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痛感:缺乏感悟的僵硬宣教,散文体的照搬训练(抽译主题,固定答案,意义先行等),对心灵是一种磨损。” “诗歌的美学评价应该是文本形式化结构的客观性与接受响应度的辩证的统一。具体说,即由诗质(经验•体验)、诗语(诗性话语)•诗形(排列•格式)三者共组的形式化结构, 经由诗人一次次的心智活动,三者相铺相成。”(陈仲义) 是我,也选你! 祝贺陈仲义先生! |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17-5-5 17:03 编辑 虽是锦上添一花, 何如雪中赠块炭? |
热烈祝贺 |
祝贺仲义老师! |
祝贺![]() |
不容易,祝贺荣登榜首。 |
祝贺! |
恭喜陈老师获此殊荣 |
同为知青,陈仲义是我们的好榜样。 |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