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菊岭耕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阳新韵赏评 【七】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6-11-8 13:31 | 只看该作者

《韵和常毅坚先生》    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与常老的深厚情谊,又赞美了常老的诗词美妙,永将流芳传诵。(万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6-11-20 09:00 | 只看该作者
《金书出版》     “一部金书光彩缚,千载英姿戴笠翁。”金书指《天下奇迹创造者大全》,共分为福、禄、寿、禧四卷。是世界上第一部不装订而成书的活页金质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载古今中外奇迹创造者最多、内容最丰富、跨越时间最长的奇书。重阳称其为“世界上第一部无价宝书”。所以说它是光彩覆盖,光芒四射!因为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金书,千载稀宝,并由当代十大奇人、华夏桂冠诗人、世界十大收藏大王之一的国际首届发明专利大王勋章获得者戴笠翁担任总编。所以重阳称他为“千载英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6-11-26 09:43 | 只看该作者
《金书出版》《天下奇迹创造者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金书。为迎接香港百年回归,于1997年7月1日出版。总编戴笠翁写了一首赞诗,副总编重阳就和了这首诗。
   “慈母寅夜痛惊梦,游子五更晓露耕。”祖国母亲,怀着沉痛的心情,夜深了,还做着梦,惊醒也在想着一件大事,就像失掉儿子一样的香港回到怀抱来。香港啊,也像游子一样在外百年,熬过沉沉黑夜,盼望天亮,披露劳作,努力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6-12-7 08:35 | 只看该作者
《金书出版》   “搜新猎奇思肠断,星汉觅月盼天明。”编辑这样一部大书,必须搜寻古今中外全世界的奇迹。这是一件花大力气,费大心血,绞尽脑汁的事。所以说“搜新猎奇”,也必然“思肠断”那样的去下工夫。熬到深更半夜,为的是喜迎香港回归祖国。望着那条闪光的天河,寻找那轮金色的明月,该变园了。天就要亮了,到1997年7月1日凌晨,迎着东方的曙光,降下米字旗,升起五星红旗,香港就回到祖国的怀抱了。这是巧写,是托意,是诗的含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6-12-16 10:09 | 只看该作者
《金书出版》   “弯弓射鸠打九鸟,捉剑剌虿杀万虫。”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一部斗争史。把弓弦拉得弯弯的,射击那些侵略者、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者。鸠即斑鸠,不善筑巢,常常占据鹊巢中,这不是侵略吗?九鸟即九头鸟,古代传说中的不祥之怪鸟。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鸟”:“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九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能为灾启。故闻之者心叱犬取灯,以速其过。”而且还勇敢地挥舞长剑,剌杀那有毒的坏东西和无数的害人虫。虿,就是蝎子一类有毒的虫子。这里的“鸠”、“九鸟”、“虿”、“万虫”,都是指的侵略者或有害于人类的东西。这与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中的“苍蝇”、“蚂蚁”、“蚍蜉”、“害人虫”代指帝修反是异曲同工的。而且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里还有用字的拆分艺趣:九鸟,是“鸠”的拆分;万虫,是“虿”的拆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7-1-21 08:40 | 只看该作者
《金书出版》  “一部金书光彩缚,千载英姿戴笠翁。”金书指《天下奇迹创造者大全》,共分为福、禄、寿、禧四卷。是世界上第一部不装订而成书的活页金质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载古今中外奇迹创造者最多、内容最丰富、跨越时间最长的奇书。重阳称其为“世界上第一部无价宝书”。所以说它是光彩覆盖,光芒四射!因为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金书,千载稀宝,并由当代十大奇人、华夏桂冠诗人、世界十大收藏大王之一的国际首届发明专利大王勋章获得者戴笠翁担任总编。所以重阳称他为“千载英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7-2-18 08:17 | 只看该作者
减去六十岁,我是十七岁。便是00后。当年写的这首诗,是老掉牙了,还是青涩着呢?(重阳JM)

旷野寂静秋虫鸣
旷野寂静秋虫鸣  晨风如水沾朱英
夜幕未开月为灯  星兄星妹伴我行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7-3-7 13:16 | 只看该作者
新韵天下行

中华新韵民国生,只韵旧体演新声。
改革创新普通话,新韵举旗天下行。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7-3-10 13:08 | 只看该作者
诗方向
无韵非诗妄疯狂,民族传统放光芒。
新韵兴起千帆过,旭日东升大方向。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8 19:5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