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20|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2012年度微诗大赛九首诗的评读——宫白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2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宫白云 于 2012-12-28 23:36 编辑

对2012年度微诗大赛九首诗的评读

宫白云

   01《圣泉》
  ——题安格尔画作《泉》


  雷声退回体内。梦中的少女
  从温暖的色调中醒来,光洁的双腿
  紧紧护住一个羞怯的春天

  曲线充满张力。僵硬的岩石
  竖起翠绿的耳朵。脚下浪花堆雪
  生命的泉源滔滔不绝。一丛雏菊有效避开了
  果实与虚无,点亮理想的灯盏

  陶罐打破惯常的沉默,圣泉倾泻
  灵魂鲜活如鱼。褪去伪饰,洗尽铅华
  两枚圆月,照亮晦暗的夜空

  这首诗很好地运用了画作所提供的元素:少女、岩石、浪花、雏菊,陶罐,圣泉逐一铺展开想象力。首句“雷声退回体内”是诗人的一个自我呈现,与下一句“梦中的少女”形成关联,同时暗示画作的主角“少女”是诗者不可抗拒的梦寐,她是晨光中的温暖,“光洁的双腿/紧紧护住一个羞怯的春天”,不仅细腻地描画出隐藏的生命生机,还巧妙地带出下一句:“曲线充满张力”,让美的想象由下及上。“僵硬的岩石”是一种强大的支撑,“竖着翠绿的耳朵”动感十足地让你体会另一种生命的存在;“脚下的浪花堆雪/生命的泉源滔滔不绝”,完全涌流的是生命的气息,特别“生命的泉源”,直指画作的内核,而“滔滔不绝”的呼应,更让一种蓬勃生生不息;“一丛雏菊有效避开了/果实与虚无”,生命都是独特的,小小的“雏菊”避开眩目的“果实”和“虚无”,兀自开着,“点亮”自己“理想的灯盏”应是万物寻回自身的本源。“陶罐打破惯常的沉默,圣泉倾泻/灵魂鲜活如鱼。褪去伪饰,洗尽铅华/两枚圆月,照亮晦暗的夜空”这一节最为漂亮,诗人最后让“陶罐”与少女融合,“圣泉倾泻”,生命成为一体。这种天人合一的交融,唤起的美妙感受,足以“照亮”所有“晦暗”。
  唯一感到一点点瑕疵的是“褪去伪饰,洗尽铅华”有些多余,因其画作本身就无“伪饰”且完全裸露,无需“洗尽铅华”,如果最末一节去掉这句,是不是更直接有力呢?(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陶罐打破惯常的沉默,圣泉倾泻
  灵魂鲜活如鱼。两枚圆月
  照亮晦暗的夜空


  02《美的代言者》
  ——题安格尔名画《泉》


  掐掉所有形容词,我只想膜拜
  一朵花的纯粹
  青山绿水只是盆景
  唯有她是一生故乡,足以安居乐业
  不如请一只高尚的蜜蜂代言
  怎样爱上她的森林。天空。玫瑰。清泉
  ……这一部活色生香的词典

  剥掉松动的牌匾,她就是一粒明亮的核
  原谅世上所有的黑夜吧
  看一盏明月捧出一泓悲悯,洗掉罪孽
  照彻一整座花容失色的人间!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这首通篇没有一个词与画作有关(除了副标题),而且画作提供的元素无一直现的诗,如此地打动我?也许是因为诗中先后出场的这些词:掐掉,膜拜,纯粹,故乡,安居乐业,高尚的蜜蜂,活色生香,还有黑夜,悲悯,罪孽?这些带有鲜明气息的词构成了一种无可捉摸的魅力,让人倾倒,无需多言,美是不可抗拒的,它超验性的色彩缭绕无限。

  03《泉》


  陶罐很小,像一只瞳孔
  丝绸般的琴声,从视线中滑落
  开始的旅程
  一路低语,这流动的火
  穿过岩石和背景,丰腴地站起来——
  把雏菊的躯体,裸露的芬芳
  安置在月光里
  等待,美的幼子庄严地诞生

  此时,泉水不是泉水
  是她身体里一条颤动的弦
  她也不是她,而是一枚清幽的音符
  依着山风——
  缓缓地,将自己打开

  这首诗柔美,纤细,节奏柔软,像一首抒缓的小夜曲,把你裹入其中,随着“丝绸般的琴声”进入“旅程”,听“一路低语”,看“流动的火”“丰腴地站起来——”当“美的幼子庄严地诞生”,泉水已与“她”合为一体,“是她身体里一条颤动的弦”,而“她”已化为“一枚清幽的音符”“依着山风——/缓缓地,将自己打开”,这种延伸的美,令人不由自主地怀想……沉浸……诗歌的妙处,往往就在于此。


