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老头子的崇低思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老头子的崇低思想

   

    崇低思想的创立者是老头子。在老头子之前,崇低思想作为一个明确概念从来也没有出现过。崇低思想既是老头子垃圾派理论的总称,也是垃圾派理论的核心。
崇低思想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诗学的,一部分是哲学的。在诗学方面,它具体表现为在网络诗坛已产生广泛影响的以“崇低、向下,非灵、非肉;离合、反常,无体、无用;粗糙、放浪,方死、方生”为内容的垃圾(派)三原则。在哲学方面,崇低思想以垃圾为基本范畴,对世界进行重新发现和认识。老头子认为:“对于事物而言,垃圾主要的并不是作为死亡或腐朽的标志而存在,垃圾主要的是作为事物具有生命活力的标志而存在。对于一个人而言,只要你还有继续产生垃圾的能力,你的生命就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崇低思想对世界的重新发现和认识与时代的进步密切相关,“如果不是为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垃圾是决不会被谁发现的。大自然总是在非常适当的时候,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打发来一个标志物,让它来开启一个在大沉默中酝酿已久的时代。”
崇低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占中国思想史统治地位的从来都是崇高思想。在中国,此前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非崇高思想。崇低思想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思想史的一大空白。中国的精神世界将因崇低思想的出现而变得完整。崇低思想既是作为崇高思想的对立而存在,同时与崇高思想也是互为统一的。
有人把老头子崇低思想的源头归结到道家思想。事实上道家思想并不独立于崇高思想而存在。相反,道家思想所反映的恰恰是如何更有效的崇高。
垃圾派诗人杨春光在他的《略谈文学革命和我们的“垃圾革命三原则”的初步拟议——关于“垃圾革命三原则”答皮旦的信》中指出:“没有‘崇低’就没有垃圾派的形成,没有‘崇低’的基本精神也不会有未来的垃圾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崇低’应是……垃圾革命的大本营和母体出发点。”
皮旦在《论作为革命的垃圾派》这篇文章里曾比较系统地综述了他关于崇低思想的观点。皮旦认为: A,崇低只是《垃圾(派)三原则》一共十二词中的一个词。但这是一个最关键的词。现在尽管不少人都知道它关键,可又往往把它与另外十一个词分割开来认为其关键,从而把它看成孤立的关键或者说不完整的关键。崇低应是其它十一个词,也即“向下、非灵、非肉、离合、反常、无体、无用、粗糙、放浪、方死、方生”的统领,当我们只说崇低而不说其它十一个词的时候,它应该也是包含了那十一个词的。B,崇低的含义不完全等同于恶,甚至主要的不是恶。“1、垃圾或垃圾派只是崇低精神的一个比较形象的代表物。用狗屎也可以当这个代表物,只是狗屎没有垃圾一词容易让人接受。我的意思是说,不能离开崇低概念谈垃圾或垃圾派。2、崇低的低主要不是指恶,可能更是指低姿态等状态,是人类的常态之一。” C,有人说所有被抛弃的东西都是垃圾。如果这里的垃圾一词指的就是垃圾派或垃圾革命等概念中的垃圾,这个说法则是不能成立的。被抛弃的东西是不是垃圾,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区别它,这就是看它是不是崇低的。“有人说,浪漫主义也是垃圾的。理由是,它被抛弃了,没人用它了。但浪漫主义是崇低的吗?如果不是,它就不应是垃圾派概念中的垃圾。——对垃圾派的诸如此类误解或误读的产生,都与抓住了垃圾的表面而忽略了崇低的实质有关。”D,如果崇低是“人类的常态之一”,那么,“说它另类或说垃圾派另类,从长远的以及切实的方面考虑,不仅是不准确的,而且是错误的。”“看起来唯心主义好象是另类,但它不是,它从来都是哲学意义上的一个常态,与唯物主义一样。我觉得崇高与崇低的关系也是这样。它们不是二律背反的,一方要去压倒另一方,它们谁也压不倒谁。”“只有不把垃圾派看作另类才能真正拓展垃圾派理论和垃圾派生存生间。” (以上引文见皮旦答红尘子问《5点》)
诗论家红尘子在谈到老头子的崇低思想与垃圾派的关系时指出:“不能不说老头子是一个天才,让神降落在大地享受着普通人的际遇。他像一个安装向导把人导入了垃圾派。老头子毕竟不是神,他的努力只不过想让垃圾派诗歌,拥有一个具大的核,就是说,他有一天指着一堆粪(垃圾)说,这是一颗种子,于是一堆粪(垃圾)就成了种子(《虫虫特工队》的蚂蚁勇士指着一颗石头说那是种子),于是大地就遍生垃圾。”(红尘子《一份非典型经典/垃圾派民刊创刊号碎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6 23: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