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敬石堂 于 2013-10-26 22:47 编辑
华村说,古人对音乐之节制,向来认为它是靡靡之音,会消磨了人的意志,犹其是墨子非乐篇,中国是君主体制之国,总是君临天下,一人决定着举国之苍生,当然不能以音色而误了国事,而我对音乐,知之甚少,常有想谈之心却力之不足。许多乐器都不能说出名来。
中国人把日本传过来的卡拉OK发扬成为了光大,一个城市里三样不能少,酒店,厕所,卡拉OK,华村认为,中国许多人的欣赏水平太通俗了,常把一些低音,中音,高音都听不出来的人当成了歌唱家,把歌唱家当成了凡人。太凡一些不曾在音乐努力过的人,都喜欢流行,没有分辨能力的瞎扯蛋。似华村这般说法:卡拉的流行,正是一种民主的自我演讲。国人只能在晚上无所事事瞎哄,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失落感,无非是一种自我认可的排泄。而间接又造成了什么后果,又有谁知道呢?中国缺少演讲家,但不缺卡拉OK家!
华村看过些音乐的书,但我却不知他到底看过多少,像我这样的人,他随便一蒙,都可以让我找不着北。真假难辨。我不是音乐人士,所谓基本功五线谱,六线谱我都不知是什么东东,更不知何谓C调、G调、D调、E调。
当年开始流行卡拉时,和华村去K歌只是为了贪玩和开心。满足一种消费者的自豪感,花钱去唱给别人听,其间他人的走音也不好意思掩耳。他们的卡拉很OK,完后的自我感觉都很不错.其实通俗一些的歌曲,一般有音乐节奏感的人都能唱出来,既不用上高音,也不用转音,变音,更不用背歌词。国人向来喜欢自己人互捧,互拍马屁的。一起去K歌时,唱得花瓶的水都歪了,一样有人会拼命鼓掌,我们都喜欢错觉的人,反而因为一些敢说心里话的人而产生厌恶感。
但是心很细腻的人,常听音乐,必有些肤浅的了解,华村以为中国许多歌星是捧出来的。如果你真正的懂得什么是音乐的话。应会明白其实许多俄文,英文等歌都得比中文好听得多,而轻音乐弹得又比唱的好听。因为美好的音质会让人感受出更多的感觉。听了华村一番话后,我也不愿听现在流行曲了,华村说,不因为别的,只因为许多歌星唱的不是歌,是调。或是被一些流行词语或是同感曲调所吸引,也怪不得现在许多歌只是昙花一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或是高低一个调,在音乐里的调不能收发自如。一些使尽了脖子青筋力唱上去的高音,在清静时播放,总让人无法在再去重听。
华村说,不妨去深山里面听下大自然风鸣竹啸,才明白真正的音乐家就在其中。在中国,真正音域广的人都归队在红色旗帜下,其音质才是真正的甜,美,广。只是许多人都不喜欢听那些词,一种高丽质的假而已!还不如流行曲。情伤时还能慰藉下受伤的心灵。没想到这个世界人征了,地征了,音乐也被征了!未发现时是平凡,发现了首先要改变价值观,端正态度,再用艺术的靡靡之音对他人进行催眠,用催生的手段去感染美好,世界也就更美好了。他们采用积极的手段把悲伤和负能量催成正能量,华村说:政治家们永远是把痛苦留给别人,自己偷着乐。虚假着关怀,如狼似虎一样对待敌人,绞尽心机的对付手下。这些常理,我也能看透几分!更别说那些沉默是金的人了.或许比华村更透析了解这个社会,只是不敢,不愿说出来罢了!或是有深度的丫在墙上,正老谋深算的倾斜着得失.
华村说:音乐常让人混淆诗词,他们都是中文,中文又常让人混淆了是非,是非不明又让人混淆了对错!何况梁启超先生都说(周礼)一书误人。八零年代的人以音乐悲催而动心,以故事凄惨才有人看。正是因为我们活得大平淡了,往往一事无成的走完一生。音乐而了我们这代人幻想中的精神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