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除了诗歌,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查看数: 568 | 评论数: 5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8-1 00:26

正文摘要:

除了诗歌,他什么都没有留下透过遗物看王飞跃的清贫人生李晶川 李福莹 李晶川 李福莹 2002年,王飞跃一家在海边游玩,这是仅有的几张全家福之一。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李福莹       在王飞 ...

回复

肖振中 发表于 2012-8-4 19:22
乐冰 发表于 2012-8-3 21:14
据我所知,流派网也有很多这样的“文化义工”。
韩庆成就是中国诗歌的“文化义工”!
让我们向“文化义工 ...

致敬!
乐冰 发表于 2012-8-3 21:14
据我所知,流派网也有很多这样的“文化义工”。
韩庆成就是中国诗歌的“文化义工”!
让我们向“文化义工”们致敬!
乐冰 发表于 2012-8-3 21:07
本帖最后由 乐冰 于 2012-8-3 21:08 编辑


“文化义工”王飞跃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李晶川 中山大学实习生 许嘉瑜

  至今,“大运诗人”王飞跃已经离去十余日,本报连续推出的独家报道,被各方人士强烈关注,“王飞跃现象”也引发了社会广泛思考。王飞跃,一位普通的民间诗人,他的离去为何会让深圳人如此扼腕叹息?

  因为,在深圳寻梦20年,王飞跃以一种匍匐于地的姿态,坚守梦想。他身上对深圳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是对“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最好诠释。

  昨天,本报记者专访了原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办主任段亚兵,深圳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为理,著名词作家蒋开儒,知名诗人谢湘南,文化学者胡野秋等人。他们就“王飞跃现象”发表了见解。

  他是深圳文化自觉的参与者

  我们不欣赏/拜金主义/但深谙/书中自有黄金屋 (摘自王飞跃《深圳十大观念诗》)

  自王飞跃病逝的消息传出以来,原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办主任段亚兵一直在关注本报的独家报道。8月2日,段亚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晚报》做的这组报道非常有意义,体现了新闻媒体对城市文化责任的担当。“王飞跃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与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关系。

  对于深圳文化,常常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说深圳是文化沙漠,另一种则说深圳有着非常丰富、活跃的文化生态。段亚兵认为,第一种更多是针对深圳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文物”上的概念;他更认同第二种说法,并阐释:“深圳文化说白了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无处不在。”

  作为移民城市,每一个深圳人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他们带来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在碰撞、交融之后,让深圳变成新文化、新思想的沃土,让人们在这里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深圳有丛飞,用生命抒写了人间大爱,谱写了爱的篇章;深圳有王飞跃,执著地追逐梦想,不为物欲所动,成为文化的自觉者、参与者、践行者;是丛飞、王飞跃这样的人,推动了尊重、自由、多元、包容的深圳文化,我们需要更多像他们这样的人。

  他是一个谦卑执著的吟诵者

  总想瑞雪兆丰年,人近半百尚差钱。青丝熬就花白发,奋斗不停苦着鞭。

  (摘自王飞跃《过年遇雪有感》)

  王飞跃生前常自费把自己的诗歌印成小册子,每次送人的时候都是笑笑的,笑容中既有几分谦卑,几分无奈,亦有几分执著。王飞跃用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吟诵着他所热爱的城市,比如申大主题曲《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礼赞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深圳,而立再出发》、感受深圳沧桑历史的《深圳十大观念诗》等。

  为何深圳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歌者”?以《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而为公众所熟知的著名词作家蒋开儒说,王飞跃的离去让人心痛,但他为深圳留下了又一笔财富在深圳大家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人性能得到根本解放,潜力能得到无穷调动,创造力也会自由地发展。真正的艺术家从来都不考虑回报、无功利心,后来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是社会对奉献者的尊重和回报。

  蒋开儒还表示,深圳理论家善于提炼、归纳老百姓的生活,把个人的感悟变成市民的精神,随之又得到市民的认同,从而形成强大的城市力量。每一个深圳人,都是这种城市力量的参与者。

  他是一个敢于创新的民间诗人

  城里是一片繁华,不仅霓虹闪烁觥光杯影,还有闲置经年的摩天大厦危楼高百尺。

  (摘自王飞跃《飞越唐诗》)

