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川诗学理论] 如何读懂文字中的自己【金川诗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帅 于 2014-3-29 16:32 编辑

转自【天下诗歌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读懂文字中的自己



读诗的人,是读诗歌中的自己。
读到自己见过的风景,不是读懂这首诗歌,是浪费时光。许多读诗的人,是在消磨时日。文字是一种懒汉的消费,按照自己的经验,浏览一下,打发时间,也算一种高雅人生吧。
读到自己见过的风景,却发现自己忽略了许多美丽,这样的人,只能在现实之中读懂自己的一半。
读到没有见过的风景,而自己觉得似曾见过,甚至觉得不读这首诗歌,今生就会错过这种境界。这样的人,能在现实之中完全读懂自己,而且,这样的人一生总具有许多在别人看起来,难以理解的幸运与幸福。
一个人经常在一首诗歌里,读不到自己可欣赏的东西,甚至动不动就厌倦,甚至诋毁,愤怒,漫骂。这样的人,要么是个现实之中倒霉蛋,要么就是有智障,情障。对这样的人,一定要保持沉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1 | 只看该作者


读鲁迅的文字,你可以想到在痛打落水狗时,痛打的人仿佛也已经落水。区别在于,不久也被痛打。
读余冠中的《乡愁》你能感觉到生存有许多空间,是以距离的方式来呈现。我们有占有不完的空间。而且非常规则,完整。
读海子的诗歌,你能感觉到自己把自己捆住的感觉,除自己之外,一切都是捆绑自己的绳索,连移动一下,都是一种异常艰苦,异常美好的理想。而自己又不知道这些绳索在发挥作用,直至最后以自己与绳索一起毁灭,才看到作茧自缚的悲剧。但,不幸的人自己看不到这个结局,有幸的是别人能看到。
作者所有真诚的文字,都呈现着不同的存在空间。
那个空间里,可能我们走进去过,又出来了。如果你进去,出不来,那么,作者的生命轨迹里,就有你要走下去的结局,你要警惕。

                 二〇〇八年八月五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1 | 只看该作者


读外国优秀现代诗歌,与读中国最早的古典诗歌,有一种相同的感觉,诗歌里没有迎合读者,或者讨好谁的倾向与痕迹。似乎诗人只是为自己写诗歌,磨砺自己的心性,挖掘情感的深度,开拓生活的高度,一切为自己服务。专注,而没有分心。你方能摸到他们的心灵。
当代中国诗歌里,那么浓重的迎奉讨好的气氛,把很好的诗意,转眼就腐蚀干净。标着祖国诗人,人民诗人称号的诗歌,祖国,人民,政客们,并不阅读。那些诗歌是一种风俗与弊病的产物,是一种不得不屈从生存压力的产品,以此来满足一种模式存在的简单的扭曲的需要。
打着改革诗歌,颠覆诗歌,重建诗歌的旗帜,树立那么多派别,其诗歌其实依然刺激读者的眼球――充满盲目讨好的企图。这种企图被冠冕堂皇的口号掩盖着。不久便被诗歌颠覆了。
厌倦这种模式,却不得不屈从――这是艺术的痼疾与癖怪。
还好,我非常喜欢现在受到指责的“自我”。那是艺术回归本原的开始。在自我里,一个人不会因年龄,而觉得诗歌创作力不从心。
诗人停止创作,大都因渐渐失去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1 | 只看该作者


炉火纯青,是一种人生的成熟,支撑艺术的成熟。人生的成熟不是依靠金钱支撑,也不是被饥寒交迫的危机困扰,而是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地解决生存的基本条件,使生存的基本保障不妨碍以艺术的模式轻松分享生命的存在状态。
优秀作品无法模仿,因为你无法模仿别人的成熟与炉火纯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1 | 只看该作者


