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弦 于 2012-3-4 09:55 编辑
[孤若寒]
这日,店主一元富翁正抱着算盘犯困,门外走进一高一矮一瘦三人,只见高个身着天青色长衫作书生打扮,矮个身着白衣手执一把骨扇,瘦的则是头戴方巾腰悬长剑,一脸冷漠。
有人送银子上门,一元富翁笑脸迎上前:“三位爷,住店”?孰料前面高个瞧也不瞧一眼,与桌边坐定,拧起茶壶自管自倒水。凑个没趣,一元富翁将目光移至后面两位,中间矮个没头没脑冲他道:“展昭可在此住”?正欲接腔,见孙三从楼道下来,忙问:“孙爷见识广,可知晓展昭?”孙三朝这仨瞅瞅,摇摇头径自出门去。后面的瘦子一边打量着孙三,一边头也不回:“给我备间上房”。
来得这仨不过是碰巧一块进店投宿,压根不是一伙。一元富翁平日只管拨拉算盘数银子,哪里知晓这仨来头。倒是近日许多陌生脸孔与遗风街头晃荡,着实让一元富翁与邻里纳闷过好几回。
孙三没走多远,便有个纸团滚至脚下,躬身拾起展开,潦草几字:谢眺楼见。望望四下无人,寻思此事或许与客栈打听自家的那个矮个有关,方才虽是擦身而过,已觉出此人功夫相当了得。令孙三不解的是,这一路随文狐而来,并未暴露行踪,外人如何知晓自个不在开封已到遗风城?不知此人是寻仇还是为比武而来。想到此,孙三自嘲一笑,朝谢眺楼方向一名叫红豆山庄的酒店而去。
谢眺楼位于遗风城内,乃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任遗风太守时所建。谢眺任职期间,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高斋,理事生活皆于此。唐初,遗风人为怀念谢眺,于旧址新建一楼,取名北楼。后李白多次来遗风登此楼凭吊,赋诗抒怀,因李白诗被人广为传颂,故该楼又称谢公楼、谢眺楼。引得各地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登楼观赏者络绎不绝,赋诗题咏者亦常有之。
来至楼前,已是月露娇容时分,游人皆已散去,谢眺楼亦恢复原本的宁静。孙三未见矮个,遂径直上楼,仍不见人影,正欲下楼,身后传来:“留步”。孙三一楞,柱旁闪出一瘦影冲孙三一抱拳:“在下孤若寒,恭候展大侠多时”。借着月色孙三这才看仔细,此人正是先前客栈见过的瘦子,行头已换,此刻劲衣束发,干净利落不说,一股英气隐隐逼人。孤若寒何人?乃武林新创门派无情派掌门人。孙三跟随包拯,公务繁多,江湖事虽时有耳闻,却不曾谋面,当下不识孤若寒亦属正常。
原来孤若寒办事路过徽地,途中传闻展昭现身徽地,顿生切磋之心,沿路寻至遗风城,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进遗风城客栈便巧遇,当时展昭虽未承认,孤若寒已胸中有数,此人不论身段或长相均与所闻相符,尤其手中兵刃,剑气纵横,必乃传说中巨阙无疑。心中是既惊又喜,碍于展昭不愿露面,只身尾随至无人处丢一纸团,邀展昭与谢眺楼一晤,一为商酌切磋之事,二为借机观赏这座闻名遐耳的江南名楼。
孙三虽在庙堂,心存江湖,本是性情中人,与孤若寒一见如故,两剑侠是惺惺相惜。二人寒喧一阵,话归正题。孙三道,此行重任在身,未完成使命不便现身,切磋眼下怕是不行。思索片刻,与孤若寒酌定,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谢眺楼前一试身手。
言毕,二人起身下楼,一个往客栈方向,一个朝敬亭山方向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