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诗境的澄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诗境的澄明

苗雨时



在案头翻阅一些诗作,感到十分欣慰和兴奋,虽在隆冬,亦有一缕融融春意。透过窗前葱翠的君子兰,遥望窗外的一片雪景,恰如普希金的《冬天的早晨》中所描绘的:“在那碧澄如洗的天空下,无垠的白雪,镀上阳光”,雪地与阳光辉映,给人一种宁静而绚丽的感觉。我突然觉得,对那些作品的总体感受在这里得到了物化的印证:它们消退了夏季暴雨的躁动不宁,而呈现了一派温馨、纯净、淡雅、沉凝的澄明之境。
耿翔的《黄土大道》是一组颇具特色的诗作。他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写陕北的风情,纯净而温厚。这里有祖先以智慧开凿的“这生与死的/原初的福祉”的“窑洞”;有“唱得悠然,唱得寡淡”,旋转于天地间,不绝于耳的“陕北民歌”;有嘴角“汇聚着泥土、水草和阳光”的吉祥而庄严的山羊;有世代生于斯,长于斯,为了生存顽韧劳作,与黄土地融为一体的陕北人民……如果说,生命、文化、生活是诗歌精神本体的三种要素,那么这组诗对黄土高原人生的把握,就是一种总体的、综合的、完整的覆盖和笼罩。生与死、外与内、地理与风俗、物象与精神,都涵纳在一个整体的艺术建构之中。我们仿佛置身于陕北人民的“生存空间”:窑洞古老,山歌悠扬,阳光下羊在山坡默默地啃草……外在的淡远、苍凉、祥和,包裹的则是人生体验中对生活深挚的爱。这既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他们精神皈依的家园。正如诗中所写:


在陕北,可以舍弃许多
唯有这窑洞,这不起眼的身外之物
却无法割舍
想起它,就想起雪来的时候
我在陕北,既不寒冷
也不孤单


这种生存状态的展示,单纯与持重、向往与眷恋、无奈与追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舒缓向上的精神螺旋。谷雨的《我在水边安置家小》,写的是普通人对生活的执着,但执着的不是琐屑世俗的人生,而是纯洁、美好的信念。“我在水边安置家小……把悲伤与痛苦/在水中洗尽/并把爱情洗得更加清洁/把幸福/洗得更加朴素”,水作为圣洁的象征,诗人渴望它冲洗自身的生命、冲刷整个人世,并且也洗净未来的子女。在这里,诗人的心境水一样透明。信奉佛教的僧人一般是出世的,超凡脱俗,向往人生净界,但张庆超的《业余僧》则是入世的,热爱生命与人生。在业余僧的圣典上,他“自设空门”,“虽然沧桑几经沉沦/最玄妙的真经/还是人生/既入空门/须诵背终生”;他“化缘”,化取的是“一缕阳光”,用来串“生命的念珠”,化取的是“一块田园”,用来种“精神的粮食”;他“坐禅”,“在梦幻与现实的界碑之上”,“静坐静坐”,为的是“想无怨地享受人生”。这组诗以佛学和现世映照,不是唤起人们脱离“苦海”,遁入空门,而是以精神的超越来净化人世,导引人们从沉沦走入澄明。“业余僧”其实不是僧,他的经典是生命哲学,他追求的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其他,如卢卫平的《我们常常被往事灌醉》、胡碧福的《农事之后》、李清的《季节的语言》、王寒波的《星夜美丽》等,或从往事中获得深刻,或在闲暇里把内心声响扶平,或在树的叶脉中找到自己的生命走向,或在沉静的星空中感应到青春的美丽,这一切都展现了雪后初晴、红装素裹般的人生境界。
这些诗歌都表明:生命、人生正从浮躁、骚动走向宁静、澄明……
诗歌澄明之境的达成,当然导源了一种心境、心态,但它的艺术表现往往是把多维的感情与深沉的意念凝聚外化为单纯鲜明的意象。其效果多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那枝“红杏”的效果:单纯而丰富。澄明并不是清浅、单薄,只有外在的声色而无内在的蕴含,它往往是明亮与凝重的统一。例如立人的《水乡杨柳》,抒写的是江南水乡的风光,若在五十年代,那多是明媚的景色与美好的情思的简单契合,象严阵的《江南曲》那样。但现在这首诗就不同了,依然是“水乡杨柳”,也依然是那么美丽,“你是一支徐徐上升的绿色曲子”,“江南春天”,也依然“最初出现在一枝爆芽的柳梢上”,然而因联想到人间的送别、残冬的冰雪,以及昔日的栽柳人,并把这些同春风杨柳迭印在一起,于明丽单纯之中就涵泳了深沉的人生奥义。请看最后一节:

春江水暖。一代代鸭子从水乡
游过。岸边的杨柳
始终在阳光和风雨中歌舞不已
面对水中渐渐消逝的春天。杨柳
你能告诉我些什么

这一丛杨柳,既是自然的杨柳,也浸透着社会风情,既是现实的杨柳,也包含着历史的意蕴。它是人生的象征,寄寓着诗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思考。年年杨柳,而鸭子代代,江水“逝者如斯”,“杨柳/你能告诉我些什么”?这是很能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另一首《水上行舟》,也是如此,船行水上,“我们在水乡操桨或者拉纤/与水鸟为伍/一面白帆和一支雄悍的船歌/挡住了阵阵梅雨”,但在这里,船所负载的不是一般的水乡生活,而是人类生存的“无法拒绝”的命运:“我们在水上一次又一次出征/风雨同舟。绝无退路/人一代代老去。唯有河水与船歌/永远不老!”这不也昭告瞬间与永恒的人生哲学吗?许多诗篇都带有明净单纯而又沉实丰厚的特点。所以,我觉得“水乡杨柳”和“陕北民歌”正可以作为这些作品艺术风貌的整体写照。杨柳是物象,民歌是声象,但两者是一致的:

想起陕北民歌
就有大水之音
洗净我的双手。扶着离身最近的
一些物件,听民歌
穿过所有的物质
亲切而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5 20:3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学习  {:soso_e183:}{: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6 20:22 | 只看该作者
深刻的剖析,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5 02:3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