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菊岭耕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无韵诗批 【B】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0: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诗”是什么?“新”应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新”当指从“旧”脱胎而出的新生物。那么,真正的“中国新诗”当指中国传统诗创新发展、脱胎而出的新体诗。中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就产生了“有韵白话诗”和“古体新诗”,那就是真正的“中国新诗”。那就是“新韵”的生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6-5-29 10:44 | 只看该作者
用理论说话不如拿作品说话,作品吸引读者才是真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17:07 | 只看该作者
暗王 发表于 2016-5-29 10:44
用理论说话不如拿作品说话,作品吸引读者才是真道理。

已发作品数百篇首,没见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17:07 | 只看该作者
何谓诗?中华民族的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文体,与内容无关,与好坏无关。是这个样子的是诗,不是这个样子的就不是诗。韵是诗的本质特征,韵是诗的独特标志,韵是诗的命根子,韵是诗的生命。无韵非诗!(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6-5-31 19:10 | 只看该作者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5-31 17:07
已发作品数百篇首,没见过吗?

有读者么,大家反应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19:20 | 只看该作者
暗王 发表于 2016-5-31 19:10
有读者么,大家反应如何?

萝卜白菜,各有所好。

好坏任人评,佛法入心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6-5-31 19:21 | 只看该作者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5-31 19:20
萝卜白菜,各有所好。

好坏任人评,佛法入心门。

这不就对了,诗本身就是这样。淡定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19:24 | 只看该作者
无韵非诗泛滥成灾,你能淡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6-6-8 10:51 | 只看该作者
暗王 发表于 2016-5-31 19:10
有读者么,大家反应如何?

有新韵读者,没有无韵诗读者。
有新韵者大家们,没有无韵诗者大家们。
有新韵者的反应:赞成,支持,应用,有成效。视为诗方向。
也有无韵诗者的反应:反对,不赞成,不支持,视而不见。不可救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6-6-12 14:34 | 只看该作者
统一声韵下的结合

普通话韵母四声韵,
是中华民族法定的标准语音。
不管是旧体还是新体,
都应该在新韵的统一之下,
求生存,求发展。
统一了才能结合,
结合了才有发展。

(重阳JM)



    中华民族国土要统一,民族思想要统一,人民意志要统一,语言文字(汉语文字)要统一,难道中国诗歌(声韵)不能统一吗?如果能统一,那么,统一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呢?是格律的固守僵式?还是新诗的自由散乱?我认为都不是!应该是格律的平仄开放,韵律的改革,新诗的规范化,民族化。诗词的基石是声韵,没有声韵的统一,一切都免谈!
    有人说:新诗长大了,越来越像老外了。其实,新诗原本就像老外。从它一诞生就根本没有民族传统的脐带,原本就是用汉字仿写外国诗。(但这没什么不好,只是说它没有中国的民族传统风格。正如说“西服”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说它没有“中国服装”的民族传统风格一样)。所以说,新诗若不与传统诗词结合,就永远也接不上民族传统的香火;传统诗词若不与新诗结合,就永远也得不到现代化的发展。
    普通话韵母四声韵,是中华民族法定的标准语音。不管是旧体还是新体,都应该在新韵的统一之下,求生存,求发展。统一了才能结合,结合了才有发展。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8 20:1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