  04《心泉》

  很难描述,九月的心境
  风,到处游说,却在烟尘之外
  熄灭你心里的火

  雏菊的爱,很坦率
  就像你看到的
  美——

  清澈的眼波,自由的泉水
  一些未被浣洗的沧桑
  一抔陶土,投来干净的光

  这首诗,写的自然而细腻,首句不露痕迹地把诗歌拉入季节里,可以看出诗人心思缜密,因为很少人会从画作中那朵小小的雏菊而联系到“九月”,从时间的线条进入玄思,构思很是巧妙,“风,到处游说,却在烟尘之外/熄灭你心里的火”朴素迷离,命运感很强,可谓妙句。接下来由抽象转入具体:“雏菊的爱,很坦率/就像你看到的/美——”这样的诗句也坦率,坦率得令人意料不到,而更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它竟然坦率地让下一节自然到来,这很见功夫,“清澈的眼波,自由的泉水/一些未被浣洗的沧桑/一抔陶土,投来干净的光”这些诗句是被发现出来的,眼波、泉水、沧桑、陶土、光组成一股“心泉”涌流不息。

  05《安格尔的“泉”》

  在卢佛尔博物馆,你是不朽的艺术
  完全的美,在纯粹肌肤上颤动
  胴体呼吸的瞬间,万物开始膜拜
  诸神也停止布诵。闭合的等待,世界目睹你

  而在被钉子钉入的旅馆墙上
  你是颤栗,是内心的骨头,是真实的牙齿
  是错误,是谎言,是随时可以从画里走出的暧昧
  夜晚用渴望的手抚摩你——
  陶罐开着口,水自由地流出……

  这一首是我写的,谈下创作过程和感受。

  对于安格尔最负盛名的画作《泉》,“美”显然已是老生常谈。怎样把这幅画抽象出新的意义,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想,流派网把这幅名画做为2012年度微诗大赛总冠军的同图题诗,并不是只让大家写出其“美”、其“妙”,多角度,多维度,多视野,写出新的特质应其为“意义”所在。写诗的目的就是要在一首诗中尽可能多的应用不同的声音,借助语境、主题,使诗歌得以独特、丰蕴。之所以用《安格尔的“泉”》做题目,是想写出它戏剧性的变化,也就是做为艺术珍品的画作“泉”是个什么特质?而做为已沦为商品的画作“泉”又是一个什么特质?

  开篇,顺着题目,用“你”指代安格尔的“泉”直接切入主题,“在卢佛尔博物馆,你是不朽的艺术”。大家都知道,法国画家安格尔在1856年创作的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作品《泉》,标志着安格尔艺术的顶峰,可以说是“不朽的艺术”,《泉》的美是可供任何时代膜拜的典范。这样一幅艺术珍品都有何神奇之处?从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少女清纯的双目,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健美的身躯下透着青春的气息,虽然看不到她面部的任何表情,但这恰是一种“无邪”的自然流露。这是“完全的美,在纯粹肌肤上颤动/胴体呼吸的瞬间,万物开始膜拜/诸神也停止布诵。”我选用了这样的词:“肌肤”、“胴体”,与“颤动”、“呼吸”、“布诵”相呼应,生出一种动态的极致,让平面的画瞬间立体起来。最有深意的是在下一句:“闭合的等待,世界目睹你”。从安格尔这幅画的水罐形状来看,不难看出含有性意识,而从那里流出的泉水所指涉的其实离泉的本源意义非常临近,这样透明清澈的生命之源与优美的少女身体交相呼应,并透过她的手指,以交感的方式为我们所感知,而从少女身体的动势来看,她的嘴和私处都是闭合的,因此,水罐与少女其实表现出的应是开放与禁锢的双重含意。从中可以看出安格尔在所画少女身上所寄予的理想,一个从未被染指的闭合的少女,她代表的永远是——“永恒之美”。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写下:“闭合的等待,世界目睹你”。接下来,我选用了一个“而”字直接将这首诗推进了现实之中。

  安格尔的《泉》所产生的长久延绵的影响是世界性的,这幅画的赝品、复制品几乎在世界任何一家酒店、旅馆的墙上都可以寻到。“泉”已从艺术的殿堂跌进了现实的渊底,这是艺术的悲哀还是世俗的不可遏制?这也是我想在这一首诗中想要表现的与众不一样的地方,我想通过写出艺术与世俗的对峙,达到一个讽喻的效果。从遍布各地的这幅画的赝品、复制品来看,显然,安格尔的“泉”已经从艺术沦为商品,甚至情色、性爱的幻想之源,在幽暗的灯光下,它已然演变成实际上的“颤栗”,它可以是相爱的人相遇时“内心的骨头”,也可以是寻欢者“真实的牙齿”,它也可以“是错误,是谎言,是随时可以从画里走出的暧昧”,“夜晚用渴望的手抚摩你——”,而你像那只“陶罐”一样“开着口,水自由地流出……”在这里,安格尔创造的理想美的典范,在现实中只是唤起“情色”的一种介体。我想,写出这种反讽,应是我这首《安格尔的“泉”》戏剧性的意义之所在吧。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愿我的这首跳出普遍“唯美”意义的另类,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



