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诗歌语言写实生活,从《锄禾》说开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诗歌语言写实生活,从《锄禾》说开去
---中国云诗歌奠基者水云生
代新诗创
诗歌是生活最简单的叙述和记录,同时也是诗人情感最浓缩的表现形式。用有限的文字、一定的韵律于自由行间表现诗歌语言的洒脱、精辟、惊警。自古名师佳作何以让人刻骨铭心、家喻户晓?无不以百姓现实生活为题材,或以朴实易懂的白描,或以浪漫激情的夸张,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使之流传千古,万世咏颂,终成中国文化瑰宝。
《锄禾》一诗出自民间劳动者还是当时文人之手(实际上当时没有专业文人一说)我们无须考究,但一定是作者亲身经历、或作者亲眼所见十分亲密的人在烈日下劳作的场景,这不是深藏高阁,闭门造车能写得出来的作品。也不是当时的地主和官僚等上层社会之流所能洞察得到的。因为他们不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为老百姓发表感言。短短二十个汉字,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就像一个长辈与晚辈平凡的说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十分深刻的怜怜和同情。也是对劳动人们的一种至高无上的讴歌和赞扬,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后人的效果。,《锄禾》这首每个进过学堂门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古诗,早就印证了“文学艺术作品来源于人民和生活,也服务于人民和生活”这句话。
再看《江上渔者》这首诗歌: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同样的二十个汉字,同样的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一个普通劳动者在风浪中冒着生命危险打渔的情景。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艰难生活无限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花天酒地里醉生梦死的官僚们无限的鄙视和仇恨之情。站在广大老百姓的立场,替老百姓书写内心的呐喊;甚至替老百姓仗义执言,又怎不受广大百姓的欢迎和传诵呢?实际上,这样的作品已经不属于一个诗人或几个诗人,而属
于整个民族和人民。这样的作品成为经典,广为流传已非意外。
中国白话诗歌的开拓者刘半农、以一首著名的拓荒之作《让我如何不想她》一举成名,著名学者赵元任为之谱曲,一首传唱海内外的怀乡思亲之曲令多少人为之流连忘返、柔肠百曲。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叫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叫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看,这般朴实无华的诗句,是当年国难当头时广大海外漂流的人心里想说的话,但是又说不出的话,诗人替他们说了出来,简直就是情感的激流喷射而出,诗人找准了时代的最强音发声,不引起共鸣才怪。这首诗无论是意境的营造,还是抒情方式的表现技巧,都是后来中国白话新诗的楷模。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出笼于1932年被关押于国民党看守所的艾青之手。一首真正现实主义诗歌写作的典范,让艾青一跃成为当时新诗坛上的明星。诗中的保姆形象,同时也是那些和土地联系在一起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都根植于大地,都有着劳动者伟大的品质。
诗歌流畅浅易,蕴蓄着丰富的内容,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了典型意象;以散文似的诗句谱写出强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了奔放的气势和优美流畅的节奏,表达了诗人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强烈感情,无疑成就了诗人难以超越的激情高度和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一。
中国新诗又经历了以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和以海子为代表的先锋诗,他们大多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诗歌的生命,是中国诗坛的不幸,中国人民的不幸。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诗歌现状正如诗人南鸥所说:“是一种表面的繁荣,其实质是千人一腔,万人一调,高度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极具视角和独特话语的诗歌文本少之又少”, 表现出了貌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虚胖症状。
诗歌是人民的艺术,也是人民的劳动成果的集中反映,具有比其他艺术更尖锐的表现张力和感染力,她是人民生活最浓缩的写生。而我们现在大部分所谓的的诗人所选择的题材往往与生活背道而驰,大多倾向于自我的人生、小感情和自我的小忧伤;缺憾于都对民族、社会、国家、世界、宇宙的思考和张望。现在我们的网络诗歌鱼龙混杂,垃圾文本堆积成山。普通老百姓读不懂他们,他们自己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表达了什么。
80后诗人夏致欣在博文中说道:“诗歌是高贵的,该让这种高贵发挥出应有的影响——要考虑国人的审美习惯,深入浅出,既能吸引更多的人品读、喜欢,而又能积极地影响读者,不仅仅是诗人之间的探讨、离读者过远。一百个读者读了,99个表示看不懂、不喜欢的诗,读者用不上;读者希望诗人,不要忽视读者。当代读者可以有这么一个过程:读诗→读到了或共鸣或喜欢的诗→逐渐地多读诗→读到少量优秀好诗→大量接触优秀诗歌→爱诗甚或写真诗。
大部分人们在急速膨胀的经济社会建设当中几乎迷失了自我,沉沦于金钱和势力的争逐当中、已经很久没有抬头仰望诗歌的天空了。他们甚至无暇喘息,他们太需要诗歌文化之一最经济,最环保的精神粮食来拯救自己千疮百孔的灵魂。所以,诗人应该挑起上帝的职责,用诗歌的语言呼唤他们回归自我,我们的社会,地球方回归自然的本色和天籁之音。
鉴于此,本人提出了中国云诗歌主张,继承和发扬中国白话诗的优良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明确提出创作方向和追求目标,举一面“激情 飘逸 写实 博爱”的旗帜,抛砖引玉,迎接中国新世纪诗歌嘉年华的到来,让中国诗歌走向世界,走向全世界人民的大团结、大共荣诗歌时代。
          (2012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9:3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师友晚上好,不成熟的感言,敬请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2-21 20:5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诗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2-21 21:01 | 只看该作者
举一面“激情 飘逸 写实 博爱”的旗帜,抛砖引玉,迎接中国新世纪诗歌嘉年华的到来,让中国诗歌走向世界,走向全世界人民的大团结、大共荣诗歌时代。
——这口号够响亮!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2-22 10:1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欣赏您的主张和志向!后生可为!
您的“云”大概出于计算机的云计算,呵呵,开个玩笑!
祝福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9 06: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