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衣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诗歌时代”宣言——诗歌理论与创作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3:09 | 只看该作者
伪诗当道飞将在 发表于 2013-1-13 00:24
诗歌创作与解读也不可能是想象。』俺还是第一次听说。高见!此贴得顶一下。

谢谢雅赏,支持!诚挚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3:10 | 只看该作者
赵勇鹏 发表于 2013-1-13 09:35
尾节“先进的诗歌理论对创作的范导作用”有自己的新观点:

谢谢细读雅赏,诚挚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3:10 | 只看该作者
戴永成 发表于 2013-1-13 09:41
深邃的诗歌理论,悦读,珍藏,细品,汲取营养。拜读。问好!

谢谢先生来读、点评,诚挚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3:10 | 只看该作者
望秦 发表于 2013-1-13 11:26
欣赏好文章

谢谢望秦兄弟雅赏,诚挚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3-1-13 20:28 | 只看该作者
墨香学习来了,能够读到如此好的文章,是墨香的福气,又增见识了{: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0:45 | 只看该作者
墨香扶风 发表于 2013-1-13 20:28
墨香学习来了,能够读到如此好的文章,是墨香的福气,又增见识了

哈哈,墨香客气,共同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3-1-13 23:07 | 只看该作者
    才读,感觉文章的思路倒是清楚,但关于“诗歌的误读”与人性差异、不可知与丧失标准、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有无意义;还有,关于灵感创作和自觉创作以及自觉的“灵感创作”与灵性创作等等,这些都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包括如视野融合,对海德格尔与福柯的理解等都值得深入研讨。
     另外,“新诗歌”或“新诗派”是什么?
    有些观点应该注明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3:32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1-13 23:07
才读,感觉文章的思路倒是清楚,但关于“诗歌的误读”与人性差异、不可知与丧失标准、相对主义或虚无主 ...

一些基础概念是不可能在文章中详细阐明的,因为每个概念,都可以单独撰文论述,但引用必定都有客观来源。关于人性、误读、标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灵感创作、自觉创作、新诗派、新诗歌这些概念在“宣言”系列及已发表的其它不同篇章都有论述,因此为避免重复,只能简述。因为是“宣言”,所以概括性比较强,不可能像严格意义上的论文,发散化、细致化。我的概念或观点的引用,在其它专业论文中都有研究,尤其哲学概念的引用。这个需要读者自身加强这方面的理解,而不可能毕作者一人之力,详细说明。这跟我们平时读一些文章或某本专著,自身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却不可能要求作者帮助我们完成一样。至于某些观点需要标明出处,先生的建议是中肯也是必要的,以后会注意,方便审查。问好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3-1-14 00:04 | 只看该作者
衣影 发表于 2013-1-13 23:32
一些基础概念是不可能在文章中详细阐明的,因为每个概念,都可以单独撰文论述,但引用必定都有客观来源。 ...

      嗯,在此再说明一下:
    “诗歌的误读”目前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正如不可知论经过贝克莱到休谟再到康德也已经有根本性深入,故由此阐发谨防“以己度人”也意义不大,况且,阐释学已经有了权威性解释,为何不利用?学术界已经利用了近20年了。
    还有,我说“这些都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是指文章中有的观点,如:“自觉创作是成熟的创作,而非稚嫩的、仅凭意识自发流动的文字组合”、“ 实现自觉创作的诗人,往往不再停留于主观狭隘的自我意识与直观感受”、“摆脱自身的局限性,实现自身人性的建构与理智的完善”等都没有深入进去,反过来,你才会发现,这好像马尾穿豆腐一样的。
    相信以后你就会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3-1-14 00:09 | 只看该作者
补充:如果作为普及型的文本尚且可以,但如果是学术性的或者是作为“新诗歌时代”宣言,就应该进一步在“新”上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06:1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