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 发表于 2017-7-6 19:11 感谢郑人老师赏读 |
本帖最后由 郑人 于 2017-7-6 19:12 编辑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7-6 15:32 呵呵,敖华说的,是具体作品的举例或引用。一般来说,无论是理论文章或评述,都离不开具体的作品作为实例,也只有对于具体作品的剖析,才有说服力。如果是后者,被评论作品,就是所论目标,更是不可或缺。 |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7-6 15:32 |
敖华 发表于 2017-7-6 15:18 如果民意测验,相信喜欢微言微词的人,比喜欢微诗的人更多,对普通老百姓来讲,诗人琢的诗有深度,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韵琢出来的产品,诗人的意境,不代表民众的意境,更不可能去强求别人就应该能读懂你的诗,如果品诗人,把诗人写的一首诗误解了,那诗人的诗也就失去了价值。而微言则不同,都是生活中的点滴、琐碎,它直率,明朗,接地气,直入主题,深入人心,大有“一语道破”的尖锐性和功效率,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喜欢它,去接受它,去膜拜它。 希望文学路上,互相探讨 |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7-6 15:26 都是说理 哪几句是微诗? 哪几句又是微言、微词? 作者分别是谁? |
敖华 发表于 2017-7-6 15:23 微诗与微言,从字面上看,大同小异,但实则截然不同,言只是表达,而诗则是韵律,两者似同非同,同,是因为都是用字少,语句简炼,在字数少、意要明的局限下,微诗则突出高雅和品位,微言则体现民俗和民风,诗要刻意韵琢,言只须通俗易懂。从某种意义上讲,言又难于诗,就像说一个人,不会用语言表达,说十句话都表达不到点子上,或表达的牛头不对马嘴,这就体现语言的用词技巧。诗可以“含沙射影”,而言就不需要“射影含沙”,无需遮遮掩掩,更不需要“段中取义”,但话要说的利落,干脆,要有长话短说,长言短讲的技能,话说多了就是在耍贫嘴,别人听久了或看累了就会厌烦。 |
贴出来看嘛 不信 |
连标点都没放过阅读啊 |
敖华 发表于 2017-7-6 15:18 “适当列举诗歌的示例 ”,在我的文章中有阐述啊,老师没有在意看吧? |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7-6 15:15 评论文章 就事论事 最有说服力 适当列举诗歌的示例 穿插其间作为支持 更加完整 |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