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感:一二节的散文化似乎重了些。末节不错! |
6 a/ C% ]- {* ^8 B7 n+ b) v4 z 修改后的作品好了很多,扣图有力,结尾不错,唯一的问题是前面的铺垫有点冗长、有点散文化了。按我的理解,第三节其实已经很完整了,前面的铺垫可以倒推着来做,以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一些词语音熟耳祥/一些人却一生也难懂得它的真正含义”即可,多余的笔墨没必要浪费。我们培训班提倡写短诗,而短诗就没必要面面俱到了,只需要找到自己思路的中心来展开就可以了。其余的,你可以在创作中自己慢慢把握,多看看好作品,从中学习思路和手法。以上个见,与心诺交流 ![]() 《宝石光》 寒冷的风扫落一地枯黄 连同木棉花殷红的落英* t+ B6 v) [( A9 H 在车轮下萎靡$ Y/ D, \7 O2 b* q! o; G$ J/ ~/ n* N 上班的路上我看到这一切 它们就像是这世界真正的主人$ ?0 k( M0 C9 S 比那些鳞次栉比的水泥丛林更长久(这一节是我根据愿意改写的,供参考。); L" @2 g! L9 I# t 一些词语音熟耳祥 一些人却一生也难懂得它的真正含义! I: o: Z& K3 | 比如我 此时才忽然明白 陌上花开 那是怎样一种美丽- Q; J I8 \" w+ Q 犹如这宝石光 |
小作不错,有生活。但是——跑题跑太远了啊!![]() 再努力!!! |
您写这也不是宝石光啊,这期同图是写《宝石光》你可以看征稿启示![]() |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