇,读一千三百年“人家尽枕河”的风韵,读潺潺流水小桥轻舟的盈润……心入古雅。
     曼妙的灯火,是我红颜的知己。
     飘过小桥的伞花,是我缘来缘去的思绪。
     开满碎雨花的水面,是我涟漪闪烁的感动。
     那些纯净的惊喜,弧美的幽静,睁大着雨粼粼的眼睛。
     雨,在一杯胎菊茶里,已恬然入梦。
     我,从梦里醒来,又回到了烟雨朦胧的梦中。


     帮岸、廊棚、美人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驿故事的转船湾,民俗香市的狂欢节,在雨湿的清辉里,是我水阁的梦寐。
    水墨画梦,我画的不是梦,是梦的霓裳,是在清露乍起的一刹那的欢悦和微雨赧颜的静谧,是门楣上苦尽甘来的冥想和阴晴圆缺的季节,是在市井画卷上的轻如晚霞,淡如晓雾。
    雨读乌镇,读老街长弄的深邃,读古桥桥联的漫漶,读庭院坊号的斑驳,读物华天宝的轻叹和人杰地灵的歌吟,读烟火万家的诗意和宛然城府的胸襟……目炫空濛。
    入骨的思忆,是晴耕雨读的匾额。
    入髓的怀想,是酱色人生的滋味。
    庙宇、戏台、评书场……是披星戴月的回望。
    从昭明书院和立志书院走出来的读书声,已经风华绝代。
    乌镇,一条穿越水墨的鱼,腾跃在历史的龙门。
    我,头戴雨笠身披竹衣的钓者,垂钓着古今。


                        红尘月河

     一条大运河拴住了嘉兴古厝,一千余年的风花雪月,南北奔波。
       一方廊棚绣帷镂空了明清旧府,各领风骚的文人墨客,东西氤氲。
       七彩缤纷的花伞,点亮爱情的故事,缭拨月河的红尘。
       红红火火的灯笼,点亮民心的江山,绽放红尘的月河。
       锃亮的,青石板的街巷,依门而媚,有我走散的前缘。
       官舫贾船,徘徊在温婉的唐宋,踟蹰着江南的锦绣,有我回眸的恍惚。
       红色的,或黄色的酒旗,酣然微醺,有我妩媚的今生。
       万家灯火,摇曳着明清的鲜香,颤动着抱城的妖娆,有我来生的梦幻。
       斑驳的灰砖白墙,苍青的翘檐青瓦,古亮的漆板栈房,树面木颜的桨声灯影,厚厚的千重光阴,在我的一念之间,化蝶入梦。
       十万支橹桨撑起的月河,心已潮湿。

      一朵朵疏离的伞花,神一样飘过。
      在伞花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擎着敞亮的神谕,只为一生的预约,匆匆的来,匆匆的驻足,匆匆的回眸,又如庄周之蝶,倏然而去。
      在我盈泪的眼里,这是一幅最亮的人间街景。
      在我澎湃的心头,这是一滴洞悉人生的湿润。
      流水隔世的前缘,生生不息的原色,坦荡如砥的心气,都在这一刻,容我挥金如土:遭遇前知五百年的蛊,相逢后知五百年的毒,在宿命之上,书写月河。
       或看人面桃花,或听狐仙唱歌,与一位白面的书生,秉烛夜读。
       等八方烟火,踏雪归来,挥动一把月色的弯刀,闻鸡起舞。
       挑一处百年老店,喊一壶窖藏老酒,煎一碟焦香的花生米,叫一碗青亮的酱黄瓜,与我匆匆的一生,开怀对饮。

       一挂挂痴迷的灯笼,人一样逡巡。
       一生的时间,短暂得没有了秘密。或在街巷的拐处,或在真真老老粽子店,或在三真斋,或在月河的烟柳上,日晒飞檐。
       一街的空白,干净得没有了隐语。或在我踉跄的心底,或在文虎酱鸭店,或在玉穗丰米行,或在一幕爱情的热吻,雨打青瓦。
       我的水岸红颜。水的风骨,收拾我内心的苍茫和辽阔。
       我的楼台知己。水的血统,濯洗我灵魂的淤积和块垒。
        红尘滚滚。真实的谎言和谎言一样的真实,噙含着生活的泪水。
        滚滚红尘。历史的谎言和谎言一样的历史,饱蘸着文字的血水。
       一幅灶头画,裸露了我时光的沧浪。
       一处嘉兴客栈,踩痛了我屐痕的刻骨铭心。

            在范蠡湖

    水阁、水轩、水廊,似园非园。
    古树、古墙、古寺,似湖非湖。
    清粼粼的湖水,清唱着浅荷、水草、游鱼,拉长我迷茫的视线。
    嘉兴环城南路二号桥外的一汪小湖,用百余米的长和宽,安放了历史目测的范蠡与西施。
    在范蠡祠的无语中,我看遍江南的诗意。
    在五色螺的传说里,我听见千古的私语。
    在清朝诗人朱彝尊“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的吟咏里,我与助越灭吴的范蠡,浮壁而语;我与舍家去国的西施,临湖而视。
    一处梳妆台,在金明寺的经声里,渐渐归隐,渐渐匿迹。

     湖天海月,范蠡翰墨的胸襟。
     庭院湖光,西施泛舟的丽影。
     一滴温暖人间的泪水,剔透了嘉兴。
     我在花墙环绕的思绪里,以水取景。我在九曲小桥的湖上,以心取景。
     在历史的倒影里,吴越春秋只是色彩斑斓的短短一笔,精心学绣的西施是一奁秋镜。
     在范蠡湖边,桃、竹、桂、柳、梅和我,也是披星戴月的过客。
     迎我而来的陶朱公,大彻大悟,聚宝天下,泽润众生。

【作者:郑立,男,1965年11月生,重庆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协会员,重庆市武隆县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星星诗刊》《散文诗》《关雎爱情诗刊》《华语诗刊》《四川文学》《重庆文学》《山东文学》《诗歌月刊》等。地址:重庆市武隆县卫生计生委;邮编:408500;qq:491648638;电话:139835807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7-9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揍个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4 19:1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