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1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臧棣访谈”(之六)—— 孤独与浮躁?呵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1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看“臧棣访谈”(之六)——
                                            孤独与浮躁?呵呵

    第六部分臧棣针对诗歌写作“孤独与浮躁”接受访谈,应该说这属于纯学术话题,但由于北岛常说,所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诗人是孤独的,臧棣首先澄清说:这不是北岛说的,而是西班牙诗人马查多说的,这似乎是严谨的学术纠正。然而,臧棣接下来还是把矛头指向了北岛,说北岛的讲法,基本是套话,虽然唯一有点“可怜的新意”(把“写作的孤独”和作家的个人的富有或贫穷联系起来),“都不忘用来羞辱别人”。——套话与新意是矛盾的,是套话就没有新意,有新意哪怕一点点就不是套话。如此简单的道理是不该被臧棣所忽略了,但其自相矛盾就像在浅水沟翻船。为什么呢?显然他并非为学术而言说,而是念念不忘“揭露”北岛,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一、臧棣认为,在那个书展讲座中,北岛说“写作的孤独”是有前提的,即“生活的猥亵”造成,“这就是一种相当恶俗的做法”,因为北岛的写作孤独是基于抵抗世俗,尤其是北岛把孤独“和作家的个人的富有或贫穷联系起来了,并针对大陆诗人的写作语境”,而很多作家有生活保障,也更愿意选择“写作的孤独”。而且北岛的“做法就显得相当吊诡”,“一方面,像愁眉苦脸地吐露‘写作的孤独’,另一方面又以‘我没有什么知识’的面目,频频在公共媒体里亮相,而且还蠢话昏话胡话口沫四溅。包括对艾青的‘秋后算账’。利用媒体的猎奇,招摇过市。这就显得很虚伪了”。
    ——按臧棣理解,一是北岛的“孤独”说境界不高,但他后面又承认北岛提到过布鲁姆也不是这么讲“孤独”的,这显然是矛盾的。   
    二是北岛的做法矛盾,这又说明北岛的孤独是虚伪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境界高与不高就谈不上了。可见这里也不合学术逻辑。
    为什么这样?显然还是为指责北岛本人,因为凡是北岛说的,提起就来气吧。为此,臧棣还特意说明“庸众的包围”“这个词,在文化研究里的叫法是‘大众’,在政治学和历史学里叫法是‘人民’”;而“庸众”,“北岛忘记了,正是这些‘庸众’是文学的潜在的广大的读者群体”。他为谴责北岛,就要孤立北岛,为孤立北岛,不惜把“庸众”等同于“人民”,等同于“广大的读者群”。这使我想起那些一贯以“人民”的代表自居,借民众的幌子达到不可告人的个人目的的丑陋行径。年轻有为的教授臧棣竟然也步其后尘,让我不得不诧异。
    二、对于“写作的孤独”,臧棣也进行了中西比较,并提出中国传统,不太讲“孤独”。我们的文学传统,还有文学智慧,讲的是“稀音”,“罕见”,“高贵”。“知音文化,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的最根本的也是最核心的审美装置”。——这些有其思考,也不能说没有一些道理,但我更认为,孤独是古今中外在文艺领域的普遍元素,既是创作前提,也是文本事实。如中西方虽然具体有别,但孤独是比比皆是的。即便传统,亦乎多多,如屈原的“渔父”、苏轼的“孤鸿”等等,臧棣知道的更多吧?这不是孤独吗?理论上如建安七子之徐干(170~217)《中论•法象》:“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 他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这不是孤独?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臧棣为了谴责北岛,才把普通的学术话题“矫枉过正”的,这对于学人而言,极不应该。还是那句话,谁都可以批判北岛(包括赞美),既可以就北岛的行为,也可以就北岛的学术,但起码必须就事论事,至少应实事求是吧。可惜臧棣在这两方面都没做到。
    令人奇怪的还有,臧棣竟然也反对北岛批评李泽厚、刘再复,还引述说:“一位搞政治思想史的朋友的说法,毛泽东能这么说李泽厚刘再复,但北岛没资格这么说刘再复。即使北岛真成了诗歌政治家,他也没资格这么讲人家。”这是什么逻辑?不言而喻吧?我就不说了。
    三、关于“浮躁”:
    臧棣认为,北岛说国内的文化气氛“浮躁”,依我看,他在国内媒体上的发言更是出奇的“浮躁”。从逻辑上讲,不仅“浮躁”,而且正是由于北岛的这些愚蠢的浮躁的发言,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他所指责的国内文化氛围的“浮躁”。所以,目前的“浮躁”,假如在整体意义上成立的话,那么,这里面有他北岛的插手。——看看,臧棣实际也承认北岛所批评的“浮躁”是成立的,但又倒打一耙,将罪责也推给了批评者。
    臧棣在承认“国内出版界确实很浮躁”,“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犬儒化’倾向之后,马上又断定,北岛的散文随笔,“就是出版界市场化后过度‘浮躁’的一个活标本”。因为“出版社只看北岛的名号效应,这就是“浮躁”中势利的那一面。而北岛本人不也正是非常识时务地顺应了“浮躁”的一面,整天喊累地赶写散文。一本接一本地出着吗。这么赶写散文,就不“浮躁”吗?假如北岛真的瞧不起国内的文化状况,对国内出版界的“物质主义”和出版界的“浮躁”嗤之以鼻,他完全可以拒绝在国内出版。
    北岛的诗、散文,也许像臧棣所说“无法和布罗茨基的诗歌见识相并论”,但在国内国际的影响有目共睹,那么出版北岛的,就是出版社与作者双重浮躁。呵呵,这样的心态是什么?臧棣前面曾说北岛是狐狸吃不着葡萄云云,在这里反而夫子自道了。妒忌、气愤对臧棣来说应该不值得,但他何以如此?肯定另有缘由了。什么缘由?不说你也懂得,呵呵。
(未完待续)
                                                                                                             2012年1月13日10:22: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3:24 | 只看该作者
“写作的孤独”肯定还有空间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23:25 | 只看该作者
“浮躁”更可以展开,抛砖引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15 19:23 | 只看该作者
诗人是孤独的,诗歌是情感不饱和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5 19:29 | 只看该作者
来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0:31 | 只看该作者
周旋 发表于 2012-1-15 19:23
诗人是孤独的,诗歌是情感不饱和的产物、、、、、

“情感不饱和”这个词也很好,只是,不饱和的程度须自己掌控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0:33 | 只看该作者
深海之蓝 发表于 2012-1-15 19:29
来读!问好!

从深海现真身批评,更欢迎。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5 23:53 | 只看该作者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臧棣为了谴责北岛,才把普通的学术话题“矫枉过正”的,这对于学人而言,极不应该。还是那句话,谁都可以批判北岛(包括赞美),既可以就北岛的行为,也可以就北岛的学术,但起码必须就事论事,至少应实事求是吧。可惜臧棣在这两方面都没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5 23:5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心态是什么?臧棣前面曾说北岛是狐狸吃不着葡萄云云,在这里反而夫子自道了。妒忌、气愤对臧棣来说应该不值得,但他何以如此?肯定另有缘由了。什么缘由?不说你也懂得,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5 23:58 | 只看该作者
诗人的孤独是正常的,文化的浮躁是不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能在正常与不正常间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7 10: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