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好友谢伏龙曾经对我说起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三四岁的小孩不喜欢看正儿八经的儿童节目,而酷爱看广告。在指出这一令人怪哉的事实后他向我解释说广告画面富于变化,跳跃性强,所以很能抓住小孩子的眼球。他能发现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他当时正做着父亲。而我所以没有发言权则是因为我那时还远不是一个父亲。几年之后,当我也已成婚并且女儿也到了三四岁的幼稚之龄,才蓦然发现朋友所注意到的这个现象虽有趣,不过他给出的答案却是错误的。
女儿三岁时我曾给她买过几本童话故事之类的连环画。那时一般小孩的早期教育以背唐诗为多,我对此并不感冒。在我看来唐诗只是死的知识,小孩固然能背下来,可是理解不了。不如给孩子讲一些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更能增强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不过我在给她买有关的连环画时还是很花费了些心思的。诸如童话故事里比较著名的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我一般不会选择《安徒生童话》,而会选择《格林童话》和《一千零一夜》,因为这两部童话情节性强,便于小孩理解。《安徒生童话》太艺术性了,小孩简直无法理喻其中的艺术性。另外在编排上也还是有选择的。我不喜欢那种一面只有一幅图案的连环画,而比较喜欢那种一面有四幅图案的连环画。一面只有一幅图案,往往文字一写便是一大堆,罗里罗唆的小孩根本接受不了。相反一面有四幅图案的那种连环画,将文字性的内容分解在四幅图案上,小孩更容易理解些。
当然要给这么小的小孩讲童话故事是很困难的,她的智力不一定接受得了,不一定能耐着性子听下去。连环画上的语言再浅显也毕竟是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要深奥得多。为了让女儿能接受这些内容,我得另外寻心思:每次给女儿读一则新的故事,我都会用一种比较口头的语言将故事大概内容讲给女儿听,直到她将故事内容了然于心之后才会按照连环画上的文字念给她听。这样她就能接受那些比较正规的文字性的内容了。这时我却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女儿爱重复听一个故事,我总觉得老调重弹很没劲,可是女儿却不管三七二十一,总是让我不停地重复再重复。直到有一天女儿生病住院,我给她带了本连环画。因为要给她配药临时得离开一下,我特意交待女儿自己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时,居然发觉女儿在自话自说书本上的内容:原来她已经将书上的文字全部记在了脑子里,正凭着记忆自己给自己讲故事。这以后我更发现如果一个故事没有完全记在脑子里女儿是不会接受新的故事的。看来对大人而言重复是很难接受的,对小孩来说重复却是最好的学习和认知方式。就这样女儿一气“背诵”了三十多则童话故事,按每则四百字计已经达上万字的内容了,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可观的。
这时我便想起谢伏龙所说的小孩爱看广告的事。其实小孩子所以爱看广告不过因为广告是一种重复性的内容,对小孩子来说这可以给他一种认知上的安全感,更有利于小孩子的学习与认知。对同一种现象,我们俩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原因可能在于我曾有过当教育家的梦想,我对教育要比他敏感和在行。可惜的是我因为要到外地打工,这种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却中断了。现在想起来我都为此后悔不已。
二
2002年十二月,一位同事要给他的女儿买一些书籍征询我的意见。我不大赞同给孩子买那种作文参考之类的书,多阅读一些课外书诸如童话故事以开阔视野远比看作文书有趣得多,更能增长智慧。同事在我的劝说下购买了一本《格林童话》。
同事要到春节回家才能将书顺便捎带给女儿,我便借来翻阅着,我不想否认自己多少有些童心未泯的心理。当我读到《莴苣姑娘》和《林中睡美人》---也有版本称作《玫瑰公主》时,我的头脑中一下子涌现出诸多诗的灵感,有了一种久违的写诗的强烈冲动,便索性将这两则童话改写成了两首童话诗,一首是根据《林中睡美人》改编的《复活的火焰》,另一首是根据《莴苣姑娘》改编的《传说中的莴苣姑娘》。
这是我第一次将童话故事改写成童话诗。我那时因为诸多原因已经歇笔了几年,可以说如果不是有了令自己感到相当振奋、意兴盎然的灵感,倍感疲惫与困顿的我是不会再动笔写诗的。直到现在我依旧认为自己当时的这种改动是相当成功的,仿佛是无意间使得我的诗歌创作技巧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虽然当时我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这以后我的许多童话诗歌创作甚至都是以这两首诗歌为蓝本的,只有达到这两首诗歌的艺术水准才感觉深慰我心,否则只能是等而外之的作品。
这两首诗歌创作其实借鉴了一种类似古诗词的艺术技巧。诸如有些古诗词会在“无我”的氛围中融入一种“有我”的因素,像宋人张孝祥的词《念奴娇.过洞庭》,前面写到“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写的都是无我之境,随后的这一句“著我扁舟一叶”顿时从一种“无我”之境嬗变而为“有我”之境,实在妙不可言。我的这两则童话诗可以说也运用了这一技巧。如在《传说中的莴苣姑娘》一诗的开篇就有这样的诗句“垂下你的秀发来,莴苣姑娘/让我攀援着它爬进玲珑闺塔/在你曾经受苦受难的地方/将那凄美的传说再度传唱”。同样在这首诗歌的结尾部分我有意识地重复了相似的内容。这样的诗句很可以将“我”融入到童话境界之中,达到一种浓郁的抒情效果。
