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菊岭耕夫《无韵非诗死定了》读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14-3-15 09:50 编辑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无韵不成诗!因此,对于诗,无论何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名望有多大,凡是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东西,统统都不是诗!  
(菊岭耕夫)http://blog.sina.com.cn/dadongbeizja




无韵非诗死定了



重阳JM


   《诗刊》2002年第一期上半月刊,第13页《诗人观点》栏中,发表了严阵的题为《诗是不是真的死定了》一文。文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诗歌作者与一名书商的对话:
    书商:“最近在忙什么?”
    作者:“我在写诗,我最近写的诗已经够出一本诗集了。”
    书商:(很快收起笑容)“哥们,你能不能写点别的?不管你写什么,小弟都给你出,就是诗,不行!”
    作者:“为什么?”
    书商:“你这人怎么这样?你难道至今还不知道,诗已经死定了!”
    上面这段对话,引发了严阵先生的一番感慨,发了一大番议论。总言之,先说了诗的困境,人们之所以说诗死定了的原因。而后大发感慨地说“诗不但死不了,而且还会更好的活着。”
    谢谢严先生为我们开启了心机,让我们知道了诗不能死和还能活的原因,让我们有了新的希望。
    不过让人不解的是,文中所说的诗,是什么诗呢?书商所说的诗是什么诗?那位作者所写的诗是什么诗?严先生所说的诗又是什么诗呢?文中一概笼统地说“诗”,让人如入迷雾中,不知所云。这里笔者不妨作一点儿猜想或诌议。
    如果文中的“诗”指的是中华传统诗词,那么,文中所说的“死与不死”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宝,当然不会死的,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如果指的是中国新诗,那就要分清是哪一类的新诗了。中国新诗种类繁多,这里暂且大致分为有韵的和无韵的两种吧。如果指的是有韵新诗,当然不会死,因为有韵诗歌正兴旺着呢!中华新韵的兴起,促发了中国诗歌的无限生机,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希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君不见,被谱曲传唱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新韵歌词,被唱遍了天南地北,唱红了祖国大地,唱红了歌星一大邦,唱迷了歌迷一大群……。如果指的是无韵新诗,那可就真的死定了!而且早就死定了。因为在二十世纪中期,毛泽东就已经宣判了无韵新诗的死刑:“给一百大洋也不看”。毛泽东不看,中国的老百姓更不看!这不正是众所周知的中国诗歌的落寞吗!你说,它是不是死定了!我想那位书商所说的“诗已经死定了!”就是指的那些无节奏无韵律的违背民族传统的歪诗,邪诗,非诗,伪诗吧!它当然真的死定了!这是伟大诗人毛泽东对它的宣判,这是中国人民对它的宣判,这是中华民族对它的宣判,这是人类历史对它的宣判!
   “无韵非诗”,生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尽管“无韵诗尸”早已臭在二十世纪里了,虽然现今又被搬进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还会在二十一世纪里“尸臭”一阵子。但是,严先生想象的“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出现的”“排长队去购买一本新诗集的时刻”,绝不会是一本“无韵诗尸”吧!
    这里暂且不谈未来的事,就看看当前吧。在同一期的诗刊上,同时发表了严阵先生的一篇长诗《绽放的中国》。多好的内容啊!只可惜,一朵香花插在牛粪上。这不会是从西方“精神文明的垃圾桶”里“取出来的”“一串珍珠项链”吧!却怎么总还是散发着“无韵诗尸”的臭气呢?也许是“忘了把手好好洗一洗”的缘故吧?于是,我断想,在“无韵非诗”早已死定了的今天和今后,凡是丢了民族国宝的,凡是丢了诗歌节律法则的,凡是丢了诗歌生命的,凡是无节奏无韵律的,不管他怎么巧妙的花样翻新,都不外乎是“无韵诗尸”的炒作!正如这朵插在牛粪上的香花,不会因为花香而否认粪臭吧!
    再看看本期诗刊的开篇大作,被“诗人珍爱的诗”,被我们荣称为“中国诗坛泰斗”的艾青老前辈的大作《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抗战初期的思想情绪、艺术个性和创作风格的最典型的代表作”,无疑也是“冲破散文与诗之形式壁垒”的,摒弃了节奏和韵律,摒弃了民族传统的代表作吧?那么,真可惜,它不是诗!它不是诗啊!伟大的“诗坛泰斗”的珍爱的诗!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无韵不成诗!因此,对于诗,无论何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名望有多大,凡是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东西,统统都不是诗!
    诗人郭沫若、巴金及艾青等等老一辈诗人的青年时期的诗,都是受西方诗风即惠特曼诗风的影响而创作的,它摒弃了中国诗的有节奏有韵律的概念界定而任意自由。正如彭金山先生在《形式建设——一个重新提起的话题》一文(见同期《诗刊》第61页)中所说:“他(郭沫若)的诗正是以个性解放的内容和惠特曼式的自由形式开创了一代诗风”。然而,这一代诗风的后果,在摒弃了传统形式的同时,把节奏和韵律也摒弃得精光,彻底地背叛了民族,导致了中国无韵非诗的泛滥,这也是他(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吧!请问健在的,最新连任中国作协主席的巴金老前辈,你能向中国的青少年,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喊一声:“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文字就是诗”吗?我想,巴金老前辈如果真的喊得出这句话,那么,可怜的田人先生(《城里的农夫》作者,见同期《诗刊》第33页)即便“用尽毕生”也难“写出一首让人们记得住的诗” !还是认真思考一下彭金山先生所说的:“今天,则需要从我们民族语言自身求得形式上的突破”吧!
                                                              2002.1.16
首发2002年1月《新韵》总1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14-1-14 15:16 编辑


