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能取代鲁迅成为中国文学的标志吗?
丁启阵
最近听到一种高论,说: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小说将大量翻译成各国文字,不久以后,最为国际友人所熟知的中国文学家将是莫言,不再是鲁迅;国际友人耳熟能详的文学形象将不再是阿Q,而是莫言某部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换言之,莫言将取代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标志性人物。
诺贝尔委员会、瑞典皇家科学院乃至挪威议会的委员、院士、议员们听了这种高论,估计都能立即脚跟离地,漂浮起来。据我所知,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是目前世界上奖金最多、最具国际影响的文学奖,但它的作用,似乎并未达到能完全改写一个国家文学史乃至国际文学地位的神奇地步。迄今为止,共有一百余位各国作家获得了这一奖项。但是,且不说真正具有国际影响、被公认为大师级文学家的作家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是论知名度,大部分获奖者,姓名尚且不为一般文学爱好者所知晓——他们几乎可以用“默默无闻”四个字加以形容。而与此同时,却有许许多多未曾获得过此奖的作家,为全世界一代代的各国读者所熟知,所喜爱,所阅读,津津乐道,乃至被尊为大师,顶礼膜拜。俄罗斯、苏联先后有多位作家获得过诺奖,但是,托尔斯泰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泰斗地位,丝毫未受冲击。拉丁美洲也有多位作家先后获得诺奖,但能跟未获过此奖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相提并论的,似乎也只有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个别作家。
具体到中国,鲁迅的文学成就与实际影响,恐怕也不是随便能够超越的。
没错,鲁迅是相当烦人的。没有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只有三十多篇短篇小说(《阿Q正传》、《祝福》或许勉强可以称之为中篇小说),总字数不到三十万,却长期霸占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把交椅;写作明明是个性鲜明、锋芒毕露、树敌众多的非主流路数,却被一个党派从造反时期到执政时期都奉为榜样,其作品从未被禁止阅读过——事实上曾是全民必读。这两点,都足以令他的同行们情无以堪。
其实,貌似偶然的背后,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即使剥离所有某政治集团及其领袖人物在他身上涂抹描绘的一切光彩,将其还原为一个作家,进行审视,即使时过境迁,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身材矮小的周树人,作家鲁迅的形象却是十分伟岸的。至少,下边几个事实难以否认:
首先,是鲁迅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提高到了国际水平。1918年3月15日,胡适先生在北京大学国文研究所小说科作了题为《论短篇小说》的讲演,开讲第一句话便是:“中国今日的文人大概不懂‘短篇小说’是什么东西。”写于同年4月、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杂志上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写作这篇小说,受到了俄罗斯作家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借鉴了安特来夫、爱伦·坡等外国作家的心理描写手法,但它思想深刻犀利,故事结构层次丰富,语言凝练老到,刻画精神病人心理,模仿其口吻,惟妙惟肖。虽是模仿之作,但总体而言,其艺术成就不在这些外国作家同类作品之下,甚至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鲁迅这篇小说一问世,就等于就把中国现代文学的水准一下子提高到了跟当时国际水平同等的高度。
其次,鲁迅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文学人物形象。例如:孔乙己、祥林嫂、九斤老太、阿Q。其中的阿Q,作为精神胜利法的典型,更是具有国际意义与影响。
再次,鲁迅的语言,精警峻拔,极具个人风格,“辨识度”非常之高。鲁迅的语言,因为时处“白话文”“国语”的形成、草创时期,许多句法尚未定型,一些词语的形式,尚不规范,向来不乏批评者。但是,这种特定时期的局限,对鲁迅而言,也是一个创造语言风格的机会。鲁迅语言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他古文、外语、方言等多方面的过人修养。
再次,鲁迅的作品数量、字数虽然不多,但创作手法多样,体现了作家最宝贵的探索、创新、实验精神。有研究者指出,举凡近现代世界文坛流行过的艺术手法与流派,白描、讽刺、纪实、传奇、乡土、意识流、荒诞、魔幻等等,都能在鲁迅的中短篇小说中看到。
再次,鲁迅对其他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鲁迅不但生前便如春风化雨,帮助、培养、影响了大批青年作家。他死之后,中国作家也几乎没有不曾读过其作品的。或多或少,都曾受到他的影响。至少,我认为小说写得最好的两位作家,孙犁、汪曾祺,他们都不讳言自己对鲁迅的推崇与景仰。
另外,按照文学即人学的理论,评价一位文学家,不能不讲一下人格独立的问题。像鲁迅那样始终保持鲜明的性格,保持思想的“特立独行”,不以结识政治人物为荣(日记里从来不记跟政治人物的交往),也不是一般当代作家所能达到的境界。抄写一段某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然后领取1000元钱,这样的事情,估计鲁迅是不会干的。看他那些杂文火力那么猛,很难想像,遇到某些敏感的时事话题,鲁迅会嗫嚅语塞,装聋作哑,或者顾左右而言他。
我认为,发表莫言即将取代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标志性人物这一高论的人,情形犹如:当一个人站在一棵树旁时,很容易以为,这棵树是他见过的最高的一棵树,其高度已经超过了远处所有的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