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乐冰:写老百姓看得懂的诗歌,反映时代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1: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冰:写老百姓看得懂的诗歌,反映时代生活


                                    海南知名作家、诗人乐冰
           
       据人民网 海南视窗海口2014年 8月11日电(余恒平)海南知名作家、诗人乐冰近年来以发表作品多、质量佳引起业内和读者关注。日前,海南省诗歌学会副主席乐冰接受了本网专访。

       提问:因为你主要写诗歌,那就先聊聊诗歌吧。你觉得一个诗人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乐冰:我以为诗人应当关心读者关注的问题。读者关注什么?肯定和自身有关,也就是他的生存状态问题、现实问题。所以说,诗人要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高度。不能脱离时代,要在场,要干预生活。诗人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人民才会关心诗歌、关心诗人,你的作品才会有读者。

       提问:你认为诗歌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引起读者共鸣?

       乐冰:诗歌的本质是诗人对生活、生命的关照和心灵展现。好的诗歌应植根于时代,又超越时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卖炭翁》,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等,哪一首不是把握了时代特征?而我们有些诗作者写了一辈子,诗集出了一部又一部,却没有一首让人记住。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没有与时代一起跳动。诗歌还是要关注生活、关照生命,诗人要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古人说“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用诗歌的方式关注生活、关照生命的?

       乐冰:作家要关注百姓疾苦,内心要有人文关怀,这种关怀体现在作品上就是温暖的文字,它像太阳的光辉一样照亮人心。我一直提倡诗歌要面对现实,尤其要关注底层生活,但并不是说要放弃诗歌的美学原则,只是强调用诗歌的方式把握现实。什么是诗歌的方式?每一个诗作者都有自己的诗歌表现形式。但有一点应该是一致的,即:要把生活中原生态的东西加以提炼,诗意化的处理,使平凡的意象能够散发出诗歌的光芒。完全脱离生活的作品,也会脱离读者,作品只能束之高阁。

       提问:现在有些诗歌作品晦涩、干枯、不知所云,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乐冰:确实如此。作品如果没有亲和力、没有美感,怎么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一些诗歌作者生硬地模仿西方大师的文本,严重脱离中国人的生活现场,缺乏历史的情怀和对当下的关切,作品没有生命感、疼痛感和美感,除了自我欣赏,没有多少价值可言。诗坛泰斗谢冕先生对此批评道:“我们拥有了无数的私语者,而独独缺少能够勇敢地面对历史和当代发言的诗人。”这也是对中国当下诗歌的忠告。

       提问:真诚可能是你写作的一个关键词,谈谈你所理解的“真诚写作”。

       乐冰:“虚伪”与“真诚”是评判文学的标尺之一,人格的真诚也是现代作家的基本品格。好的作家为什么会被称为历史的良心、民族的良心,那是因为他是真诚的,有原则的,他反对虚伪的写作。我们现在很多诗歌看上去不错,但经不起探究和追问,不能称之为“真诚写作”。不少诗歌,要么为了诗意制造虚假的抒情,要么是简单的散文语言分行,要么机械的玩弄“诗艺”,要么空喊几句口号……。我不反对百花齐放,创作自由,但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自然,写老百姓看得懂的诗歌,才是真诚的写作。真诚写作是良心写作,才是对读者的尊重。我提倡真诚写作,与读者以心换心。我们通常说的“我手写我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周易》上也说“修辞立其诚”,意思是说:写文章要对读者真心、诚心,读者才会产生共鸣。

       提问:我常常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经典、好诗?它的标准是什么?

       乐冰:好诗最起码是情感真诚的作品,对灵魂有所触动的作品,就是能让人产生共鸣、打动人心或者让人产生美感、力量、惊喜和启迪。但如何能做到?在我看来,用最真挚的情感,表现最朴素的生活。而要捕捉生活中感人的元素,除了天赋,还必须有一颗善良的、敏感的、真诚的心。你必须热爱生活,生活才爱你;你必须热爱读者,读者才爱你! 至于经典,也是相对化的存在。任何一个经典都有一个生成过程,时间是一个因素,大浪淘沙,已有的古代经典无疑是经过了千百年淘汰生成的结果。

       提问:除了刚刚说的,诗歌对我们还有哪些影响?

