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诗定情相守 230首诗记录柴米油盐(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21: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3-3-26 21:54 编辑

因诗定情相守 230首诗记录柴米油盐(图)

2013年03月26日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刘桂兰

携手走过五十载的夫妻俩经常翻看年轻时的照片。

       他们因诗而结下了姻缘,一首即兴小诗把两人引上了爱情的起跑线。此后,无论是宿空房、秋夜长那四年援助非洲的岁月,还是柴米油盐的平淡家居生活,手不离卷、口不停咏的诗歌,成了老两口50年相守岁月中最浪漫的爱情表达。翻阅两位老人230多首自创的诗,家庭聚会、老友远足、激励后辈、养生保健……诗歌的题材林林总总,内容涉猎广泛,每首诗都记载着二老相濡以沫又丰富多彩的恩爱生活。

       雨中一把伞换来一首诗

       1955年在上海铁路医学院念大三的王乐亭,成绩优异还爱写诗。这一切慢慢地吸引住了大二女生刘桂兰的注意力。       有一天,王乐亭作为大学生代表去参加征兵会议,刚出校门,突然下起大雨。“这把雨伞给你用吧! ”一个眉宇间有股英气的姑娘将一把浅绿的花伞递给了他。还没等王乐亭反应过来,姑娘就转身消失在雨幕中。
       王乐亭借着还伞的机会,打听到这位雨中送伞的姑娘叫刘桂兰。他随即写了一首《雨中情》的四言诗,两个年轻人的心慢慢靠近。

       援非四年全靠鸿雁传书

       1963年1月13日,王乐亭与刘桂兰水到渠成走到了一起,先后被分配到了大连铁路医院工作,不久后诞下一双儿女。刘桂兰29岁被派去非洲坦桑尼亚、赞比亚的中国医疗队,一去四年中间不能回国。“当时通讯不发达,一封家书一个月才能收到。 ”四年时间里,王乐亭陆陆续续写了五十多封家书,每封家书的后面都要赋诗一首,其内容既有两地思念之情,也有儿女成长的乐趣,以及工作上的鼓励。“每次接到的家书都是报喜不报忧,孩子天真活泼,成绩优秀,他自己工作顺利之类的话,后缀小诗也是开心快乐的内容。 ”援非两年后,原单位的一名护士长也来到医疗队后,刘桂兰才获悉王乐亭当时那段艰辛日子。“女儿生病住院了,我只好领着儿子,吃住都在医院里。所以在别人看来,变成了一人生病,全家住院。 ”王乐亭笑着调侃。
       1995年,王乐亭退休后有时间从事创作了,他经常投稿的文艺杂志有12家,创作的大量诗歌被收录到《群众性诗歌创作大赛获奖作品集》中。昨天,记者在老人家中看到230多篇诗歌的手稿。
       说起写诗的好处,学医出身的王乐亭说,最大的益处是脑子不糊涂,写诗产生的兴奋会将全身血液细胞激活,心情愉悦,对身体裨益多多。
       今年1月13日,是王乐亭和刘桂兰50周年的金婚纪念日,一家八口人一起为二老庆祝。王乐亭当场献诗,并在诗中表白:“老伴,我爱你! ”记者阎华文/图
       每次接到的家书都是报喜不报忧,孩子成绩优秀,他自己工作顺利,后缀小诗也是开心快乐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9 08: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