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出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21: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作  者:张桃洲,孙晓娅 编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35626
出版时间:2012-08-01
版  次:1
页  数:315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新诗研究有其特殊的位置,这大概是诗歌文类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多年来,新诗研究总是在相对封闭的框架中,在经过一轮轮充满悖论、冲突甚至对抗的颠覆与重建之后,实现着自身美学趋向的更迭和问题疆域的转变。张桃洲、孙晓娅主编的《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集结了一批新锐研究者围绕诗歌精神的困境、新诗的起源、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新诗批评的活力与效力、文本的社会性及其可能、重写文学史、中学诗歌教育等议题展开讨论的论文。

目录
在突围中寻求生机 

——新诗研究断想(代序) 张桃洲
上编
困境、语境及其他
——诗歌精神的重建  姜涛等
重新回到新诗的起点
——从《“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谈起 段从学等
格律与自由之辨
——林庚诗学的意义  冷霜等
“不告别”:文本的社会性及其可能 张洁宇等
重新探掘新诗批评的活力与效力   张桃洲等
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张桃洲等
文本背后的新诗史:个人经验、审美话语与政治
——关于《回顾一次写作》 段从学等
谁、什么与如何
——当前中学新诗教育的歧途  孙晓娅等
当代诗的概念:范围、内涵与阐释
——有关《当代诗》杂志   孙文波等
“一个人去建造一座教堂”
——重释骆一禾的诗学理想与成就   西渡等

下编
“混杂”的语言:诗歌批评的社会学可能
——以西川《致敬》为分析个案   姜涛
“全装修”时代的“元诗”意识   姜涛
“巴枯宁的手”姜涛
诗歌与社会:新的张力关系的建立 张桃洲
当写作的压力减轻后
——简论中国诗歌的当下境遇 张桃洲
如何重返新诗本体研究?
——从《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谈起 张桃洲
胡适新诗本体话语的差异性建构 段从学
回到穆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段从学
中国现代诗学的可能及其限度 段从学
一场关于新诗格律的试验与讨论
——梁宗岱与《大公报·文艺·诗特刊》 张洁宇
分叉的想象:重读林庚20世纪30年代的新诗格律思想 冷霜
在两次“重写文学史”之间 冷霜
新诗的“发生”与“诗性空间”的拓展
——从新出的两部新诗研究著作说起 易彬
后记 张桃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 16:3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