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鹏瞰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旁观者语】也谈“新韵”(无限添加中...)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08:32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它很脆弱,
可从未有人打破。”

——这是幻觉,也是错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0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鹏瞰海 于 2016-3-26 08:43 编辑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3-25 16:26
偶 像

藏在心灵深处的瓷坛,


重阳先生这一首,虽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但作为诗,是很幼稚的。明显不如小弟这首微诗:


途 中
诗/大鹏瞰海


又累又渴
向路边的白玉兰
寻一杯水喝


诗中的“白玉兰”,可以象征很多东西,包括“诗”。
重阳先生的大作,干巴巴的,不如在下这首生动、圆浑而耐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16-3-26 08:51 | 只看该作者
大鹏瞰海 发表于 2016-3-26 08:42
重阳先生这一首,虽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但作为诗,是很幼稚的。明显不如小弟这首微诗:

好呀,你的诗好,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16-3-26 0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菊岭耕夫 于 2016-3-29 08:27 编辑

秋 池



重阳JM



(一)
鱼戏波  鹤戏荷  瑟瑟  苇作歌

(二)
鱼戏水  风弄波  波载舟  舟载我

(三)
蓝天飘云  云飘水底  舟行水里  我在云里

(四)
我采菱角  鱼戏荷花  舟在脚下  我在舟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鹏瞰海 于 2016-3-29 13:18 编辑

生动活泼!但韵律上还须推敲!

试改一首,供参考。

(三)

蓝天飘云  
云飘水底  
舟行水里  
我在云里

改一处:

蓝天飘云  
云飘水底  
舟行水中(里)
我在云里

“里”改为“中”,效果就不同了。试加吟味,自可知道。
“新韵”,虽不必像旧体格律诗那样拘守平仄,却并不意味着可以随随便便。“古风”就是古代的自由体,平仄——尤其是句尾的——也并非一点不注意!这一点,值得“新韵”作者们参考!
这首诗,经修改之后,句尾平仄交错,音韵效果,就好得多了!原因无他,汉字除了“韵”,还有“调”(这正是格律诗讲究平仄的原因所在),只注意前者,不注意后者,不能体现出韵律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16-3-28 12: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菊岭耕夫 于 2016-3-29 08:24 编辑

何谓新韵诗?

“新韵”,就是“新华韵”,即以《新华字典》为准的
《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简称“新韵”。
“新韵诗”就是采用“新韵”的中华传统诗词
与自由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体诗,简称“新韵诗”。
所以此新韵,既指“诗韵”又指“诗体”.
当今的新韵诗分两种:
一是新韵古体诗,不是格律,不讲平仄,现代诗语,自然四声。
二是新韵新体诗。现代语,自由式,通俗精简,韵定是非。
新韵兴起是历史必然。欢呼新韵时代到来!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发表于 2016-3-29 08:23 | 只看该作者

手帕

珍藏多年,那块手帕。
皱皱折折,似朵小花。
一瓣是汗,一瓣是泪;
一瓣是心,一瓣是肺。

那块手帕,夹进书函。
不愿封存,不可随便。
日日想见,时时相伴。
又怕别人,看见,
发问,犯难。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3:17 | 只看该作者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6-3-29 08:23
手帕

珍藏多年,那块手帕。

只欣赏,不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16-3-30 16:06 | 只看该作者
呼 唤       


那是一架巨大的望远镜
在向古老的长城望去
一群大雁飞近眼前
引颈展翅疾风般飞去
我的心立时也张开了翅膀
带着我的新诗一起飞向天宇

群雁渐远消失在天边
我的诗沿长城散落山川
空中激荡着如潮的呼唤
象春雷唤醒了冬眠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发表于 2016-3-30 16:08 | 只看该作者
冬 渔

天撒银硝,风扬芦花。江河封固,雪掩黄沙。
走钩于持,冰穿于胛。行网趋趋,霜打下巴。
烟绕香飘,煨鱼烤虾。篝火拥襟,何处闻笳。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7 02: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