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恩鹏:散文诗的“轻”与“重”——与一位老散文诗人商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文诗的“轻”与“重”——与一位老散文诗人商榷(2013-01-20 20:32:24)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燈下隨筆  


一位老散文诗人最近在《文学报》撰文《散文诗依旧“轻飘飘”》看了让我不能苟同。长期以来,一些论家一直对散文诗误导。如某刊散文诗征稿前面一段论,竟有散文诗是一种“易读易写的文体”之语,若是让鲁文·达里奥、聂鲁达、圣-琼·佩斯、兰波、希梅内斯和博尔赫斯这些诗家知道了,一定会被气死。我诧异持此“诗观”的刊物主编与这位以片面定调整体的老散文诗人,为何能有此论调?前者浅薄无知,后者定论谵妄。持“易读易写”观点之主编,如何能编出好作品令人怀疑?谵妄定论的老散文诗人,话说的偏颇、随意,以至让人误以为是当下散文诗的整体之象。二种言论对散文诗创作发展是有伤害性的。

此等误论,无法与如何把文本创作提升到意义写作的理念相侔。当然这位老诗人所搞的“无名散文诗征稿”无可厚非,其中出现的“轻飘飘”之作,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问题是,由此得出的模糊个别与整体界限的“判断”,或者说妄言对当下“整体”的结论,所给文坛的印象会是怎样?定会是中国当下散文诗创作“不过尔尔”之印象。

这位老散文诗人和某刊的关于散文诗创作观,不能不让我想起“盲人摸象”这一典故。盲人们的“认知”是:通过触摸大象的局部,得出“象是什么”的结论。偏激的、片面的、一知半解的,成为“认知”的理由。于是“结论”出来了,就有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摸到的似什么就是什么”的结论。此等不负责之论,对当下散文诗创作没有好处。当然我不否认一些“著名”散文诗人仍在批量生产平庸之作,但我们绝不能埋没一批优秀散文诗人对文本的开拓所做出的积极努力。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创作出了内力浑厚、意蕴丰赡的佳作。而对于编选者来说,需有“战略家”眼光,才有资格为当下散文诗把脉。至于对人类大精神情怀、大意义指向、核心价值观、对现实的隐喻批判、面对历史剖开灵魂等承载厚重思考的佳作,编者看到或看不到那是水准问题。看不到,并不能说明它“轻飘飘”;看到了,应该往看到的方向引导。如此,才不失一位真正对中国散文诗发展尽职尽责的诗人或理论家。至于这位老诗人的悲观,若是从这次小小征稿中得出就更不应该。揆诸诗文本,我们不需要抱残守缺,我们需要的是整体的有理想主义的、独立于文本的、超越往昔老套路的真正有水准的作品。

我认为,当下散文诗创作,已经进入了对过去文本的颠覆性创作。即从长期被认定的小感慨、小情绪的抒发中挣脱出来,真正走向了意义化“大隐喻”写作。如:耿林莽、周庆荣、灵焚、李松璋、陈劲松、胡弦、北野、成路、唐朝晖、方文竹、徐俊国、王西平、语伞、马东旭、扎西才让等散文诗人。他们视野开阔、立体,语言独特,能从“意义化写作”中,开掘民族整体的“灵魂疼痛”,成为当下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之开拓者。当然,对于这些诗人来说,不屑于写那些“轻飘飘”的没有体温的文字。但作为一代老散文诗人,也确实不该以蠡测海、以偏概全,不该以“老套路”度量、估评当下。或许因为疏于阅读?或许因为有限的认知视域?如是这样,我倒希望这位老散文诗人读读这些诗人的作品,对照昔日自己的作品,看看有了多少差距?掂量掂量孰轻孰重?最后能否再得出“轻飘飘”的结论?

【2013.1.17.《文学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3-20 16:00 | 只看该作者
散文诗——意义化“大隐喻”写作
来学习{:soso_e1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3-22 20:17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当下散文诗创作,已经进入了对过去文本的颠覆性创作。即从长期被认定的小感慨、小情绪的抒发中挣脱出来,真正走向了意义化“大隐喻”写作。如:耿林莽、周庆荣、灵焚、李松璋、陈劲松、胡弦、北野、成路、唐朝晖、方文竹、徐俊国、王西平、语伞、马东旭、扎西才让等散文诗人。他们视野开阔、立体,语言独特,能从“意义化写作”中,开掘民族整体的“灵魂疼痛”,成为当下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之开拓者”。

提上学习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3-22 22:21 | 只看该作者
揆诸诗文本,我们不需要抱残守缺,我们需要的是整体的有理想主义的、独立于文本的、超越往昔老套路的真正有水准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23 09: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换个标题:黄恩鹏炮轰桂兴华。。。。。还是感觉双方都有误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 14: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