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楚江湘水说诗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严家威 于 2012-3-14 17:14 编辑

楚江湘水说诗魂
发布时间: 2012-03-12 06:44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本报记者吉晶晶 摄影尚炜
访谈嘉宾    李敬一: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传播史、中国文学史研究,著有《先秦两汉文学史》、《中国传播史》、《中国传播史论》、《司马迁》、《古诗词名篇欣赏》、《休闲唐诗鉴赏辞典》,合著《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代十大诗人诗画雅鉴》、《宋代十大词人词画雅鉴》等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和他的词》、《屈原》、《司马迁》等学术演讲,在北京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分别作《壮哉唐诗》和《水浒新读》等系列文化讲座,为澳门回归十周年撰写《中华颂》碑文。

   

     人们相信好的名字可以给人带来好运,有人甚至说,一名一字定乾坤。屈原,则拥有了一个得天得地的好名字。

     他作为一名政治家,为楚王指点江山,中国的历史进程差点因为他的建议而改变;他作为一名诗人,经常身着奇装异服,在楚国的大地上边走边唱,唱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名字生辰得“天地人”

   

     问:《史记》上说,战国时代楚国有三大贵族,姓屈的,姓景的,姓昭的,都是楚王本家。屈原出身高贵,也属于王室血统么?

     李敬一(以下称“李”):屈原的名字和生辰都富有传奇色彩。在古代,一个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个共姓叫姓,某一个支派叫氏。屈原的祖先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在屈这个地方,他本应姓熊,而以屈为氏。后来姓、氏不分了,屈原祖上这一支,就姓了“屈”。

     此外,屈原本名“平”,“原”是他的字。“平”是平正的意思,在宇宙当中,哪种事物最平正呢?人若是受了委屈,会喊“天呐”,所以在人们看来,天是最平正的,因此屈原的名就象征着天。字“原”,“原”是什么意思呢?“原”就是广平博大的意思,在宇宙当中,哪种事物最广平博大呢?当然是大地。这样看来,屈原名“平”,是天的象征;字“原”,则是地的象征。

     问:《离骚》里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讲的就是他的生辰么?

     李:据学者考证,这一句诗文所指的日子,就是屈原的生日。那一天是楚宣王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恰逢是寅年寅月寅日,古人认为,生逢寅年寅月寅日,是人生最吉利的。所以,在屈原看来,他的名得“天”,他的字得“地”,他的生辰得“人”,这是一种先天禀赋,是与生俱来的“内美”。

     实际上,屈原一生都以自己的名字和生辰为自豪,他在《楚辞》里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意思是:“纷纷然,我已经有了先天的内美,更应该在后天对自己加以严格要求”。于是乎,他强调他的名,他的字,以及他的生辰,也是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流放途中两过武汉

   

     问:屈原一生被两次流放,第二次流放历时近20年?

     李:屈原在长江和沅湘之间流浪了20年,其间,屈原的形象,可从他的诗文里了解一二。比如“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就是形容自己长得非常清瘦,但颇有精神。再比如“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更是一幅“自画像”:戴着高高的帽子,腰挂长长的宝剑,形容憔悴,行吟泽畔。

     问:屈原生于秭归、投江汨罗,似乎与武汉没有多大关系。可据专家考证,他留下的《涉江》、《哀郢》等诗篇中,提到“鄂渚”、“夏首”、“大坟”等地名,分别为东湖中的一个小洲、汉口、汉阳龟山。

     李:屈原被赶出郢都后,沿江而下到鄂渚(武汉),再到长江下游的陵阳,又逆流而上,折返回来,再过鄂渚,然后沿江而上过洞庭湖,到辰阳、溆浦,再到汨罗江。可见,屈原第二次流放的20年中,曾两过武汉。

     根据他留下的诗文考证,可以推断,2000多年前,屈原,曾一袭长袍,满腔愁绪,徘徊在武汉东湖一带。只是,他一定没有想到,当初这一徘徊,留下一串影响深远的脚印,至今仍为人们所追思、怀想。如今,东湖之畔修建了屈原纪念馆、行吟阁、离骚碑等,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早已成为东湖景区的灵魂人物和核心文化。

   

     先有“端五”后有屈原

   

     问: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人说是纪念曹娥,也有人说是纪念伍子胥,流传最广的说法还是纪念屈原。

     李:“端”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按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渐演变成“端午”。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恶月”,“重五”更是犯忌。

     早在屈原之前,农历五月初五,已是传统节日,并不为纪念某人,而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类似现在的“健康日”。因为仲夏来临,害虫猖獗,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

     问:这么说来,“端午节”本就存在,只是因为屈原投江,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李: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在端午投江,可能只是巧合,也可能是他有意选择这样一个“凶日”。屈原本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对自己生辰的吉祥含义十分看重,认为自己是太阳之子。而舜帝是楚人的太阳之神和光明之神,并且楚人是在五月五日祭拜舜帝。所以,屈原有意在这个日子投江,或许也是怀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的夙愿,昭示报国忠心,去完成在人间无法实现的“美政”。

   

     人民诗人故土情深

   

     问:战国时,秦楚两大国对立,一些政客,热衷于权谋计策,“朝秦暮楚”也见惯不怪。与他们相比,屈原的爱国情怀愈发显得高尚。

     李:屈原一直是以诗人的真诚和浪漫来从政的,他的理想深深扎根于他所热爱的那片故土,特别是国家陷入灾难时,诗人的真诚不容他逃避。他在诗中写道,“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说鸟飞千里,最终必回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屈原热爱故土,更关心故乡的人民,与他们息息与共。在屈原的诗歌当中,常写到“民”,写到“百姓”这两个词,深怀忧国忧民的思想,不愧为人民的诗人。

     问:对于屈原投江的意义,争议颇多。有人说,屈原之死,死于一种热忱;也有人说,屈原之死不过是逃避现实,显示他的内心过于脆弱?

     李:公元前278年的春天,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下楚国的郢都,并且挖了楚王的祖坟。楚国衰亡的大局已定,诗人的政治理想彻底地破灭了,于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怀石投江,结束了他62岁的生命。

     在我看来,屈原投江是一种悲愤,一种抗议。那时的他,已经别无选择。屈原曾经等待过,他第二次被流放20年,始终没有离开楚国。他沿着长江,沿着楚国走来走去,期望楚王能够醒悟过来,重新重用他。对于屈原而言,实现美政,实现改革是生命的一切。可是,国家灭亡,他的等待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以死殉国。

     投江之前,屈原曾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就是他的心灵独白,宁可投入大江,葬身鱼腹,怎能让我浩如日月的高洁品质,去蒙受世俗的玷污。所以,屈原的死,是在溷浊与高洁之间的选择,是一种品格。

     历史不容假设,我们不要去设想屈原可以有的种种结局;古人的理念和今人的理念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要以今天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古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3 20: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