再如《复活的火焰》结尾处我却突生异想,让“我”也介入到童话之中去了:
我曾追随王子畅游玫瑰王国
怡然自得地闯进这怪异城堡
从人们的嘴角我聆听凝固的声音
在炉膛边我摄取着这凝固的火焰
不曾想炉火却突然扑扑地燃烧
我的心灵为这复活的火焰荟焚
只到我开始倾吐这沸腾的诗行
烈烈火焰才在我心头悠悠平息
我所以在诗歌的结尾处特别加上这样的两节诗,可以说凸显了自己的一种热烈的情绪。它不仅仅收到了卒章显志的艺术效果,完成了从单纯的叙事到“有我之境”的一种突破;从抒情的角度而言,因为“我”的强势介入更便于从主观的角度生发自己的感想,不过我的抒情性书写也自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多的余味。总之,童话诗歌需要更多的类似于古诗的全新的写作技巧,至少在我之前还没有人运用类似的写作技巧进行过这样的诗歌创作。这之后,我歇笔了一段时间,至少书写童话诗歌间隔了一段时间。因为我发觉自己的童话诗歌创作还远没有能形成一种我所追求的突破性成就。这段时间里,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期间大概也只是根据《1001夜》里的一则故事改编了一首诗《公主和王子》。虽然这首诗也不错,但只有前面的那两首诗才是我最为看重的。因为类似《公主和王子》这样的诗认真说来只要善于叙事便足以完篇,并不能代表我的诗歌特色。
三
一年之后,总算是将女儿接到了身边。不过这时女儿对听这种故事已经完全没有了兴趣。有时候教育就是这样,错过了黄金阶段就什么都错过了,无论如何挽救不回来。另外的原因则是因为我对女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我信奉那种顺其自然的教育方式,不想对她作过多要求,虽然会想办法激励她,却完全以她的自觉自愿为主。童话书仍旧为她买了不少,当然已不是过去的那种小人书了。女儿对这些童话书还是比较偏爱的。
因为经常给女儿讲童话的缘故,我有了为她写童话诗的兴趣与冲动,至少是有了关注的理由。可以说我与童话诗的结缘完全是因为女儿,是女儿给了我这样的一种机遇。我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要求还是很高的,没有令自己满意的灵感决不会匆匆动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方早期的童话家更热衷于对民间叙事的搜集与整理,因此他们所著的童话故事具有一种天然的民间性,原汁而原味。后来的诸多诗人在将童话故事改编成童话诗的过程中仍然会保留这样的特色,即使西方一些著名诗人所著的童话诗也概莫能外。这样的童话诗相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显然缺少诗歌所特有的韵味与美感,体现不出足够的艺术性。进入现代诗阶段,现代派诗人会强调所谓叙事的现代性,这种现代叙事性不过是将一个完整的故事肢解得七零八落,血肉模糊。因此虽然许多童话故事需要通过诗歌的形式进行艺术化的再阐释,但是现有的诗人并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相反中国古诗的叙事风格精致独到,语言精美,往往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达自己的思想,以生动的意象或象征性的表述达到目的,叙事可感可触。现代诗的叙事完全可以向古诗取经。换言之,这样的童话诗歌创作应该可以成为有别于西方叙事的堪称世界最精美的童话叙事。
四
2008年10月份,迫于生计我另外找到了一家比较偏远的单位。虽然说在这里离群索居,却使我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我手头仍旧带了本《格林童话》,我于是下决心进行比较系统的童话诗歌创作与整理。首先是完成了《巫婆颂一》这样的一首诗。最初另打算写《巫婆颂二》等诸如此类的诗篇以便作为这部童话诗集的纲领性文件。遗憾的是只完成了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就难以为继了,我的头脑中虽然有一些灵感,却无法独立成篇,我不想硬性图解自己的思想,所以《巫婆颂二》也就一直没有写出来。不过《巫婆颂一》的完成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写这样的一首诗并非真的要颂扬人皆可憎的“巫婆”。事实上格林童话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童话故事总会以一种十分完美的结局而收场:巫婆的诅咒越是厉害,主人公越是能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如此说来在童话故事里,巫婆的诅咒根本不是坏事,相反倒是一件大好事。只要坚定自己的目标毫不动摇,能够被这样的巫婆诅咒的人却一定能获得最终的幸福。格林童话安排这样美好园满的结局也即人们常说的“格林式结尾”,表现了人类战胜邪恶、战胜困难,争取自己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强烈愿望。而我所以要颂扬巫婆则是对现代诗歌理论中那些压抑人性的因素进行有力的嘲讽与鞭挞。这就仿佛闻一多先生的《死水》,诗歌作者将一潭“死水”写得那样美丽,并不是为了赞颂那一潭“死水”,而是表达一种反讽的效果。我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一创作特色。现代诗歌反对抒情,反对在诗歌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总之就压制人的情感而言,所谓的现代诗歌理论更甚于巫婆。只不过现代诗人可没有巫婆那样一种神奇的力量成就那种完美的结局罢了,这使得我更有理由颂扬巫婆而对现代派诗歌、现代派诗人嗤之以鼻了。就如同我在另外的一首诗歌中所写就的:
