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菊岭耕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新韵赏评 【五】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1:29 | 只看该作者
可有桂花酒

凤有高梧鹤有松  鸟鸣长空鱼海游
花枝满院蜂蝶舞  树高林密蝉声稠
偶向江边解闲愁  拂云指见月中楼
嫦娥漫舞逗月兔  吴刚可有桂花酒

(重阳JM)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我们的年轻诗人也是有忧愁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情感。全诗的构思十分新奇,不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而且还融进了动人的神话故事。这是一首不标律,不讲平仄的古体新韵诗。
    凤凰落高高的梧桐树,仙鹤栖郁郁葱葱的松柏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游;蜂蝶有鲜花陪伴,蝉鸣靠高树扬声。它们都快乐地生活着,而且有依有靠。然而,年轻的诗人心中忧愁,为什么愁?愁什么?不知道?但我想,这是诗人弃学投亲到黑龙江边牧渔时写的一首诗。弃学的心痛,牧渔生活的艰苦,处境的孤寂,对他正值二十几岁的青春期,可谓风华正茂时,或许因前途而迷茫,或因爱情而忧伤……。
    他静坐在江边解愁闷,忽然抬头望见了一轮明月,就想起了那美丽的神话故事:月宫中有琼楼玉宇,当年嫦娥偷吃了西王母给她丈夫后羿的仙药后,抱着玉兔升上了月宫,想象她正高高兴兴地轻歌漫舞,而且还逗着玉兔嬉戏呢。还有天帝罚吴刚在月中砍伐桂树,斧起而愈合,永远也砍不倒。但那芬芳的桂花可酿出馥郁浓香的桂花酒,想痛饮那桂花酒来浇解心中的忧愁。举杯痛饮呀,消除愁闷吧!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3:29 | 只看该作者
燕子穿柳丝

忆昔哀哉桃红时  呢喃燕子穿柳丝
心潮澎湃梦难寐  冲破夜寂警钟诗
指问桃花几度红  单知锦菊三番开
既有松竹青其枝  岂无园童除其苔

(重阳JM)



    我国唐代独树一帜的青年诗人李贺,二十一岁时写过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浩歌》,开头四句是: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笑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成几回死。
    重阳二十三岁写的这首人生咏叹诗,当然要比李贺的积极向上多了。那时他已弃学三年了。想起那桃花鲜红,绿柳绵长,燕子穿梭的明媚春光,正是三年前他写“警钟诗”而突遭打击之时节,就心潮汹涌起来,久久不能入睡,便挥毫吟唱起激励自己的诗章来。这时他的心胸宽广,思路深远:他坚信,既然有翠绿的松竹,必然有清扫苔迹的园童。然而,那桃花红艳,金菊灿烂三次了,三年了!重阳深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长地久,人生短暂,生命宝贵。一定要珍惜这美好的春光,热爱生活,努力奋进,绝不虚度青春年华。这曲人生之歌,唱得多么响亮啊!
    这是一首不标律的古体新韵诗。诗的唐风很浓,就语调、意境、形象、手法而言,确实是唐骨唐韵的展现。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1:15 | 只看该作者
柳绿花红晚

风和日丽近清明  蛛丝飞落挂红腮
黑水春冰将泮时  黄河桃花谅已开
独语江边谓南风  燕剪莺歌几时来
莫嫌柳绿花红晚  一样春衣剪剪裁

(重阳JM)

    这是一幅春回大地图。身在遥远的北大荒,心却回到老家山东。从时令上,春姑娘是从南方逐步向北方走来。祖国的地大物博,正如贺敬之《放声歌唱》中赞颂的那样:“桃花—南方。雪花—北方。”南方花已开,北国雪未消。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就要到清明节了。黑龙江上厚厚的冰雪也消融了,成块成块的漂流着。作者在想,老家山东黄河边的桃花估计已经开放了。自己一个人却坐在黑龙江岸上,自言自语地喃喃念叨着,南方的暖风也必定会吹拂到这大东北来的。含有一种急切的心情。去冬南飞的燕子和黄莺的歌声什么时候才能看见和听到呢?但也不要嫌弃这里柳变绿花开红太晚,到时候春姑娘是会带着紫燕飞回来,像剪刀一样裁出春天的新装给北大荒穿起来的。这里表达了作者既思念山东的家乡,又热爱北大荒第二故乡的情谊。全诗联想得实际、巧妙。情是真的,意是浓的。
    这是一首不标律、不讲平仄的古体新韵诗。诗中有些词语选得极有份量:“近”、“挂”、“将”、“谅”、“谓”等。可看出作者青年时词汇就很丰富。
颂春的诗还有《春渔》三首,是他渔鱼生活的真实写照,读来也很有滋味。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4:14 | 只看该作者
蝴蝶戏芙蓉

呢喃燕子廊檐  吟罢鸣蝉柳纱
林边池水平似镜  跳进一只青蛙

池边芳草兰花  蜻蜓纷舞上下
只见蝴蝶戏芙蓉  匆匆蜜蜂去哪

(重阳JM)

