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超:《打开诗的漂流瓶》(节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超《打开诗的漂流瓶》(节选)
   ——本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
  
  ——现代诗:作为生存,历史,个体生命话语的“特殊知识”
  
  我们对先锋诗的评估,并不应停留在“好诗”阶段。一首“好诗”,通向的往往不是生命/生存的原动力,而是已成诗歌谱系的经典文本。从这个立场出发,我愿意说,我们缺少更多的“重要的诗”。诗歌语型和结构的成熟,并不等于诗歌精神内核的坚实深刻。因此,单纯技术的成熟,只是滤色镜后面的成熟。在当下,这“滤色镜”乃是感伤的高雅和简单、贫弱的“后现代”能指迷恋构成。诗人们靠读书和仿写进行创作,对具体历史语境缺少研究或省察,总体格局是丧失了对生存——语言——个体生命严酷关系的进一步质询。诗歌成为新一轮的“美文修辞手艺”或蒙味式的“口语”。
这样一来,诗歌的意义就以惊人的速率趋于失效、自我瓦解。诗歌成为遣兴的东西,而不是对生存/生命的特殊“命名”。我想,80年代后的先锋诗歌,在今天看来尽管显得“生”,但这个“生”有双重含义:生涩与生龙活虎。那个时代的诗,在技术上有诸多问题,但有一点是了不起的:为诗歌主题的历险提供了继续进行的机会或可能。诗人更多直接处理“当代”题材,语言成为现实的人与生存临界点上真正的困境。语言的深渊被高高举起,人的现实境遇,经由这一“深渊”彰显出来。
  比较而言,此后的诗不乏“美感”而缺少活力。能指链无穷游动,使诗歌话语成为幻美之境的快急旅行,没有噬心的历史载力。或许这些诗人想引“超越现实”为立论依据。但我想说,这是一个体面的圈套。至少客观上如此。很明显,这种诗一点都不“超越现实”,而是更为“现实”所制导:它与目下橡皮时代一样,擦去隐痛,抹掉问号,彼此皆是非,尔后快乐逍遥。你消费高档商品,我消费语言,从根本上说,二者是不同半径上的同心圆。因此,我认为,那几年先锋诗歌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仍是:如何由诗歌形式本体论深刻地趋向与之相应的生命/生存本体论。揭示那些只能经由诗歌揭示的“特殊的知识”,使之充满历史想像力而不仅是唯美想像力。
  
  
  ——对有效性和活力的追寻:
  
  在我看来,现代诗写作的标准,像一条不断后移的地平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址”,也没有一个技艺上的稳定衡估指标。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现代诗写作可以信笔胡来。当“优美、和谐”不再是现代诗的圭臬后,写作的活力,介入时代生存和生命的有效性,对母语可能性的挖掘,就成为诗人追寻的基本意向。
  现代诗的活力,不仅是一个写作技艺问题,它涉及到诗人对材料的敏识,对求真意志的坚持,对诗歌包容力的自觉——
  有活力的诗,应有能力处理“非诗”材料,尽可能摆脱“素材洁癖”的诱惑,扩大语境的载力,使文本成为时代生活血肉之躯上的活体组织。
  我之所以谈到“求真意志”,而不是谈“真理”,是因为对诗歌而言,直接处理绝对知识,有可能成为独断论的诗性演示。求真,是作为一种“意志”出现的,它保证了诗人与读者的平等对话、磋商,而不是自诩为真理在握去训诫读者。
  诗歌的包容力,是指诗中应有复杂而内在的经验,容留诗人生命体验中的矛盾因素、逆反因素,使诗歌文本真正于我们的此在生命中扎下根。
  我认为,像这样能与我们的生存发生本真关联的现代诗写作,才是“有效”的。
  把一首诗写得像“好诗”,并不困难。把一首诗写得有时代生存和生命的活力,才具有真正的难度。如果诗歌只是一种惟美的遣兴,一种自我抚慰的话语迷醉术,那么诗歌史已有足够多的作品可以满足这个需要。我们之所以在今天继续写作,就是因为“惟美”和“迷醉”已不再是衡估诗歌成色的可靠标准。活力,是从写作发生学,题材和技艺,以及接受效果的综合效应提出的要求。
  我以为,对活力和有效性的追寻,是“新诗”之“新”的依据和理由。

  
  http://blog.sina.com.cn/miaoyushi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8 18:3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