多少年前我曾一度认为,
只有巫婆才会诅咒情感。
多少年后我才恍然明白,
诗人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气将十多篇格林童话改成了诗歌,很快我又发觉自己只是在一味地重复自己,而没有形成一种我所认为的突破,于是便有意识地歇笔了。我很清楚我的诗歌创作尚需要新的写作技巧与创作方法,当我感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体现不出这一要求时,暂时自觉地停止创作还是很有必要的。我需要更多的学习,需要进行其他类型的诗歌创作以期能触类旁通。当然,童话诗歌的写作技巧我也会运用到其他类型的诗歌创作中去。我开始用大量的时间为自己充电,我最热衷的还是中国古诗词。
这之后的某一天,我又成功地将英国童话作家王尔德的一篇散文诗《讲故事的人》改写成童话诗作。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我的童话创作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我开始能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创作意图。正是在这首诗歌创作的影响下,我相继完成了《年轻渔夫与美人鱼》及其他几首非格林童话诗的改写。
五
大约是一年之后,我另外找了家公司,这时的工作环境距离家人是更近了。女儿的阅读范围更广泛了,我陪着女儿阅读过卡尔维诺夫的《意大利童话故事》、《希区柯克故事集》等等青少读物,我也尝试着将其中一些故事改编成诗歌。这时期我会经常有意识地与女儿一同探讨自己的诗歌创作,包括如何构思,如何书写诗歌等等。女儿因为深受熏陶,终天在一个暑假里对我说她打算在这期间把一些寓言故事改编成诗歌。因为很快接到通知要补课,她的这一计划是泡汤了。中国的应试教育便是如此,只知道学习些死的知识,小学恨不得把初中的课程全上了,中学则恨不得将大学的内容也学了,学生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尤其是思考与遐想的时间。可以说中国的中文教育其实也弊端多多,中国有那么多的中文系,到今天甚至一个好的诗人也培养不出来,基于这一感慨,我甚至写过一篇《脚踢清华,拳扫北大》的评论性文字。我的确有培养女儿写诗的打算,不过最终没有实现。这其中更多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的应试教育,女儿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这些,只能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我对女儿其实是相当宽容的,没想到女儿还是会选择自觉地按照应试教育的节奏而起舞,中国的应试教育实在太神奇了。当然,孩子的人生道路得她自己选择,我并不会硬性干涉。
说到叙事诗,中国诗人有一种十分极端、狭隘的思维。譬如卡夫卡的作品十分荒诞,但其叙事仍旧会十分传统、逼真,传统叙事的好处是能够让作者欣然接受。还如埃梅的《穿墙记》、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尽皆如此,寓荒诞于传统叙事之中。诗歌叙事也尽可以如此,只不过要革新叙事手段。总之,诗歌的表现领域应当是十分宽广的,而不能像中国现代派诗人那样越走越狭窄。诗歌还有许多新的表现手段有待完善,这其中需要更多地向古诗词学习,而非一味地玩弄自己都不甚了了的现代技巧。诗歌应该尽量争取读者,更多地接近时代,完成对现代派诗歌的反思。
在网上见惯了许多所谓的现代派诗人肆无忌惮地批评传统诗人,说他们的诗歌只够让青少年看看。这种迂腐之论真是好笑,中国的青少年何其多也,我们的诗人怎么就不想想为他们写一些优秀的作品,难道为他们写诗不是做诗人的责任?而且,青少年也是有自己的主见的,青少年接受不了的诗歌,想来其他人群未必就会接受。
中国诗歌需要全新的诗歌实践与全新的诗歌理论指导,不过这却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困难与创作上的瓶颈。在当前出版异常、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在人们对于诗歌存在太多误区的情况下,虽然我对自己的诗歌还是十分自信的,不过我也深知自己尚无法得到外界的任何支持,我唯一能够告慰自己的是不会轻言放弃,我必须完成自己的目标,用一种完全中国化的诗歌思维完成对这些人类最优秀文化遗产的再创造。如果有一天,我能完成对诸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之系列性的中国式解读,我想这会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它将是一项浩大的艺术工程,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意味着中国诗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占领人类文化的制高点。
因此,我特别从我的创作中选择出一些诗歌来参加此次童话大奖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重见天日的一天。我的诗歌是精品中的精品,堪称最精美的童话诗,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精华,必将持续性地为中国诗歌迎来最广泛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