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相思——成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子文长篇散文诗——一季眷恋
相思——成灾

成灾
文/子文

如果相遇不能够再相见,
如果相逢不能够再相约,
如果相依不能够再相守,
何必让我痴痴地恋?

如果花开没有花谢,
如果春去没有秋来,
如果月缺没有月圆,
何必让我痴痴地爱?

我的前世是一片云,
只为你痴恋成阴。
我的前世是一阵雨,
只为你痴爱成湖。

一千年的守望,
一千年的守候。
我求佛许下一世缘,
于是我今生只为你等!

为何相知不能再相识,
为何相见不能再相依?
即使虚度我前世一千年的爱恋,
也只为你相思成灾!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于广州禺园、、子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3 1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14-1-23 14:41 编辑

散文诗是散文,不是诗,胜于诗。散文诗万岁
—— 菊岭耕夫



你的这首散文诗,有节奏,缺韵律。称为散文诗,好!
但如果跳出散文诗的范畴,向韵律跨进一步,
成为新韵自由诗,岂不是更好。因为,新韵诗亦万岁!


下面是一首新韵自由诗:

如果相逢不能够再相约,
如果相遇不能够再相见,
如果相依不能够再相守,
何必让我痴痴地恋?

如果花开没有花谢,
如果春去没有秋来,
如果月缺没有月圆,
何必让我痴痴地爱?

我的前世是一片云,
只为你痴恋成阴。
我的前世是一阵雨,
只为你痴成湖爱成真。

一千年的守望,
一千年的守候。
我求佛许下一世缘,
我今生只为你守!

为何相知不能再相识,
为何相见不能再相依?
即使虚度我前世一千年的爱恋,
也只为你相思成灾,相依成疾!

一韵之差,是非分明。
散文诗虽好,新韵诗更妙。
新韵自由诗是中国诗歌的未来。
新韵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欢呼新韵时代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4:47 | 只看该作者
新韵使者 发表于 2014-1-23 14:39
散文诗是散文,不是诗,胜于诗。散文诗万岁
—— 菊岭耕夫!

好,点评到位,子文再发一首有韵又有律的,还望多多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24 15:08 | 只看该作者
王子文 发表于 2014-1-23 14:47
好,点评到位,子文再发一首有韵又有律的,还望多多指导!

人无衣


重阳JM


人无衣,不是人。不信就脱光了上街走走。
诗无韵,不是诗。不信就别分行连起来瞅瞅。


人无衣,诗无韵,反传统,叛祖宗。


人无衣,诗无韵,只是个特定的比喩!
人与兽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有衣”。
诗与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有韵”。
韵是诗的标志,韵是诗与文的分水岭,
韵是诗与非诗的试金石。



只有诗意,没有诗体。就好比没有穿在人身上的衣服。就像没有附体的鬼魂。没有边际,无度自由,蒙胧虚玄,天上地下......,满世界游荡的幽灵。所以说:人无衣,不是人;诗无韵,不是诗。



裸体无衣人,是生物学意义的人。
有衣人,是文明时代社会学意义的人。
衣,是人类智慧的象征,是人类文明文化的总合。
人为了衣,几乎调动了所有高科技新文明技能。



人无衣,叛祖宗。诗无韵,反传统。
人无衣,难出门,诗无韵,难成吟。
无韵诗,乱忽悠;无衣人,不害羞。



饭与米之间只差一个熟
诗与文之间只差一个韵
人与兽之间只差一个衣



“一叶遮羞”,人类走出了兽界,人类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依韵成诗”,诗与文有了分界,诗文化迈开了第一步。
现今西方文明鼓吹裸体美,女人露得越多越美。
崇洋的中国人鼓吹诗无韵,自由无度称新诗。
既称诗却不受诗韵约束,自欺欺人的伎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08:11 | 只看该作者

“一叶遮羞”,人类走出了兽界,人类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依韵成诗”,诗与文有了分界,诗文化迈开了第一步。
现今西方文明鼓吹裸体美,女人露得越多越美。
崇洋的中国人鼓吹诗无韵,自由无度称新诗。
既称诗却不受诗韵约束,自欺欺人的伎俩。


先生一语道明,高见!
子文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25 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6: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荒好友赏读鼓励,问候好友,祝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2 03: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