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似乎最好不要给作品或诗人下大定义式的评判哈。。。 评诗,和改诗。也似乎是两回事。。。 问好 |
改后大不若原文。 |
风之子 发表于 2014-3-23 08:27 问好风子兄,成名诗人不一定写的都是好诗啊,况且近三十年好像没有几首好诗出自成名诗人之手,我提出汤老师作品中的语言问题,只是想批评一下当下评论界的通病:大多对名人作品持崇拜态度,倾向于对名人的粉饰和恭维,是一种对诗歌不负责任的表现哦。 |
云生很少写评的。这篇读评看来花了不少时间。 ——汤养宗是一个成名诗人,几十年的写作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黄土层说得对,不赞成对原诗进行改动。诗歌中有时处于结构的需要,叠句、重复,嫁接等句式时常出现,诗歌有时在有特点的诗人手里,娴熟的诗写技巧,使他们将故意制造的逻辑矛盾显得符合逻辑,就是说诗歌在表达自我情感时,特别是在描述对现实重大思想观念出现冲突之时,诗歌表达是“反逻辑”的。诗歌是由长短句构成,什么时候断句、分行,个人自有标准。 |
黄土层 发表于 2014-3-21 20:32 转载武冈人网网友跟帖 2楼 七夜: 改改啊,别见怪 一树鸟鸣,叫得我血脉贲张,再仔细听 有貂蝉、有杨贵妃、有西施 有吕布、有董卓、以及神情黯淡的谁 正在枝头宽衣解带,正把我们的山河扔往一边 有巨鹿、有官渡、有赤壁之战 有易经、论语、九章、圆周率 已然跌入在泥沼里, 是谁在摇晃着树干?还惊落了昨夜那个未曾怒放的梦 这是开春时节,我也有点看不住自己 不时地 啄戏身上的羽毛, 也装出一个样子来,仿着发出几声啁啾 再把自己挂上枝头、扔了锄头 评论时间:2014-3-21 14:09:36 |
本帖最后由 水云生 于 2014-3-22 22:53 编辑 作为一首放到“经典”台面上来公开评论的作品,应该不会拒绝对诗歌语言的挑剔吧,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该诗语言上的欠缺: 1.血脉贲(ben一声)张应为血脉偾(fen四声)张。 2.有些不是花的东西(在树上)开花了,此句中“在树上”三字是重复多余的,因为前面已说明“一树”,此两行是一个句子。 3.公鸟与母鸟声音都特别(颤)多音字:chan、zhan四声,动词、颤动,发抖意,这里用作形容词,形容鸟的声音如热锅中的豆粒,不准确。诗里要表达的应该是“膻”的延伸意,描述公鸟母鸟在肆无忌惮一起调情的情景,才与下文的“宽衣解带”联系起来。 4.(它们正在做的事我们做不来)此句不要也可,上文已经交代的很清楚---鸟儿们在调情,在行苟且之事,包括一些狼狈为奸的事。 5.(好像几个朝代终于)合在一起做相同的事 ,此句中“几个朝代”作为数量名词指代诗歌特定的隐喻,上文也交代过了,作者不必担心读者领悟不到。 后面的几处语言繁琐,副词滥用就不多说了。另外此诗犯了严重的“回车分行”错误,这是中国诗歌随意分行泛滥成灾的典型。作为已经较为知名的诗人,更应当在遵循汉语规范和汉语诗歌语言词汇搭配习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更不能随意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否则会误导部分诗歌爱好者和影响诗歌的发展进程。 诗歌中使用标点符号和分节的目的是利于读者理解诗歌的结构层次和意思。分行的目的是营造诗歌的韵律美,便于读者把握诗歌语言的节奏。本诗就分两节,结构层次不明显,基本上也没有明显的节奏感。 《一树鸟鸣》 汤养宗 一树鸟鸣,叫得我血脉贲张,再仔细听 有些不是花的东西(在树上)开花了 这是开春时节,我也有点看不住自己 公鸟与母鸟声音都特别颤,一锅豆粒 正在火候中。(它们正在做的事我们做不来) 树上有貂蝉,也有杨贵妃与西施 也有吕布与董卓,以及神情黯淡的谁 (好像几个朝代终于)合在一起做相同的事 那些不是花的东西正发出花开的声音 (那些不是花的东西正在开放) 正宽衣解带,把我们的山河扔在一边 也不顾国家正在修改(一部)刑诉法 许多良民(是)不屑去细察这些(的),只有 我(这类人)会摸一摸身上长不长羽毛,(以及) 也装出快乐的样子,仿着发出几声啁啾 在咽喉结处,经受一番细心的变调 (装出快乐的样子,发出几声变调的啁啾) 2014.03.21 |
筷子 发表于 2014-3-21 09:33 筷子编辑好,感谢来读,请多提意见。 |
太极 发表于 2014-3-21 14:34 评论者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客观的对作品提出褒扬和批评意见。首先要忽略作者的名字,注重对作品的深入研究‘分析,找出其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好的部分要适当鼓励,对无意于诗人成长,无益于诗歌进步的倾向予以严厉批评。 |
黄土层 发表于 2014-3-21 20:32 问好黄老师,在这里我只是对汤老师的作品提出探讨的建议,您能断定论这是一首完美的经典好诗吗?如果征集评论的目的单为了获得一些恭维之词,无益于诗歌的进步和诗人的成长。也是对作者的纵容和对诗歌的不尊重和不负责任的表现。长期以来,中国诗歌评论界大部分评论有敷衍趋势,滥用术语,故作高深,重名人薄新人的弊病。21世纪了,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中国诗歌要想有所突破,首先要我们的评论打破这种似乎约定俗成的束缚创作如果没有创新和先锋意识的评论主导,必定是放任自流,天马行空,目空一切。 |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