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看后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不一定对: 构思非常不错,简洁清晰。立意上少许含混。 当然,我是读懂了。但感觉如果是给10年后的人看,或者一般性文学读者看,则缺少一个必不可少的温度交代。姑父的高于体温,弃婴低于体温。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点:姑父和弃婴不是一个级别的。 姑父是亲情范凑。弃婴是社会范畴。即便两件是都是真实的。 按烫伤角度,弃婴的重量大,冲击力也大。 如果安排得当,还可以交代:烫伤现在任何了? 有一个方法可以将姑父和弃婴纳入同一范畴:姑父也是被遗弃的,或弃婴后来成了亲人。 按作品的基调,姑父被遗弃,好些。 如果纳入亲情,则作品基调需要再调整一下。向亲情的方向靠一下。 总体上,诗写到一半。 其实两次烫伤给表达主体即叙述者带来的影响,进而体悟到什么独特的,需要告诉别人的有益的东西,才是我期待的。 作品框架非常不错,可以深挖一下。 ![]() |
姚大侠 发表于 2017-2-18 20:37 感谢来读 |
这首小诗包含相当大的容量!支持。 |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