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3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智点评大山《一粒米的秘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3 1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粒米的秘密
大山

一粒米
到底藏有多少秘密
母亲心里最清楚

用八十岁的鼻子
嗅一嗅  就能嗅出
一粒米的委屈

用粗糙的手
摸一摸  就能摸出
一粒米的暗伤

有一次  居然用
她的白内障  捡起
桌下的一粒米

然后  告诉孙子
这粒米闪着一种光芒
她看到了


     《一粒米的秘密》,是一首命意高卓、闪耀着存在之光的力作。诗人用极其拙朴的笔调表达了母亲对粮食(一粒米)源自灵魂深处的感恩之情。
      作者开门见山:“一粒米/到底藏有多少秘密/母亲心里最清楚”。没错,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每一粒米都洒满了农人的汗水,其中的艰辛,母亲当然了然于胸,她“用八十岁的鼻子/嗅一嗅  就能嗅出/一粒米的委屈//用粗糙的手/ 摸一摸  就能摸出/一粒米的暗伤”。一粒米的委屈与暗伤,在母亲心中悄然播种、扎根、生长、扬花,最终结下了一首饱满的诗作。这不由令人想起了唐朝诗人李绅的名作《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者可谓殊途同归。
     《一粒米的秘密》,主要以意胜,而不在语言的花哨与变异。诗句在层层递进中将“一粒米”的秘密推向了高潮:“有一次  居然用/她的白内障  捡起/桌下的一粒米”,第四节可谓此诗的亮点,母亲居然用白内障捡起桌下的一粒米,并“告诉孙子/ 这粒米闪着一种光芒”,我们当然知道作者是指母亲患有白内障,但诗人如此不动声色的艺术处理,堪称无理而妙的典范。是的,唯有来自内心的诗性之光,方能直抵人心。(张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3 18:28 | 只看该作者
一粒米的秘密
大山

一粒米
到底藏有多少秘密
母亲心里最清楚

用八十岁的鼻子
嗅一嗅  就能嗅出
一粒米的委屈

用粗糙的手
摸一摸  就能摸出
一粒米的暗伤

有一次  居然用
她的白内障  捡起
桌下的一粒米

然后  告诉孙子
这粒米闪着一种光芒
她看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3 18:29 | 只看该作者
一一粒米被赋予了温度和气息
原作很打动人
问好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3 18:29 | 只看该作者
以小见大
以细微见精神的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3 19:16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6-1-3 18:28
一粒米的秘密
大山

谢谢彩凤编辑!!问好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3 19:16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6-1-3 18:29
以小见大
以细微见精神的习作

谢谢彩凤编辑!!问好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3 21:04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次  居然用
她的白内障  捡起
桌下的一粒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4 08:42 | 只看该作者
一粒米的秘密

大山


一粒米
到底藏有多少秘密
母亲心里最清楚

用八十岁的鼻子
嗅一嗅 就能嗅出
一粒米的委屈

用粗糙的手
摸一摸 就能摸出
一粒米的暗伤

有一次 居然用
她的白内障 捡起
桌下的一粒米

然后 告诉孙子
这粒米闪着一种光芒
她看到了


叶枫林点评:一粒米似乎贫穷有关,迷离中拽出眼泪和证明我依旧活着的见证。它往往与神经末梢的敏感反射成正比,对于倾倒身体收获的哪怕是虚幻的希翼,它带来的是喂养灵魂前行的血肉之体。
一粒米的真实将推开一切和金钱相关的任何事物,细小,柔情,闪光。大山的这首诗所倾倒的光芒无处不在,通过母亲细微的肢体语言把人类最温暖的部分展示在眼前,没有焦灼,没有风花雪月,只有大度,隐忍,深情和宁静。在一粒米面前,怎样的高贵也无法抹杀一粒米暗香,虽然这粒米藏有一位母亲的委屈和忧伤,虽然我们并不能排除将来不会有战争和饥荒。
越是安详平和的年代,越要有一颗崇敬之心,感恩之心,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4 13:12 |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秘密,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4 19: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好诗。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2 02:2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