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的河流 ----写给安文海诗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安文海 于 2013-4-13 21:50 编辑



                                                                     任雪琴

       初次认识安文海是在2008年的一次笔会上。只是知道他是农民作家,是写诗的,当时心存敬佩和敬畏,看着他朴实的衣着,憨厚的面孔,心里就琢磨那些诗意的句子从他内心流淌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
      随着后来的了解,我只要看到在《酒泉日报》、《飞天》《玉门文苑》上有安文海的大作,定要细细研读一通,浓烈的乡土、乡音、思乡的情怀,细致的笔触翻滚着对黄土地的热爱,对疏勒河的深浅联想到对女人爱的执着、大爱的诗句一遍又一遍敲打着我的心门,同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活,为何我就不能写出这么多优美的诗句呢?我想是因为这里的一切已经触动了他的灵魂,用心、用爱织出来的金缕衣怎能不五彩缤纷?正如安文海在《秋风过来的时候》这首诗里写到的“......我始终认为,是这些香气\熏染着我的诗意\我笔下流出的诗\都带着花香,带着泥土的香味\在这些诗的骨缝里\我注入了麦香,小草的绿\和葵花的黄,弥漫在田园\和草地上,让尘世的风雨\有了依靠。秋风过来的时候\我的诗,连同身体中的盐和水分\在温暖的大地上行走\直到走出一行行大雁一样的文字”。这样的诗句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和说明,一个诗人的诗歌和生命融合到了一起的时候,任何的诠释的文字都显得苍白和无力,只需要我们打开窗,安静的坐下来,轻轻诵读每一句有着香气的诗句,像蝴蝶飞舞在花丛中,像一片叶子“倏”地飘落,像一片雪花轻盈舞蹈那样自然纯粹的陶醉其中,这就是对诗歌写作者最大的敬重。“我的笔下\黄土地就是一部线装书\几十年后,我才读懂了\它所包含的阅历和宿命、、、、、”。我读懂了,沉淀着厚重文化底蕴和人生阅历的线装书,不是所有的人能读懂的:麦子的高低、洋葱价格的涨幅、白桦林里的炊烟,茴香、向日葵、牛羊、乡音、乡村、乡亲这些亲切的字眼不停在诗歌中跳跃,在黄土地上跳跃,唱着歌,顺着疏勒河的水一路欢唱,安老师总是一脸喜色的听着枝头上的鸟雀儿唱着自己的歌,飞翔着。我想这就是生活带给这位朴实的诗人的最好的馈赠。作为阅读者,从字里行间我们没有感受到劳作的辛苦,有的是麦香、炊烟、对母亲妻子的关爱,这就是诗人的大爱。这种朴实的写作就像他朴实的外表那样,不华丽,但可以用心换心,坦陈相见的。我总在想,多少年后,房屋会倒塌、树木会枯死、燕子会飞走、城市也会消失,唯一依靠的黄土地,不会背叛任何一个曾经离开甚至背叛过她的所有的一切。
      春来花并蒂,好诗胜三秋。好的诗歌胜过一日三餐,一遍又一遍咀嚼时,不断地有深意凸显,更重要的是能触动读者的神经末梢,一同悲一同喜一同走进诗人的世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安文海的诗歌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已经有了自己诗歌的特点,渐进式的描述中,迂回、曲折留下思考的余地,没有晦涩、生硬之感,读安文海的诗歌像是读一本好书,在阳光下,一页一页连同阳光都掀过去了,谁也不忍打扰这幽幽清净自在的时光,有时,读安文海的诗歌,像是在品香茗,氤氲的雾气,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轻啜一口,余香袅绕,几人围坐,闲聊中,远去的时光中,唯有乡音总在梦里不断。“乡音是一条河\流淌着故乡人的童言和树影\乡音是一座桥\留下亲人深深的脚印和企盼\乡音是一股风\把汗水吹成欣慰,泪水化作轻吻\、、、、、、那一地的月光中,两双相握的手\留下人生路上一段难忘的回忆。”泰戈尔说:“写作实在不是一个好的情人,她让你一辈子相随,给你快乐,又折磨你一生。”写诗歌一定是安文海的情人。这些年来安文海不停歇的写作真是让人佩服,他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飞天》、《星星诗刊》等省地级刊物发表大量作品,获得各种奖项,作为一个农民,能在业余时间创作出那么多的好的作品,还自办了一份杂志《甘肃诗人》,在竖起大拇指的同时,作为同样的诗歌爱好者,我还是感觉到了羞愧。当然,我更多的是骄傲,在玉门这片黄土地上,安文海以祁连山、疏勒河为背景不停书写着关于故乡永不停歇的美好的诗篇。最后,还是衷心祝愿安文海能早日实现一个诗人伟大的梦想,愿玉门四季多情的风推动安文海在诗歌创作方面越走越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6 18:5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