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诗歌,让私心抛在九霄云外---送给审编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2 1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诗歌,让私心抛在九霄云外---送给审编们!
作者:雷鸣

       诗歌是纯洁的,更是无界无私的;诗是晨露,它凝结了一夜的精气,诗更像眼睛,容不得一埃沙尘来侵袭。
       1986年我给河北诗人刘章写过一封信,他回了长长的几页信笺。不谈细节,只说气量;作为一位堂堂的著名诗人能如此热情的回信给一位文学青年,在当时十分常见,原因是他们无私无界,从不高高在上,从这个小事上可以看出,真正的文学家都十分谦和。但时代让人们的思想和情谊分崩离析,自私二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即使从前有些守旧者,他们的思想和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维都在被时代颠覆着,只是变化程度不一而已。
        今天突然来了雅兴,很想和那些座在后台的文学编审聊上几语;作为伯乐,从事着在二线对文学作品的审编,其工作量之大不是一言了之的。通常会一天内查看各处推荐来的无数作品,辛苦是自然的;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从大量作品中去挑选优秀之作,更是考验一个人的阅历水平和对世界观的认识一面,而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维护供职单位的事业兴衰以及个人人品问题。试想,作为一线推荐编辑,通常是考量作者的活跃程度与作品相结合来进行推荐,因为一个网站的兴衰离不开这些与论坛同睡眠的影子,由于这么一群诗歌爱好者的存在,才让论坛热闹异常,我们有责任鼓励他们的创作自信,况且,他们之中也存在不少发光的作品,所以,审编对一线荐稿应该认真阅读,综合考量,既要从诗的质量去思考,也要从论坛的自身去定量,说白了,一个网站的维持和强大少不了那些常常徘徊在诗刊以外的爱好者,如果审编只重名气大,而不注重于大众力量,不综合衡量,论坛的人气自会一落千丈。那样,我们的努力也成了付之东流;反之,那些一个月才来论坛发二次稿,之后没了人影子,而审编以为是好作品便让其上刊,那么,这些诗人只带来的只是外形名声,而实实在在的论坛效应并不很大,说白了,论坛是一个经营性的平台,它需要人民币的投入,沒有人气岂不成了竹篮打水!
       我总在思考,上刊作品与荐稿作品从事实上说都是优秀作品,荐稿编辑通常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推出的,虽然有喜好一面,同时更会注重论坛的效应,我们一方面需要人气,另一方面要培养人气,通过近半年努力和实践,我感受人气来之不易,而这股强大的人气就是来自这些废寝忘食的无名草根,而这些草是需要栽倍才能成活的,才能生机蓬勃;这些实践问题,作为二线审编是不易遇上或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8-9-14 21:54 | 只看该作者
雷编拳拳爱坛之意,其心可嘉。为雷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8-9-14 21:22 | 只看该作者
人气来之不易,而这股强大的人气就是来自这些废寝忘食的无名草根,而这些草是需要栽倍才能成活的,才能生机蓬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9-14 20:54 | 只看该作者
为诗歌,让私心抛在九霄云外。理解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9-14 18:16 | 只看该作者
此贴成为热帖,凸显了大家对诗歌的真爱,真心可鉴。
发表下个人观点:1、无论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一线编辑、二线编辑乃至任何一个诗友,如果长期阅读诗歌,审美疲劳是肯定存在的,以至于影响了选稿水平,这种现象确实经常出现。我们应该持谅解的态度。2、每个人欣赏的诗歌风格有所不同,别人喜欢的未必是你喜欢的,这一点也要持谅解的态度。3、名家诗歌、普同诗友诗歌都得重视,名家是诗歌文化的骨架,普通诗友是诗歌文化的血肉。
各方诗友都得多互相谅解,持中庸的态度,保持对诗歌的热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9-14 10:5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问姚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9-13 07:37 | 只看该作者
情深意真,有骨格,有温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9-12 23: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深以为然,雷编站位高,格局大,甘苦为诗,深表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9-12 22:2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9-12 21:5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问好雷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4 11:1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