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步莲华 发表于 2017-4-18 16:51 莲花姑娘不必激动。非是教育的本质,而教育的现实。 回归到最初,假若这张图片源于网络上的人的恶搞 ![]() 当然,除开这个“事实”之外,您的观点也挺不错。 政府与体制一直权力巨大,得不到约束,除开长期的奴性媚官文化之外,还与人民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主动进行约束有关。 我们都知道:政府本来就是管家,人民是主人。管家有问题,说明主人也有问题。至少有监管不力的问题。人民之所以是人民,就是在面对社会不公,文化偏离,信仰缺失等情况时,顾着自己的利益,眼前利益。没有人愿意舍身取义。。所以管家想怎么就怎么,除非逼得人民没有饭吃,生不如死。 而关于网络文化,与国家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自由的,但有底线和标准。而不是为所有的反对叫好,视所有的约束为瘤毒。这个尺度其实一直存在,只是我们在不断的破坏,不断的修复。。生活就是这样~ ![]() |
本帖最后由 曼步莲华 于 2017-4-18 16:55 编辑 杨四五 发表于 2017-4-18 12:10 也许你说的对,那就涉及到政府机关的庸俗化了。只要政府满意就行。那谁来对政府表示满意或者不满意?中国目前是官本位。所以又回到我的这篇文章了。学校搞教育,强行灌输一些东西,这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官本位?用官方教科书立场当标准答案是不是教育的霸权,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剥夺? 学校是人才培养机构,向国家和社会输送有用人才。什么是有用,给学生灌输什么思想,当然是国家执政机关说了算。——你真的认为这是教育的本质吗? 可以远离现有体制下的所有东西,跳出去看。——我本来就是在体制之外,所以我就是在跳出来看。 |
曼步莲华 发表于 2017-4-18 09:52 学校是人才培养机构,向国家和社会输送有用人才。什么是有用,给学生灌输什么思想,当然是国家执政机关说了算。教育本来就是被控制的,在天朝体制下。无所谓庸俗与否,只要政府满意,就行了。要想推行社会进步,专心做学问,一心为民,为社会,可以远离现有体制下的所有东西,跳出去看。 |
杨四五 发表于 2017-4-18 09:38 这个观点不敢苟同。学校只是社会的一小块,老师都是在社会上混饭吃的。这样的论点,已经把教育庸俗化了。究竟是教育改造社会,还是教育被社会改造呢? 就算没有网络文化的冲击,现在学校的教育也是功利性太强。还是以诗为例,我们的学校从来没有足够的重视。换句话来说,我们的美学教育是相当肤浅的。大部分人认识不到诗词的真正美感,这也是为什么现代诗词,诗歌被边缘化的原因。 缺少美学教育,导致人的心灵缺少滋养,价值观随之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说这不是小事。 至于这个段子是谁编的,并不重要,很符合现在的某些教学现实,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应付了事。双方都出于功利的目的,读书缺少了神圣感,使命感。 如果说教育被社会牵着鼻子走,那这样的教育挺可悲的。 |
曼步莲华 发表于 2017-4-18 09:28 应该没有几个老师,会在卷子上批一个“滚”字!贫道掐指一算,这是摆拍! ![]() |
曼步莲华 发表于 2017-4-18 09:19 不不不,非是学生歪解。而是网络歪解。学生不过是模仿或复制。网上九成的试卷,高考作文,学生乱答题都是网络上的人恶搞。大伙心知肚明,不过以搏一笑。另外,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只属于社会的一小块,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学校难以幸免。并且,网络文化是好是坏,尚不能定论,但网络文化必将继续存在。事实上学生也不是傻子,他们喜欢这些,无非是受够了传统文化意识教条,想获得不一样的感受而已。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讲这里的床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明月光与地上霜的关系。这是非常浅显易懂的。所以贫道认为,学校本来就有自己的尺度,网络有网络的尺度。环境不一,解法不一,得到的知识不一。没有那么严重。 |
写了一篇内涵文,结果很多人没看懂![]() |
万珍 发表于 2017-4-18 08:29 我给你举个例子。《论语》中孔子与学生子夏讨论《诗经》的一段话。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请问,从哪里看出“礼后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提到了礼吗?孔子却对子夏大加赞赏。 解读诗,本来就不能仅从字面意思去解读,这是诗歌学习的一个误区。 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是诗歌学习的大忌,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如此,我这篇文章重点在于讽刺这个现象。 小学生的思路是有问题的,可以说是恶搞,但是依旧比照本宣科的老师强啊。因为他用心去深入分析。哪怕分析的并不合适,但是勇气可嘉。老师应该做的是讨论,引导,纠正,而不是一竿子打死,零分,并加以责骂。 |
杨四五 发表于 2017-4-18 07:48 不是说有尺度不好,而是教育方法不好。如果学校真的有尺度,学生就不会有这种歪解。如果学校真的尊重诗歌,学生不会去恶搞。现在的教育并没有真的尊重诗的教育,连高考都不考,学生大概也搞不清诗歌的意义在哪。所以才会去歪解,去恶搞。这才是我想说的。我这篇文章不是正儿八经的说理文章,而是一篇讽刺文。 |
曼步莲华 发表于 2017-4-18 02:51 学校有一定的尺度,还是真真极好的! |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