我经常思考,艺术创作之中作者的不诚实与肤浅,这不是针对作者个人的品行问题,是研究一种艺术行为的普遍问题。
每一位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几乎处于一种真挚状态,但是这个真挚对于构建一篇经典,是不够的。这可能是由于诗人对人生的态度的处理,对艺术的认识与把握的不同造成的。很少有人能把自己的对人生的态度、艺术的态度,与人生艺术的本质结合的完美无缺,而经典就是要求向完美无缺靠近,再靠近,谁越接近,谁就是经典。
而作者经常陷入一种不能清晰把握自己方向的境地,能把自己这种“陷入”准确表达的诗人,就已经取得非凡成就了,如果再能从中跳跃出来,那么境界之高,难以想象。而这两者,尤其连第一种努力都做不到,那么,自然在作品之中就反映出难以克服的肤浅与混乱了。这是一种艺术上的不得已的虚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成为坏人,是悲哀的。受到惩罚的痛苦,被懊悔的撕裂,是可怕的。但是真正的悲哀,是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怎样成为坏人。
一个诗人不指责坏人,因为自己也有成为坏人,作坏事,而自己意识不到的时候。一个诗人是在努力寻找这种成为坏人的根源,寻找一个更具体的丰富的概括,把这种的现象表达出来,从自己的经验开始,努力纠正这种普遍现象对生命的伤害。首先是从自己开始,而不是谴责某个人,把某个人树立成自己的敌人。
因此,我不赞成鲁迅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行为。那不会是艺术最高的境界。在文学艺术之中,没有具体的个性的敌人。因为即使是你的敌人,也是你要努力塑造的艺术形象,你不是从现实之中打倒他,而是发掘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正如研究死亡,不是自己去死亡,是把死亡对生命的影响与价值发觉出来。
艺术家的职责不是一个战士的职责,但是艺术家也战斗,是用战斗的精神,把自己的敌人最终塑造成艺术的形象。艺术的斗争,不是艺术家之间互相的生活细节与言辞的挑剔与攻击,是对人生境界的互相磨砺,冲突也许存在,但是最终都要走向艺术目的,而不会是生活之中反目成仇,势不两立。
在反目成仇,势不两立的艺术存在之中,艺术品是幼稚的,是粗糙的,甚至是反艺术的。而艺术家的生命不但得不到艺术的庇佑,反而会受到更大的超过一个不从事这种艺术的普通人的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1 | 只看该作者


诗歌不被看好,没有人读诗歌,不是一个做诗人的悲哀,恰恰映衬出诗人的幸运与幸福的希奇与珍贵。诗人的幸福,在别人看来是自得其乐,甚至是不真实的快乐,但是诗人知道自己的幸福犹如泰山岿然不动。产生这种感觉,不是幻觉,是需要诗人对生命,对人生,对艺术探索与实践到达一个真实的境界做支撑。否则你的生存与存在是危机四伏,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一个诗人觉得自己很不幸,甚至可怜,甚至像乞丐似的,那只能说自己对艺术,对人生的实践太浅薄,太不够投入。那么,这个时候,诗人应该反思的不是作品,或者是通过作品来反思自己人生态度,与对艺术的认知。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诗人从理性描写到诗意化描写的写作,是个磨砺过程。
当你诗歌里的说教,一次次被人冷落,嘲笑,甚至鄙视,你就会觉得,其实别人比你懂得的道理更多,你之所以一直在说教,是你对一些道理没有看透,你一直看。最后你渐渐懂得诗歌艺术的价值,诗歌以诗意化的表达,给人如麻醉的快乐,使人渐渐接受了你从前的说教。而你通过这个改变,使你自己处于一个真理的根底,这个感觉告诉你,你已经懂得如何艺术地生存,而不是赤裸裸把自己暴露在阳光下与风雨之中。
艺术风格的转化,可以以艺术性的暗示,说明一个诗人的生活、观念、状态发生了奇迹似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6:32 | 只看该作者


有人主张个性写作,其实,你不主张个性写作你走得也是个性写作的路子。反之,你真主张什么个性写作,反而你的主张是束缚了你的个性,甚至是为你个性之中存在的痼疾做辩护。
不成熟的诗人,更容易为自己不成熟的艺术风格找一块牌子。这样的价值在于,可以更快更容易让读者记住你,但是你一旦无法尽快抛弃这个牌子,那么你将被囚禁于一种僵死的风格之中。那风格是你的牢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24 01: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