  06《汲魂》

  以水的线条,羞愧了水
  放出一千只蝴蝶
  卢浮宫,倾一串静谧的铃声
  二十六年走进一张画纸。安格尔
  你要念出她的名字
  在魅惑的黎明,让贸然行进的云朵
  低下头颅

  从鹅黄色的草甸到铅华洗尽
  像审视她一样,雪湮,逼退盛大的蛊惑
  碎冰和岩石,汲一罐清灵的魂

  这首诗意图体现出一个隐藏的内核——“清灵的魂”,可以看出诗人经过了反复的思考,深思熟虑后,找到了密码,如同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当诗人敲出密语:“以水的线条,羞愧了水”,这首诗的方向便已确定,剩下的就是全力奔向这首诗的过程,它“放出一千只蝴蝶”,让“卢浮宫,倾一串静谧的铃声”,还要那位为这幅水魂付出26年光阴的安格尔“念出她的名字”,更妙的是“让贸然行进的云朵/低下头颅”。如果意在笔先,最精彩的当然就是最后,果然,最好的措辞在后面等着:“雪湮,逼退盛大的蛊惑/碎冰和岩石,汲一罐清灵的魂”。至此,一首智慧的诗已完成,它依凭“水”行其上的信步,准确地抓住了那“清灵的魂”。



  07《抱瓦罐的女人》


  在河流之上白云之下
  抱瓦罐的女人
  立地是仁慈的山泉行走是大悲的河流
  绽开如莲绝尘

  瓦罐是她爱的储蓄
  是她的首饰今生唯一的宗教
  一部生动的圣经
  伴她明月叮咚布道晶莹演讲

  大地的口渴被她超渡成绿色的梦
  草地复苏再柔的水也站了起来纤手指路
  炊烟牵出的村庄是她温馨的教堂幸福弥漫
  散失的灵魂撞响回家的钟

  从这首诗的整体上看,有一种明朗的质地,“宗教”、“圣经”、“布道”、“教堂”这些词的使用,可以看到一种圣洁的关照,我特别喜欢“再柔的水也站了起来”这句,投射出一种坚韧的张力和新鲜的气息,为此诗增添了一种份量。说一个小问题:这首诗的题目《抱瓦罐的女人》,我觉得这个“抱”字的使用,从这幅画的画面来看,有些偏离,选词不够很准确。(个感)。


  08少女或者青春圆舞曲
  ——题安格尔的《泉》


  请原谅我,用世俗的目光
  将你反复抚摸,干净,舒服
  有着异于季节的温度。像多年前
  藏掖的一个梦,我多么迷恋
  那些青春的时光。我更乐意
  把你比作荷花,月光是背景
  泉水呢,保持最初的凉和浪漫
  滑过手指、岩壁,温柔的身体
  让生命,显露出最纯洁的部分
  而此时,世界变得如此安静
  唯有叮咚之音,荡过心底

  此诗读来有丝丝的暖意浸入心肺。诗人智慧的地方在于把“少女的美”与自我达成了一种自然的交织。而诗的形态,上下句的衔接,仿佛久经考验,诗人把它们聚集一起,彼此“温暖”,传递着生命交织的明亮和美好,最后那“荡过心底”的“叮咚之音”让美变成无限可能。

  09《童谣》

  天空。白色的蜜汁。一株让整个世界弥漫花香的
  雏菊,站在五月的深处

  花盘里居住七个小矮人
  地球身上粘满花粉
  童年居住在树上
  我们摘食青色的果串

  佛罗伦萨的山村,是一只盛蜜的陶罐
  我把倾罐的爱慕,溶进
  微晃的倒影

  这首《童谣》很有味道,除了天空、雏菊、花盘、地球、童年、陶罐,还有特定的味道——五月,七个小矮人,佛罗伦萨。这些元素组合一起不得不说味道丰富,但你丝毫感觉不到它的繁杂,对于胆识过人的诗人来说,这样看似与画作甚远实为合理的诗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后记:今天晚上看到韩总留言约我写九首诗的评读,匆忙写就,不当处诸位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9 04:48 | 只看该作者
评的好!{: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9 07:1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soso_e163:}冠军已经毫无悬念了。谢谢白云对3号《泉》——开芹陋作的点评。顺祝冬安……{: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2-29 08:34 | 只看该作者
自然拜读学习  谢谢您 {:soso_e183:}{:soso_e163:}{:soso_e160:} 特别精华起来 {:soso_e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2-29 10:22 | 只看该作者
宫老师评的真好,流浪好好学习,希望能吸取一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2-29 15:07 | 只看该作者
问候云:)学习:)欣赏:)
{:soso_e163:}{:soso_e176:}{:soso_e1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2-29 16: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宫老师的解读。一首诗写完,是我的快乐;您的评,更给了我别样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2-29 17: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佳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2-29 18:09 | 只看该作者
很精到、很细致的评。欣赏,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2-29 18:2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白云佳评{: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5 01: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