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58|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0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其热度决不亚于八十年代。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作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诗歌从来都没有被人们真正冷落过,之所以会有一段时间冷热不均的现象,不能不说与当时的社会客观背景有一些关系。八十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受当时经济浪潮的冲击,不仅很多诗歌受众暂时远离了诗歌,就连一些诗人也被金钱的力量所驱使,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经济活动中去。这是一般人们都能看到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们忽略,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新诗在不断接受西方现代诗歌的熏陶和影响下逐步迷失了方向。这点我们可以从那个时期的“汪国真现象”受到启迪,在当时诗歌越来越受到冷落的情况下,汪国真的诗歌却忽然席卷了整个中国。当然这其中还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西方现代诗歌以极为迅猛的速度进入中国诗歌,绝大多数受众还存在一个逐步适应和接受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一段时间的冷落也属正常,但我们从中应该看到,不论什么时候,诗歌走“小众”路线绝对是条死路。这么说并不是强调诗歌非要去迎合读者,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诗歌一旦不能被广大受众接受就必然会走向衰落。

       作为诗人首先应该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文本结构具有怎样完整的科学性,而是表达内容与方式如何能够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关于这点唐朝的白居易给过我们一个很好的典范,据说白居易每写成一首诗都要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直到老婆婆能够完全听懂为止。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诗人都应该效法这点,中外诗歌史上有过不少大家,其作品所形成的深层结构一样受到了人们的认可。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理解成为“百花齐放”,不同类型风格的作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如果因之就把这些当作诗歌的主流创作,那么诗歌肯定会逐步走进一条死胡同而变得无人问津,至少成为一种“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形式。有些时候一个人坐着瞎想,我们为之付出全部心血的作品,到后来都变成一些无人问津甚至遭人厌恶的文字垃圾,这是多么让人感到可悲的一件事。也许若干年后的文学史仍由这么一些“专业人士”所掌控,那些“技术性”的诗人仍然能够受到尊崇,但是再过若干年呢?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些“诗歌要素”还是不是能够被承认?我们应该看到,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不朽之作,有哪个不是直接切中人心,用近乎直白的方式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大道至简,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往往都是通过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有人认为诗歌是一种阴性的语言文字形式,贵在含蓄,这点从艺术的审美观点来说不能算错,但“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一昧的使用这种阴性的软物质结构,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又将如何呈现呢?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也硬要采取一种含蓄内敛的方式,能达到这种波澜壮阔的艺术效果吗?

       诗歌无疑是一种语言艺术表现形式,但就其本质而言却绝非仅仅只是一种语言形式,甚而至于,语言仅仅只是诗歌的一个载体。这么说并不是说诗的表现方式无关紧要,但至少不能够本末倒置,让诗的语言艺术凌驾于诗的内容之上。我想现在诗人们过分强调诗的艺术表现形式,就其根源并不是不看重诗的精神内核,而是源于诗人自身的庸俗化。现在的诗人们已经不再是一种自然的形成,而是受利益驱动,为了成名而采取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这样也就很自然的把诗歌变得“技术化”了。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诗人,关键要看其对整个世界的关心程度,只有关心才能有所发现,只有不断地发现才能形成对整个世界的广泛认知。一旦诗人不具备对这个世界的广泛认知,那就只能在技术上展示其才能了。现在的人普遍陷入到一种庸俗化的状态之中,只懂得关心自己的生存状态,对整个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由此形成诗的内核的不断重复与大量的跟风趋势。换句话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缺乏真正的诗人的时代,因而不论呈现出来的诗歌状态有多繁荣,充其量都只是一个假象,说穿了,这只不过是体现了这个时代人们的一种内心需求,极难产生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诗歌。

       那么是不是现代诗歌就没有任何希望了吗?当然不是,前面说的,这个时代缺乏真正的诗人,不是没有,是缺乏,另外还存在一个程度的问题,即并非完全不关心这个世界,而是对这个世界关心的不够。形成这种状况除却时代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诗歌主流创作上所形成的错误的引导。如果主流创作上能够逐步倾向于诗歌的精神内核,那么诗人们的艺术追求与审美也能够相应的改变,诗歌也就能更加贴近人们的精神实质。

      本文只是阐述个人的一些诗学认识,出现一些肤浅甚至闹出笑话的说法在所难免,还望方家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9-22 07: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深刻!到位!问好艾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9-22 07:08 | 只看该作者
早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4:15 | 只看该作者
李青 发表于 2017-9-22 07:01
深刻!到位!问好艾兄!

感谢李青兄提读。致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4:15 | 只看该作者

谢敦煌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9-22 14:58 | 只看该作者
兄弟;诗评应发到到诗歌评论栏目、给你移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9-22 17:0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诗友,想起你来宁武参加创作基地挂牌仪式见面的情景,虽然一面,如逢故友。问好了!也祝贺你成为该网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9-22 17:02 | 只看该作者
诗无停息地
歌无止进时
欲开灵犀花
必握勤牛笔

古今两体诗
永无过去时
只要肯创修
一定出新奇

好诗如钻石
万古传神奇
我等当努力
超越唐宋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9-22 17:04 | 只看该作者
诗歌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赞同、支持这个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9-22 17: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诗歌需面向大众~广大读者层,不能只囿于文人圈,让人读懂听懂至关重要,赞同老师的观点,经得起时间和大众考验的诗歌才是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7 22:3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