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届澳门文学节开幕 畅谈文学全球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03-11来源:国际在线

第二届澳门文学节10日下午在澳门科技馆开幕,开幕式上的舞狮表演让观众惊叹不已,文学节将持续至16日。开幕式上,中国著名作家毕飞宇、韩少功畅谈文坛热点话题——文学全球化。

毕飞宇在2011年凭长篇小说《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此次在澳门文学节上将就《文学的感动》这个主题在澳门大学开讲座。在开幕式上他向参与开幕式的30余位中葡著名文学家展示了中国作家进行全球化创作的路径,并用“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的理念来表达对全球化未来走向的理解。“全球化带来的灾难以及全球化的未来,老实说没人会知道,可是我们都有中国人都知道一个很重要的小说,《三国》,一上来就讲了句很重要的话,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天我们在合的问题上如此积极,如此才华横溢,很可能20年或者50年之后我们的才华可能用在分上。”

韩少功是中国“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同意毕飞宇对文学全球化未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判断。他以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也卖大饼和油条说明了分与合的纠缠性。他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全球化带来的益处,对别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自身发展。“有时候我们了解另外一种文化,其实也是对自己更好的了解。我们如果了解葡萄牙文化,就会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就像一个男人如果更多了解女人,他会对男人有更多的体会。相反,一个男人如果只知道男人,恐怕他对男人的理解是有很多误解的,对自己也有很多误解。我想这个东西它不是绝对对立的,不同文化互相滋养,互相激发,对本身文化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毕飞宇用以自身的创作历程表达了中国作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懵懂。70年代末80年代初,整个世界的文学主要是欧洲和拉美优秀现代主义文学走进中国。毕飞宇表示,自己一开始进行创作的时候就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并未对自己在全球化视野中中国作家的身份有太多的概念。“像我,我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我们对自身的文化、对自身的文学、对自身的小说、传统和历史知道的并不多。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始写作的时候,一开始就是在全球化背景写作方式下进行的,但是自己不知道,等我们知道的时候已经人到中年,才想起来我们是个中国作家。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个中国小说家,我在用汉语写作的时候,我已经过了四十岁。”

第二届澳门文学节由葡语报章《句号报》、澳门文化局及澳门基金会合办,将举办不同的研讨会、书展、艺术展览、音乐会和电影播映会。主办方希望通过文学加强中国文学与其他国家文学的交流。(记者 徐艳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3 08: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