  虽然是一位行走在民间的诗人,但王飞跃的诗歌,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我情绪表达,而是紧跟时代步伐前行,向读者敞开了那个放飞梦想的内心世界,既有个人独特的文学思路与创作风格,又扎根于鹏城大地、反映时代精神。王飞跃在艺术上敢于创新的精神,恰恰吻合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气质。他倡导“诗书画”三种形式相结合,请书画家们把他的诗歌写出来、画出来、到处巡展,从而让诗歌有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虽然与王飞跃的创作取向截然不同,深圳知名诗人谢湘南却对王飞跃的诗歌精神表示感佩。“王飞跃身上体现了"60后"那一代人的独有特质,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与承担。一个诗人在抓着自己的理想走时,所能体会到的欣慰与愉悦,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至于王飞跃因追求理想,常常让生活陷入困窘,谢湘南则评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王飞跃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过着自己的清贫生活,没有影响到其他任何人,无可厚非。

  王飞跃生前,经常参加民间诗会“深圳诗人之夜”,多次朗诵好友 “客人”的作品《深南大道》:“深南大道太短,短得找不到自己的家;深南大道太长,长得不知道充满多少金色的希望。”用这首诗形容王飞跃的梦想再贴切不过。书画家端木公说,现代人常常本末倒置,以为有钱才让人羡慕,却不懂有梦、有文化的生活才更有品位。“大家每天都在小步快跑,难道不知正前方是坟墓?何不停下脚步,在小树林休憩一下,乘一下文化的林荫,吹一下文化的微风。”这是王飞跃留给已经忘记梦想的人的启示。

  他做了二十年的“文化义工”

  找一个/没有束缚的地方/把梦想放飞/把理想实现/终于/在南海边的鹏城/人模人样地/甩开膀子/青春/就像拔地而起的/参天大厦/生机勃勃 (摘自王飞跃《深圳十大观念诗》)

  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曾评价王飞跃:“以诗歌为自己的生命,是深圳年轻有为的拓荒牛”。在得知王飞跃突然离世的消息后,厉有为特地作诗《送飞跃远行》:九天洒泪落华英,亲戚同悲动地情。大运飞歌犹在耳,鲲鹏跃韵亦倾城。痴迷怎忍心思绞,痛苦难持眼泪横。人杰匆匆离远去,当承遗志继前行。

  在深圳近20年,王飞跃执著地坚守梦想。王飞跃生前,本来还打算与书画家姚公石一起,将“深圳,而立再出发”这个展览,免费在全市各大中小学进行巡展,展示深圳三十年的成就和精神。可惜没来得及实施,他便突然离世。

  深圳知名文化学者胡野秋说,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王飞跃始终保持着一颗文人的赤子之心,十分难能可贵。王飞跃做的许多事,更像是一个“文化义工”,没有人让他去做,更没有人说要给他报酬。深圳将因为有王飞跃这样“文化义工”的涌现,而显得更有人文情怀,也更有梦想的力量。

  他自觉践行了市民文化权利

  坐地铁/跨轻轨/在高楼大厦之间/我们自由自在地穿行/自助借阅/沉醉书城/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智慧的峰巅上揽胜

  (摘自王飞跃《深圳十大观念诗》)

  王飞跃是一个自觉践行市民文化权利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他始终目标明确,一往无前。

  王飞跃来深圳近20年,在他生命的后期,实际上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深圳既能保持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又可以成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中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满足于清谈,而是殚精竭虑,奔走呼号,尽其财,竭其力,最后倒在实践自己文化理想的路上。

  这样的奋争和求索,是深圳璀璨的文化星空中,倏然划过的一颗流星。短暂,但是足够明亮。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王飞跃所做的一切,是这座城市永远抹不去的烙印。他在竭尽所能对城市的价值观进行修正,试图在超越功利目的的前提下,追求一个市民自由的文化权利。他的作品,对深圳城市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深圳,应该记住这个人。”深圳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为理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为理博士呼吁,深圳应该加大对市民自觉参与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营造更加适合城市文化发展的氛围,以利于今后能涌现出更多的“张飞跃”、“赵飞跃”,在激励他们为这座城市尽情地展示他们的才华的同时,还要让他们能够更体面地生存下去。
白炳安 发表于 2012-8-2 22:15
感叹不已!
八立尚人 发表于 2012-8-1 10:23
感人的事情啊。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27 16: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