菊岭耕夫址:
http://blog.sina.com.cn/dadongbeizj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16 1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孤独求不败 于 2014-1-16 19:06 编辑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无韵不成诗!因此,对于诗,无论何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名望有多大,凡是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东西,统统都不是诗!  好像很对。但既然劣币驱逐良币是客观社会规律,写写非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的看法是不薄今人爱古人,写诗意韵为上,形韵为中---终于刻鹤不成有类凫,画虎不成反类犬则另说了---过分注意声韵而不知意韵,或忽视现代诗回车键的纸面形式美以及调节阅读节奏功能都不免全不知变通,刻舟求剑之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14-1-17 15:30 编辑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无韵不成诗!因此,对于诗,无论何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名望有多大,凡是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分行写的东西,统统都不是诗!

1.写诗意韵为上。这句话的前提是“写诗”,即写的“是诗”。是诗了必然是有韵的,韵为上。再求意深 意精 意远,这没错!但如果写的“不是诗”呢?

2.过分注意声韵而不知意韵. 何谓意韵?即所谓的“隐性韵,暗节奏”吧?!就是无韵诗鼓吹者的胡说八道吧?!
断句,分行,就有了意韵了?!一句话的诗,意韵何在?!一个字的诗,意韵何在?!真可谓:结巴是天生的诗人,每一句话都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5:33 | 只看该作者
1.        何谓“意韵”?



当无韵诗者垂死挣扎的最后一刻,终于又抓到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意韵”。
当无韵诗者不得不承认声韵是诗的生命的时侯,无韵诗顽固者权威们又将“意韵”捧上了供台。扬言新诗也是有韵的嘛,有的是“意韵”,是只可意会不可眼见的“神韵”。这正是新诗的奥妙或奥秘。于是,无韵诗又堂而皇之地走进了诗的艺术殿堂;于是,诗人们又落入了迷茫之中。
很显然,“意韵”是意味主义的翻版。正被很多诗人认可或黓认。而危险地正是“意韵”将再次将新诗引入岐途! (重阳JM)



2. 何谓“隐性韵,暗节奏”?

重阳JM

无韵诗鼓吹者们无力也无能否定诗定义,却又强力鼓吹无韵诗是有“隐性韵,暗节奏”的。那么,“隐性韵,暗节奏”是诗的本质特征吗?能决定诗的是与非吗?那么,所谓的“一行诗”微型诗的“隐性韵,暗节奏”在哪里?甚至还有新诗奇观“一字诗”的“隐性韵,暗节奏”又是什么?无韵非诗鼓吹者们,无力抗拒“节奏和韵律”的诗本质,大耍断句,分行,强扭腰伎俩,编造出“隐性韵,暗节奏”的谬论,欺骗青少年下一代,还真有那么一些自以为得宝者痴迷不悟!(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7 1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到晚晴,呼唤大洋——这个押韵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6:42 | 只看该作者
程永红 发表于 2014-1-17 17:40
回到晚晴,呼唤大洋——这个押韵不?

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9:36 | 只看该作者
写诗意韵为上。这句话的前提是“写诗”,即写的“是诗”。是诗了必然是有韵的,韵为上。再求意深 意精 意远,这没错!但如果写的“不是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09:53 | 只看该作者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07:3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