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评诗论] 由听觉、味觉、视觉与视知觉而抵达通感的美学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2-3-23 17:27 编辑

                                                   由听觉、味觉、视觉与视知觉而抵达通感的美学之路                 
                       
                                                                                                                --以张作梗《那是一个长句子》为例  
                          
                                                                                      文/风之子


      ◆"是一个比黄河、比读秒还长的句子"。只有古灵精怪的富于幻想的诗人才能想得到这样以形象性寓于相衬性的绝妙的数理明喻,黄河5400多公里,长吗?够长,读秒,很短,短吗?够短;但连续的读秒将迫使时间的紧迫而无限的。。。长,空间将被压缩变形,让人瞬间窒息,因此没有形成悖论的藩篱。


1、听觉
                                   
                            那是一个长句子。
                            是一个比黄河、比读秒还长的句子。

                            后来。当它被天空用乌云之唇读出,
                            我们喘不过气来的听觉,
                            终于听到了闪电的破折号、
                            雷霆的感叹号。

      ◆第一小节:"是一个比黄河、比读秒还长的句子",强调句子很长,很长由读秒的急促声响的听觉引出第二小节的声音,都是长句子惹得祸,招来乌云的翻卷声、闪电的刺裂声、还带来了恐怖的伊万,雷霆的爆裂声。--听觉描绘

2、味觉与嗅觉

                             那是一个长句子,
                             是一个比我们命运和心跳还长的句子。

                             但我们不敢轻易读出它——
                             它里面有鱼刺、有挂钩、有玻璃碴、
                             有破风箱似的哮喘、有
                             宵禁、有红灯……
                             我们的喉咙太窄、太浅,而它,
                             当它裹挟着词语的
                             飞沫,在静止中旋转、扩散;我们
                             读它的欲望被抻长,而
                             我们一生的呼吸又太短促。

      ◆第三小节:这两句作为引子,把命运和心跳两个词,都具有永不停息的象征意象,命运和心跳的不停歇间的神秘联系,很妙。第四节:一个但字,勾出臆想:“命运里面有鱼刺、有挂钩、有玻璃碴、有破风箱似的哮喘、有宵禁、有红灯……”这些带刺的、锋利的的喘吸,把那颗火红的心脏用钩倒挂着,受着玻璃碴的搓揉、与世俗之眼的窥视;这一切如鲠在喉,因喉咙太窄、太浅,无法将那些厉害之物吐出,他们继续在里面翻江倒海,无所顾忌的随意地在静止中旋转、扩散;好在我们还清醒,这只是臆想中的影像,“读它的欲望被抻长/而我们一生的呼吸又太短促。”与我们无关,但探寻他的穿肠而过的欲望被拉伸,可我们的由于喉咙太窄、太浅,更由于我们一生的呼吸又太短促,那样的长句恐怕将可能无法读完。--味觉与嗅觉、感觉与知觉的生理反应。
  
3、视觉与视知觉

                              是的。那是一个长句子,
                              长过了我们说出的所有话语之和。
                              它就像一枝点燃的蜡烛,烛芯愈烧
                              愈短,而它的光,通过我们眼睛的
                              储藏,正变得跟黑夜一样漫长。

       ◆第五小节:那一个长句子,到底有多长呢?“长过了我们说出的所有话语之和”,此时诗人引出“蜡烛”这一具有普遍寓意的而情感丰富的名词,来强调人的一生就象“一枝点燃的蜡烛,烛芯愈烧愈短”,这凄凉、落寞的情形让人无不联想感叹世事之沧桑与无奈,“而它的光,通过我们眼睛的储藏,正变得跟黑夜一样漫长。”---视觉性描绘。
    在这里,以蜡烛的光辉散尽后,把曾经的光芒收藏,个人的激情,就象一根蜡烛,愈来愈短,虽然它的光照耀了周围的黑暗,但总有散尽的一天,渐渐减弱,黑暗还将降临,就象那个长句子那么长,这个过程,正变得跟暗夜一样漫长,就象是一个比黄河、比读秒还长、比命运和心跳还长的长句子,那么地长。--视觉与视知觉。

4、感觉与知觉

      ◆这首诗篇幅不长,但读后感到很长,由首节的“读秒”就将读诗的人的眼睛牢牢抓住,不禁要问:黄河的长,与读秒的声音有何干系?在这里,黄河比喻历史的绵延,就象一个很长很长的句子,和第三小节的比我们命运和心跳还长的纵深跨越式表述,促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加强了黄河(绵长)--命运(之短)之间的神秘联系。

5、直觉与通感

     ◆ 这首诗,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他将读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味道;读出不同的感悟:不同的心跳、不同的伤痛、不同的被鱼刺扎着的疼;以及读出被钢构挂着、被玻璃碴搓揉着,被太息碾着、被黑夜罩着、被句子圈着、被烛火烤着、被心灵煎着、被风箱抽着、被破折号拉着、被感叹号惊着、被问号问着?--所有所有所有所有的所所有,闹着。


◎那是一个长句子
        
        作者/张作梗


那是一个长句子。
是一个比黄河、比读秒还长的句子。

后来。当它被天空用乌云之唇读出,
我们喘不过气来的听觉,
终于听到了闪电的破折号、
雷霆的感叹号。

那是一个长句子,
是一个比我们命运和心跳还长的句子。

但我们不敢轻易读出它——
它里面有鱼刺、有挂钩、有玻璃碴、
有破风箱似的哮喘、有
宵禁、有红灯……
我们的喉咙太窄、太浅,而它,
当它裹挟着词语的
飞沫,在静止中旋转、扩散;我们
读它的欲望被抻长,而
我们一生的呼吸又太短促。

是的。那是一个长句子,
长过了我们说出的所有话语之和。
它就像一枝点燃的蜡烛,烛芯愈烧
愈短,而它的光,通过我们眼睛的
储藏,正变得跟黑夜一样漫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3-23 22:0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非常到位。富有深刻哲理和寓意。问好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22:23 | 只看该作者
晓霏 过誉了,张作梗的诗非同凡响,方今寰宇,有几人能长期坚持,并全身心投入、沉静于心灵深处,并且思维毫无枯竭之意;对汉语文言的运用已达出神入化的程度,能有谁与之媲美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3-23 22:46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写诗者的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3-24 08:00 | 只看该作者
你回的每一帖,我似乎都读。专业、认真的精神,回帖者中的凤毛麟角。尊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0:56 | 只看该作者
谢埙羽 鼓励,有时我在想,我这样写回复的即兴感受的调侃式口吻,是否合适,特别是不太熟悉的博友。性格使然,读到感兴趣的诗作或画品,就像写点什么,我不怕说的可能并不是作者所想表达的,有时我自己都觉得有点神叨叨的;我仅仅是迫切希望表达自己读诗的感受,无论是视觉的,还是理念形式的;因为文学是发散性的文体,从字面上多少能找到切入点,找到些蛛丝马迹。相对于飘渺的音乐就难了,他无形、无味--但却能从旋律的起伏、节奏感受作曲家营造的空间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0:58 | 只看该作者
叶晓霏 发表于 2012-3-23 22:46
是啊,写诗者的楷模。

张作梗、汤养宗我所喜爱的二位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3-24 20:3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诗歌、这样的诗评,都是我们当认真领悟和学习的。问好风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5 22: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