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上颤抖的声音
文/王之峰
欲望分担了我的重量
铁腥的味道迷人
心自由了
身体还在挣扎
如金蝉脱壳一样的美依然属于单纯
我们还无法区分沉默和死亡
集体的面孔上麻木的时针
无法看清一张纸上
颤抖的声音
历史不是哑剧 舞台像
海侵中浮沉的脸盆
人流滚滚
回头的都是窃密人
苗雨时点评
现今时代的历史,悲剧、喜剧、闹剧同时上演,但就是没有正剧,甚或无声的哑剧。因而,浮躁、喧哗、嘈杂、扰嚷,便汇成一个巨大的气旋,弥漫在人们的头顶。而人生的舞台,由于物质的强力挤压却显得极为逼窄,犹如一只浮沉的“脸盆”,毫无方向地漂移在大海之上。人间世相,红尘滚滚,人群碌碌。置身此种无奈、无为的困境,不知道还有没有清醒的智者,能够窥破人的生存的奥秘,窃来真理的火种,照彻这茫茫天地,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那样?!……
诗人挺身而出,步入历史的底层和时代的焦点。在那里,他发现了人的灵魂与肉体的痛苦的撕裂。人活在世上,欲望是最基本的动力。物质的享受与精神的需求,本应然是和谐一致的:既沉浸在世俗的日常,又超拔在理想之上,形成一种“平凡的神圣”。肉体的享乐,托着灵魂的飞扬。然而,如今的现实却是两者产生了极大的悖反:物欲的疯狂与神性的缺席。对此,他现身当下,以自我生命裂变与重生的体验,在省思中,企望挣脱肉体的沉重而追求灵魂的自由。即使有身体的阻隔,但完成了“金蝉脱壳”之后的奋飞,仍展现了一种心灵的愉悦和单纯之美的风姿!……
为此,他在一张混沌濡染的历史纸页上,写下了一行行颤抖的诗句,以发自生命深处的呼喊,来警觉世人。但无人看懂,临到的却是人们“沉默和死亡”几无区别的“麻木”。在生命的时空座标中,他们看不到肉体在死亡面前的有限性,也不知道灵魂在超越中可以获致永恒。在这一片寂静中,灵肉相谐、向死而生的人生哲理的颤音,也许能像晨钟暮鼓一般,声声撞击人性无边的沉默……
这首诗,简洁,质扑,以直接的倾诉与述说,伴以恰切的比喻和个别生动的意象,点滴在心地迹写了现代人生存的烦难境遇,同时,也揭示了拯救突围的出路与可能,从而昭示和凸显了诗人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责任,即以灵肉通达的生命修辞,构建世俗时代的精神高标!……
摘自苗雨时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