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亚睡了,可我们的记忆还醒着
——读王小妮《徐敬亚睡了》
(1)
这是一篇爱情诗,却没有风花雪月的缠绵,没有“花前月下对何人”的忧伤。诗作者是徐敬亚先生的妻子王小妮女士。从女性的角度来分析,全诗主要表达出对丈夫的爱怜和心疼,同时也向我们刻画出一个勇士形象——徐敬亚先生的战斗英姿。
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1983年。徐敬亚发表《崛起的诗群》。随后引发了一场针对这篇诗论乃至朦胧诗运动的大批判。这是第一次风暴的来临。
1986年,徐敬亚先生以诗论《圭臬之死》震惊诗坛。由此,徐敬亚先生被别人称为诗歌的掘墓人。这,应该是第二次诗坛风暴了。
因为徐敬亚先生的“狂飙突进”,1987年,他和妻子王小妮同时遭到厄运。一场排斥驱逐徐敬亚的运动轰轰烈烈拉开序幕,这项长达七个月之久的南海台风运动迫使他远离诗歌创作。
于是,徐敬亚睡了,在暴风雨中。不管雷电怎样叫嚣,狂风如何撕碎大片浪花,呼啸而来,徐敬亚都安静地睡着。
(2)
退出纷扰之外的徐敬亚,这个时候单纯得像一个婴儿。“现在,徐变得比一匹布还安静,比一个少年还单纯”。但世间还存在许多不安分的因素,那是狂风,是棕榈树,是天空。“棕榈树拔着长发发怒。天总是不情愿彻底垂下来。”狂风、棕榈树和天空便具有了象征意味。它们的歇斯底里正好和徐敬亚的镇静形成鲜明对比。形形色色的色厉内荏者在王小妮老师的笔下,不过是一群疯子而已。
(3)
他睡着了。很安稳。他放心睡着,给它们以喘息的机会。他睡得实在,问心无愧。欧洲有言曰: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它们看到徐敬亚以宠辱不惊之态睡着了,用平和之心待之,反而更暴跳如雷了。我突然觉得徐敬亚先生何其伟大!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徐王夫妻二人以一颗仁爱之心包容它们的无理取闹,用慈颜笑看世上可笑之人。因此,王小妮的这首诗才具有温暖的力量,读之,心头便缓缓涌上一股敬意,一种崇高。
(4)
最有意味的是诗作后半部分。徐敬亚在一张普通的木板上稳稳地休息。甚至,现在的他更轻盈了。完全放下无谓的争斗,回归最自然的状态。“无欲则刚”,任何人生攻击于他来说,都不过是一次风暴而已。而风暴终究不会持续太久。可是,如果他一直睡着,南海上,那些喧嚣着的风暴就没有了攻击的对象,那些因他而起的风暴就会偃旗息鼓。“如果他一直不睡”,他醒着,这个掘墓人便会一直将这座坟墓掘下去,永不停息。棕榈树们,它们不仅会疯狂,简直会爆炸了,像雷声一样,为维护它们所谓的诗歌正义,而声嘶力竭,筋疲力尽。
他已睡着,可他也在醒着。他锐利的目光一直射在诗坛上。一个徐敬亚足以撼动整座诗坛!
(5)
整首诗不长,收到的艺术效果却直抵人心。王小妮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将朦胧派的艺术手法很自然地融入这首诗中。她在抒情的同时自觉地融入现代主义的技巧,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以个性化的感觉来凝聚意象。比如这里的“天空”“棕榈树”“狂风”“疯子”等的意象,都在表达中留下大量令读者想象的空间,给人以回味,使诗歌的语言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而且也突出了诗人心中强烈的感情色彩。
细细分析这首诗,我们为徐王夫妻二人的相濡以沫而感动,同时也学习到很多诗歌技巧。王小妮老师的这首诗感情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一种浓郁的疼痛之情在弥漫,弥漫……直至整片身心,整个呼吸!
附:王小妮老师原作
《徐敬亚睡了》
在台风登陆前
徐敬亚这家伙睡着了。
现在徐变得比一匹布还安静
比一个少年还单纯。
那条睡成了人形的布袋
看起来装不了什么东西。
狂风四起的下午
棕榈拔着长发发怒
我到处奔跑关窗关门
天总是不情愿彻底垂下来。
徐真的睡了
疯子们湿淋淋撞门
找不到和他较力的对手。
一张普通木板
就轻松地托举起一个人。
我隔着雨看他在房中稳稳地腾云。
如果他一直睡着
南海上就不生成台风了。
如果他一直不睡
这世上的人该多么累。
最难弄的是人这件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