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2-7-8 11:37 编辑
[傲骨与柔情]
--评中国彩墨画<豆绿霓裳>
图/画家张静 文/风之子
◇把岩石的纹理表现出来不难,难得是把石头的构造描绘出来:图中显现石灰岩的纹理、浸润着地层变化的痕迹,像是被刀
削的一般,展现出地质年代,象征着历史的源远流长;岩面上的深色为典型的灰岩色,岩石上大面积的土黄是氧化而形成的锈
迹(黏土,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颗粒非常小的主要含、铁、钠、钾和钙。)
◇、此图的点睛之笔在于下方的S形缺口,表明灰岩(水作用而溶蚀),画家在这里是想告诉人们:随岁月的流逝而形成的
“残缺”,不是永远,而是以坚定的意志来修复残缺。盛开的菊花面带微笑就是例证。
◇左下那段红色的菊花的根部,与左上两片深色的叶子、及上方的花蕾,形成画面的整体稳定,底部的几缕小草同样起到了
稳定画面的重心的作用,解除了由于石头过大而造成的“不安定性”。
◇此图表现出生的期望、赋予人类情感与菊花共同盛开的新气象。画家利用坚毅性格的阳刚凸显的坚石与盛开的柔美的菊花
形成鲜明的比兴的手法,赋予一种傲骨与柔情的情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幅中国彩墨画,而是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生
活与生存状态,充满生气、充满希望,同时告诫人们,“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
对比研究:
1、潘天寿作品为写意花鸟,鹰、岩石大写意,梅、松小写意,与形于理,神形兼备。 寓意深远。
2、女画家张静作品为小写意兼具小写实花鸟画,在写意的基础上力求以局部写实来表现“真实”,但它有别于工笔画,赋予岩石和菊花以丰富的象征意义。
张静(铁骨红梅)书画网
http://blog.sina.com.cn/httpzhji0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