       乐冰:毫无疑问,诗歌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它不能换来滚滚钞票,甚至还要赔钱、赔时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如痴如醉地爱她?因为人不仅仅是物质动物,还需要丰富的精神活动。而诗歌恰恰就是关乎人心的载体。诗歌好比人的精气神,人没有精气神人还怎么活?心灵会粗糙不堪,像沙漠一样荒凉,即便是有再多的钱,活得也不会高级、开心。诗歌至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格调和情趣。林语堂说,“在中国古代,诗歌起到了宗教的作用”,我相信这句话。

       提问:有人说作品提高知名度要靠宣传、包装、炒作,“好酒也要吆喝”,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乐冰:是不是经典、佳作,不是自己说的,也不是靠几个人吹捧、炒作得来的,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是不是伟大的诗人,不是当代某个团体授予的。也不是几个诗人在一起鼓捣出来的。只有历史,才有资格评判。历史不会埋没伟大的作品。陶渊明、杜甫的诗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并不被看好,他们基本上进不了主流诗坛。但他们坚持自己的文学个性、道德修养,历史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回报。

       提问:你写过不少关于乡亲的诗歌,能把一个严肃的话题,用一种近似口语的表达方式,亲切地表达出来,这功夫不浅。

       乐冰:我觉得,作为一个写诗的人要敏锐地捕捉到普通生活的细节。诗歌语言的躯壳里要盛装疼痛的心灵、悲悯的情怀和自然质朴的精神。诗歌不需要口号,不需要高蹈、虚空的迷魂阵。诗人的内心要有承担、内省和忏悔,只有这样你的文字才会有温度。也许是海南离故乡安徽太远了,也许是我离开家乡的时间太久了,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陈年的老酒越发醇厚、浓烈,所以,我写的这类作品较多。

       提问:你的业余生活是如何打发的?

       乐冰:我没有种花养鸟的闲情,也没有钓鱼、下棋的嗜好,对打麻将、跳舞均一窍不通。平时,我除了健身之外,只有读书、写作占据了我的业余时间。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书的熏陶,面对灯红酒绿的都市,我会变成什么样子?是诗书使我摆脱了精神上的贫困,知道人究竟靠什么才是立身之本!我觉得,无论如何,诗意的人生总要比庸俗的、充满功利色彩的人生要踏实一些。

       据了解,乐冰原籍安徽,后移居海南,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进修于鲁迅文学院第19届作家高研班。已出版小说、散文、诗集多部。代表作《南海,我的祖宗海》广为流传。据了解,《中国诗歌》2014年第4期,在“重点诗人”栏目推出乐冰组诗14首;《诗潮》2014年第5期在“经典好诗”栏目推出乐冰组诗11首;《江南》2014年第1期在“江南风度”栏目推出乐冰组诗7首;《飞天》、《青岛文学》、《天津文学》、《安徽文学》等文学刊物今年也相继推出了乐冰的组诗。另据了解,乐冰继去年在《中国作家》发表长篇小说《海南梦》之后,今年,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雾霾时代的爱情》,近日也被海南省作家协会评为2014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8-11 11:2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从照片中真切看到乐兄本人。成果丰硕,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4-8-11 11:44 编辑

祝贺乐冰兄,成果丰硕!

       乐冰原籍安徽,后移居海南,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进修于鲁迅文学院第19届作家高研班。已出版小说、散文、诗集多部。代表作《南海,我的祖宗海》广为流传。据了解,《中国诗歌》2014年第4期,在“重点诗人”栏目推出乐冰组诗14首;《诗潮》2014年第5期在“经典好诗”栏目推出乐冰组诗11首;《江南》2014年第1期在“江南风度”栏目推出乐冰组诗7首;《飞天》、《青岛文学》、《天津文学》、《安徽文学》等文学刊物今年也相继推出了乐冰的组诗。乐冰继去年在《中国作家》发表长篇小说《海南梦》之后,今年,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雾霾时代的爱情》,近日也被海南省作家协会评为2014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8-11 11:3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乐冰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8-11 12:52 | 只看该作者
祝贺,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8-11 20:22 | 只看该作者
《雾霾时代的爱情》,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8-12 00:53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我离开家乡的时间太久了,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陈年的老酒越发醇厚、浓烈,所以,我写的这类作品较多。
——乡情难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8-12 16:43 | 只看该作者
“写老百姓看得懂的诗歌,反映时代生活”......点赞,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8-13 01:43 | 只看该作者
“写老百姓看得懂的诗歌,反映时代生活”   完全赞同,是努力的方向。文章我收藏了,细细学习品味。向作者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0:01 | 只看该作者
韩庆成 发表于 2014-8-12 00:53
也许是我离开家乡的时间太久了,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陈年的老酒越发醇厚、浓烈,所以,我写的这类作品较 ...

问好韩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9 11: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