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 |
前段时间有一天下晚班前闲下来,同一位书友通过网络聊天,期间话题从读书到写作。我边聊敲了六首同题(致书友),并谈了对写作和特殊题材写法的意见。我们都是坦诚的性格,她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我坚持我的看法。交谈间我把这几首在QQ上发给一位编辑,一家稿酬高文学杂志,编辑立即回复:太棒了,留下期刊用。我想用这办法说明诗写出来是要给人读来感到精彩,艺术性并不是“我喜欢这样写”,而是“表现——传达”过程的艺术。对诗写作我有很多思考,也都是文艺理论结合写作实践的产物。我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写六个同题诗,也可以用不同风格写法去写一个同题,这些年一直在研究琢磨各种写法对题材的处理如何才算好这件事。网络发布的一些文本赏析也可以看做这种细致琢磨。 这首诗我就想写成这样,后面我会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写,绝非好为人师,只是谈自己看法,大家都可以发表意见看法,发言权及机会平等。 |
叶如钢 发表于 2015-3-19 09:45 几乎说出了我后面要谈的一个写作思考,欢迎继续讨论 |
易心易意 发表于 2015-3-19 09:30 每个意见我都会认真看,看大家怎么读诗,很想知道 |
李光头 发表于 2015-3-18 23:52 意见收到,谢谢来读。 |
本帖最后由 叶如钢 于 2015-3-19 09:52 编辑 写得挺好。 这样题材和风格的诗, 要点并不在于写成谜语让人去猜测, 而是 写得蕴藉,富有情感和意味。 含蓄的程度, 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可以写得很含蓄, 也可以把情感直接抒写出来。 这首诗意思虽然说得比较明显,语言风味还是含蓄的。 结尾处尤其是一个蕴藉的比喻。 现今诗歌界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传统抒情的审美感觉, 实在是他们的不幸。 真正的高手, 是可以抽象地写, 也可以抒情地写。 这首诗, 也许还可以写得更精炼一些。 第一段里, “叹息”后面, 本来应当是 那位女士的口吻, 但诗中写成了作者的口吻, 这里最好修改一下。 可以保持作者口吻, 但交待方式可以改一下。 |
本帖最后由 易心易意 于 2015-3-19 09:34 编辑 朴素真实,直抒胸臆中升华!正如诗者自己所言,本诗不止于谈情说爱。女书友,一个是真实的女书友,一个则是是诗者的另一个自己,另一片天地。往深了读,深意自出。这就如一个简单的人字,往那儿一站,就能读出大千世界来! 个见!老师好。此诗的风格有点像我的。我的诗观就是小人物,小事件,小角度,小心情,小启发……我不喜欢那些高大上的,我够不着的东西。巨人玩巨人的游戏,小孩过小孩的家家。开心快乐,有收获就好! 当然,诗人要有大胸怀……这样说就扯远了!哆嗦了,问好望水老师! 另外补充一点,附议李光头的一点意见:稍显随意。 |
李光头 发表于 2015-3-18 23:52 很想知道诗友们的读法,看法意见请直接发表 |
初学者个见:感觉内容很好,但写的有点随意,如最后一段,她的祝福到底是让你感到无奈,还是温暖的让心湖都沸腾了。还有明净滚烫,明净也有点莫名其妙。 |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