    这是一幅盛夏美景图。从形式上看,象一首词,实为一首不挂牌,不讲平仄的新韵新诗。吱吱啁啁的燕子在屋檐上,孵出了乳燕,忙忙碌碌地在外边寻捉虫子,来来回回地喂着快快长大。还有知了在绿荫荫的柳丝间不断地鸣叫。那林边的池水清澈见底,微波不起,就象平静的明镜,青蛙跳入池中游来游去。池边生长着茂盛的芳草,开放着馨香的兰花。空中还有蜻蜓在飞舞,彩蝶嬉戏在鲜艳的荷花上面,而却少见忙忙碌碌的蜜蜂,到哪里去了呢?诗中意象连翩:飞燕、鸣蝉、柳纱、芳草、碧池、荷花、青蛙、蝴蝶、蜜蜂等,诗还能不具形象吗?这样的诗,谁读了也会感到悦目赏心。(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0:4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诗,谁读了也会感到悦目赏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13:28 | 只看该作者
群峰如临仙

隐隐群峰如临仙  互应对答不见面
一对黄莺撞柳帘  落了露珠飞了蝉
日出天边湿漉漉  秋田一片沉甸甸
牧笛不解天公意  横向牛背无定弦

(重阳JM)


    这是一幅秋日丰收图。远景:秋雾浓重,隐约出现的模糊的群峰,就象走近了仙人居住的地方,你高声呐喊,可以相互对答,但却不能见面。近景:一对黄莺撞进了绿柳织成的帘子,抖落了露珠,惊飞了知了。远景:天边现出了红日,浓浓的雾气象把红日都浸润得湿漉漉的;那片片农田,长满了沉甸甸的丰收果实。近景:放牛的孩童,不理解这是大自然的造化,骑在牛背上随便地吹奏,为什么不吹一曲赞颂这美丽的秋景和丰满的硕果呢?诗要形象说话,不能概念化,忌讳直白。重阳的青年诗都很形象,这首也同样。“群峰临仙”,山奇;“莺撞柳帘”,景美。一“临”一“撞”,都动作化了。红日“湿漉漉”,水气浓;秋田“沉甸甸”,丰收年。增强了表现力。结尾更出新奇:虽似埋怨牧童不会用笛声来表达这美好的金秋景致,实却反映了丰收农民的喜悦心情。
    这是一首古体新韵诗。如此写秋的诗较多,还有《秋池》四首、《感秋》、《秋夜》、《晚秋》等。这也可能因为金秋是个收获的季节而特发感慨吧!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5-21 1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菊岭耕夫 于 2016-5-27 15:58 编辑

冰封江河渔

天撒银硝,风扬芦花。江河封固,雪掩黄沙。
走钩于持,冰穿于胛。行网趋趋,霜打下巴。
烟绕香飘,煨鱼烤虾。篝火拥襟,何处闻笳。

(重阳JM)

    这是一幅雪天捕鱼图。诗中描写了冬天风雪里,破冰捕鱼的艰辛,大家共享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美味。整个的环境是满天飘散着雪花,形象地用“银屑”作比,寒风吹起芦花和雪花一混飞舞。山河全被冰雪封固起来,落雪复盖了黄沙(河滩),人们拿着捕鱼的工具,急匆匆地破冰运网劳作,并将捕来的鱼虾,用篝火烧烤,香气萦绕,而且还在什么地方传来悠扬的胡笳声。写得多么贴切而又形象生动啊!
    这首古体新韵诗,象一篇小叙事诗。景物、人物、行为、情节、情感都融合在了一起。特别突出的是动词的选用:“撒”、“扬”、“封”、“掩”、“走”、“穿”、“趋”、“打”、“绕”、“飘”、“煨”、“烤”、“拥”、“闻”等,这就够成功的了。
    重阳从小就喜爱诗书画,而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创作。从以上的诗中,给人们的感觉实是“诗中有画”。读他的四季诗,就会想到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神情诗》:春水满田泽 /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 /冬岭秀寒松。
    重阳青年时就是一位写景的能手,即便是小诗也同样引人入胜。(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08:46 | 只看该作者
  这首古体新韵诗,象一篇小叙事诗。景物、人物、行为、情节、情感都融合在了一起。特别突出的是动词的选用:“撒”、“扬”、“封”、“掩”、“走”、“穿”、“趋”、“打”、“绕”、“飘”、“煨”、“烤”、“拥”、“闻”等,这就够成功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6:01 | 只看该作者
雾开满天霞

庭前杨柳披绫纱  篱笆挂满牵牛花
几唱雄鸡日方出  揭开雾帷满天霞

(重阳JM)

    庭前的杨柳树,就象披着绸绫丝线,篱笆上挂满了红紫的牵牛花。一个“披”,一个“挂”,多么准确的动词啊!经过雄鸡几次的歌唱,才将那轮红日邀请出来。这时又象揭开了雾的帏帐,铺展起满天的彩霞,多么美的清晨啊!一个“揭”字,再无别的动词可代替了。
    这是一首古体新韵诗。如此写晨的诗还有《海港的早晨》、《晓》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08:27 | 只看该作者
银河水漂月

问萤何必拎灯信游  
请听蟋蟀弹琴鼓瑟
巡天遥遥曾经几重宫阙
银河水深漂起一轮明月

(重阳JM)

    问那萤火虫儿,何必拎着灯笼随便的飞游呢。“拎”字用得好!还是请你听听那蟋蟀悦耳的弹琴鼓瑟吧。这时诗人就展开了美妙的想象:巡视那遥远的天上,有多少重重叠叠的宫殿,更有那深深的天河,银波汹涌,漂浮起一轮光辉的明月。“漂”使月亮有了动感。这样的夜景,怎能不惹人喜爱呢!写夜的另有《夜宿渔窝》。
(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12:3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